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虎力大仙成功炼成金丹的那一刻,一股股丹气不由自主地从他身上散发开来,迅速弥漫了整个九极山。
这些丹气如同生命的源泉,使得九极山上的植物瞬间变得更加青翠欲滴,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欢歌。
许多动物嗅到这股丹气后,眼中的灵光也愈发明亮,仿佛它们也在这股力量中得到了某种启迪。
这便是正道高人成道时的奇妙景象,他们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突破,更是为周围的一切带来了福祉。
相比之下,那些旁门左道或是魔门的修行者,在成道之时往往是通过掠夺周遭的资源来提升自己,与正道的高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正统的道家法门讲究的是鸡犬升天,即一人得道,鸡犬皆天。
这种理念在虎力大仙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随着他的金丹成就,仿佛触发了某种连锁反应,其他山峰上的羊力大仙和鹿力大仙身上也相继出现了异象,赫然也是成丹的徵兆。
不久之后,两道雄浑的声音分别从羊力大仙和鹿力大仙所在的山峰传来,伴随着一股股丹气的再次喷薄,他们也都成功修成了金丹。
一时间,天地之间霞光万道,将整个九极山笼罩其中,不知惊动了附近多少鬼神。
六耳猕猴在闭关修炼中感应到了这股强大的力量,他踏出云层,眺望着天上的彩霞,目中闪过一丝惊奇。
他喃喃自语道:「车迟国的三位国师,竟在朝夕之间尽皆成丹,这无疑是九极一脉兴盛的吉兆啊。」
炉道人同样被这股力量所惊动。他本就加入了林楠的九极一脉,此时正在山中修行。
感受到三位大仙结成金丹的气息,他心中感慨万分。
一日之内同时结丹,这不仅代表了兴盛之道,更彰显了九极一脉的气运之盛。
至此,虎力大仙丶鹿力大仙丶羊力大仙才真正名副其实,可以被称为「仙」。
在九极殿中,林楠也感应到了这股强大的力量,他走出殿外,望着天空中的霞光,心中充满了喜悦。
「恭喜三位道友结丹得道!」林楠的声音中透露出由衷的喜悦。
他深知,在这位面中,三位大仙在他初期给与了诸多帮助,为他奠定了立足的基础。
他们不仅是车迟国的国师,更是他林楠的挚友和同道。
三座山峰之上,三位大仙纷纷腾空而起,身上仙气飘飘,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他们脚踏祥云,来到林楠身前,同时向林楠深深作揖,齐声说道:「虎力(鹿力丶羊力)多谢道友再造之恩。」
他们之所以如此感激林楠,是因为林楠对他们来说,的确如同再造之恩。林楠不仅帮助他们结丹,还传授了他们许多法门,让他们在这条修行之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结成了金丹后的三位大仙,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若没有林楠的帮助,他们或许终生都难以踏入金丹之境。
林楠连忙将三位大仙扶了起来,笑道:「吾等共同成就,今朝三位道友同时结丹成道,当车迟共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真诚和喜悦。
回想起之前自己结成金丹时,漫天仙神来贺,四海龙王跨海而来,天庭各部纷纷送上贺礼的盛况,林楠心中感慨万千。
而如今三位大仙成道,虽然天上并没有仙神来贺,也没有惊动天庭,但他们的成就同样值得庆贺。
毕竟,他们虽是用上乘丹法成道,但与林楠这立成九极上品天仙的境界还有所差距。
现在,三位大仙的境界大概在天仙之下,只差一步便能踏入天仙之境。这也是许多正统道门传人所能够达到的成就。
虽然没有天上仙神来贺,但车迟国的百姓们却自发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毕竟,车迟国一共就四位国师,一下子三位国师都成丹了,这无疑是车迟国的一大盛事。
整个车迟国仿佛提前过年了一样,张灯结彩,到处喜气洋洋,红色和香火遍布每一个角落。
庆祝活动持续了足足半个月才结束,但人们脸上的笑意却久久未能消散。
每当谈及几大国师时,他们都充满了兴奋和骄傲。
崇道之风在车迟国愈发浓烈,人们纷纷效仿国师们修行求道,希望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就非凡。
随着冬季的到来,车迟国进入了过年的氛围。
过了年便是开春,万物复苏之际,也是新的开始。
而在东方的另一边,唐三藏一行人也在此时踏入了黑水河,进入了车迟国的范围。
他们在黑水河中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在黑水河老河神的帮助下,最终顺利抵达了对岸。
老河神在送他们过河时,还特意叮嘱了一句:「几位长老圣僧,前面便是车迟国地界。车迟国中尊道贬佛,国内有四大国师,都是仙道一流的高手。你们到了车迟国内,可千万不要做什麽出格的事情,否则可能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听闻老河神的话,唐三藏等人心中都有了数。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即将踏入一个尊道贬佛的国度。
面对这样的环境,他们各自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沙僧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畏惧之色,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在西天取经路上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心中不禁有些担忧。
而猪八戒则目露好奇,带着几分感慨地说道:「又要见大国师了啊。」他似乎对即将见到的大国师充满了期待。
孙悟空则显得更为镇定自若。他将手中的金箍棒横了过来,目光深远地望着前方:「终于到了车迟国了。老孙要再和那大国师斗一斗,非得证明一下老孙的实力才行。」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唐三藏则唱了一声诺,喊了一句「阿弥陀佛」。他心中也有所感慨:「尊道贬佛,无法无佛之地,难以想像究竟是何般模样!」他深知,自己即将踏入一个充满挑战和未知的国度。
就这样,唐三藏师徒几人带着各自的心思和情绪,踏上了车迟国的土地。他们过了黑水河后,继续前行。一路上迎风冒雪,沿着官道而行。
不久后,他们便来到了一条大路上。这条路面奇特无比,是他们在其他地方所未曾见过的。
唐三藏好奇地低头打量了一下路面,发现这路面竟然是一块块巨石拼接而成的。他惊讶地说道:「这路面怎似一块块巨石而成?」
猪八戒也摇了摇头,表示难以想像:「若都是巨石而成,这车迟国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他们站在路上,孙悟空和猪八戒也都在仔细打量着这条奇特的路面。
孙悟空火眼金睛一扫,蹲下身用手指戳了戳路面,然后说道:「这应当并非是巨石,而是一种奇异的材质。」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疑惑和好奇。
他们抬起头,望着这条大路朝前方延伸而去,似乎无边无际一样,看不到尽头。猪八戒不禁感叹道:「这等大路,难道遍布车迟吗?」他们师徒几人就这样走上了这条水泥路,一路走着,缓马而行。
不久之后,一阵嘹亮的吆喝声突然响起,仿佛众多人齐声高呼,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唐三藏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他连忙拉紧手中的缰绳,停下脚步,转过头来,目光中带着几分惊慌,向孙悟空问道:「悟空,你可曾看到是什麽发出这般声响?」
猪八戒耳朵动了动,一脸憨厚地接话道:「师父,那声音听起来像是地裂山崩,好不吓人。」
沙僧也皱了皱眉头,沉声道:「我觉得更像是雷声轰鸣,霹雳震天。」
唐三藏听了两位徒弟的话,不禁摇了摇头,有些不满地说道:「你们两个,就知道大惊小怪。我听着,那分明是人的呼喊声。」说完,他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孙悟空。
在三个徒弟中,唐三藏心里最清楚,孙悟空向来是最为机敏丶可靠的。
孙悟空见状,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自信满满地说道:「师父莫急,待老孙前去查看个究竟。」
话音未落,孙悟空身形一晃,瞬间化作一道流光,直冲云霄,眨眼间便站在了云端之上。他抬眼望去,只见远方一片荒凉的土地上,一群人正忙碌地劳作着。他们齐声高呼,合力抬着一袋袋灰蒙蒙的粉末状物质。
那些袋子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使得那些劳作的人们身上也沾满了灰土,仿佛被一层灰色的薄雾所笼罩。
孙悟空定睛细看,还发现有人正在将那些灰色粉末与碎石子混合在一起,然后铺展在地面上。
看到这一幕,孙悟空心中不禁有些恍然:「原来如此,那路面竟是这样铺设而成的。」然而,他心中又生出一丝疑惑:「不是说车迟国中人人生活富足,连乞丐都没有吗?怎麽这些人一个个衣衫褴褛,显得如此窘迫?」
孙悟空心中纳闷,但下一刻,他忽然察觉到了不对劲。他火眼金睛光芒一闪,透过那层灰蒙蒙的粉尘,清楚地看到那些衣衫褴褛的人竟然都穿着僧袍!他赫然发现,这些看似窘迫的人,竟然全都是和尚!
「这是怎麽回事?这些僧人怎麽待遇如此之差?」孙悟空心中暗自嘀咕。他决心弄个明白,于是身形一展,从云端落下,悄然化作了一个普通的百姓模样。
正疑惑间,孙悟空见到两个少年道士从一旁走出。这两个道士头戴星冠,星冠上光芒闪烁;身披锦绣道袍,道袍上彩霞飘动;脚踏云头履,腰间系着熟丝绦,显得仙风道骨。他们的面容如满月般圆润,神情聪俊,身形更是宛如瑶天上的仙客一般娇健。
那些和尚见到这两个道士走来,立刻变得更加卖力地劳作起来。本来一次只搬一袋粉末的,现在立刻变成了两袋。
孙悟空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思量:「这些和尚如此惧怕这两个道士,这情形倒是与车迟国尊道贬佛丶甚至灭僧的风气有些相似。」
看到这一幕,孙悟空心中更加坚定了要好好打探一番的决心。于是,他按下云头,悄悄靠近那群人,摇身一变,化作了一个游方道士的模样。他一手拿着铃铛,一手摇着扇子,故意模仿着林楠的举止神态。
孙悟空口中哼唱着道词,缓步走了过去。那两个年轻道士见到他,立刻躬身行礼道:「道长,此番有礼了。」
「不知道长从何而来?」其中一个道士客气地问道。
孙悟空故作神秘地笑了笑,说道:「我游历天下,云游四海,浪迹天涯。近日听闻车迟国之名,特此前来一探究竟。」说着,他故意指了指那边劳作的僧人,装作好奇地问道:「那些和尚,都在做些什麽?」
「哦,他们在搬水泥。」另一个道士回答道。
「水泥?」孙悟空看着那一袋袋灰色的粉末,好奇地问道,「这些粉末,就是所谓的水泥?」
「正是,此乃我大国师发明之神物。」道士点了点头,解释道,「此物可用来修路筑房,修筑城墙高楼,实乃奇物也。」
「只是搬水泥这活儿有些伤害身体,所以便由这些僧人来做。」另一个道士补充道。
孙悟空默默记住了「水泥」这个词,接着又问道:「为何要让僧人来做这活儿呢?」
「此乃二十年前定下的规矩。」一个小道士回答道,「二十年前,车迟国本来尊佛敬佛,但佛门之人不事生产,对国家并无多少贡献。后来,四大国师驾临车迟国,从此车迟国便尊道贬佛,所有和尚都只能做苦役。」
孙悟空闻言,心中一动,又问道:「四大国师?是哪四位?」
那小道士听了,有些奇怪地看了孙悟空一眼,说道:「道长既是云游四方之人,又怎会不知晓此事?若是其他三位国师也就罢了,那大国师之名,难道道长未曾听闻过?」
另一个小道士也接话道:「近些年,天下各地的道长都闻名而来,想要一睹大国师的风采。道长来此车迟国,难道不是因为听闻了大国师之名?」
孙悟空故作不知地摇了摇头,说道:「我虽听闻了车迟国之名,但对这四大国师却并不了解。还望两位道友能为我解惑。」
实际上,孙悟空这话也不算完全虚假。他对林楠确实有些了解,但都只是耳闻而已,并不算特别熟悉。至于其他三位国师,他更是一无所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