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第424章 提升

第424章 提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台上,元始天尊敏锐地感受到了林楠内景地的异象,他随意地瞥了一眼,便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圣人的心思,向来难以捉摸,难以推测,万古以来都难得有所波动。
    但此刻,元始天尊的内心却微微泛起了一丝惊讶。
    「这似乎是太上师兄昔日集结我和通天师弟,一起推演的那种法门。」他心中暗自思忖,「这林楠,竟然真的要将这法门修成了!无怪乎师兄师弟都认可了他。此法一旦修成,虽然力量尚且微弱,却足够包罗万象,还有无穷的成长空间。」
    元始天尊看着林楠,心中念头微动:「虽然还比不得吾等三清生来单一强横,却也无有上限,假以时日,或许能成就一番非凡的造化。」
    尽管心中这般想着,元始天尊讲道却并未停下,依然继续娓娓道来,将那深奥的元始之道,一点一滴地传授给林楠。
    林楠沉浸在道法的海洋中,那一点玉清之始气,在他的体内缓缓孕育着,仿佛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另一边,唐三藏师徒乘坐着车迟的蒸汽火车,离开了车迟。刚一离开,他们便都感到有些「不习惯」。
    在车迟生活了五年,除了孙悟空这个原生态猴王,对原本的生活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之外,唐三藏丶猪八戒和沙僧都早已习惯了车迟的种种便利。衣食住行,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和便利,让他们过得十分惬意。
    因此,乍然离开车迟,那种强烈的不适感便扑面而来。这种感觉,就如同从繁华的文明社会,一下子回到了落后的封建社会;又如同从现代化的城市,突然来到了荒野部落,一切都显得那麽陌生和不便。
    离开车迟之后,唐三藏的习惯一时之间也难以改过来。他口中礼佛的声音,不再像以往那样频繁,不再动辄就念「阿弥陀佛」。
    大雷音寺那边,很快便察觉到了唐三藏师徒的这一变化。正好,唐三藏师徒仍然需要再度经历几难,才能圆满完成取经大业。
    在离开车迟不远后,他们偶然路遇一个村庄。
    「倒是没有一丝妖气,只是我们来时,也并未见过这麽一个村庄。」孙悟空睁大火眼金睛,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说道。
    只不过,他心中也有些奇怪,为何这里会突然多出一个村庄。
    「可能是车迟开荒的百姓?」猪八戒提出了一个可能性。
    在车迟的这几年,他对车迟的各项事宜都十分了解。其中就有「开荒」计划,车迟朝廷鼓励百姓向着外界开荒,还出台了诸多奖励政策,以促进土地的开发和利用。
    带着这样的疑问,师徒几人再次迈开脚步,朝着村庄走去。
    远远地走到村口,他们便看到有人在村口瘫坐着,悠闲地晒着太阳,只是那状态显得有些迷茫,眼神空洞无神。举目望去,村里像这样的人还真不少,不少村民都显得无所事事,对生活似乎失去了热情。
    「这个村子……」唐三藏眉头紧锁,心中愈发觉得这个村子有些不同寻常。他走上前去,向一位老丈恭敬地询问:「这位老丈,敢问此地是何处?」
    老丈有气无力地回答道:「本村乃是『无兴村』。」
    「为何叫『无兴村』呢?」唐三藏继续问道,心中满是疑惑。
    老丈长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消极和无奈:「因为我们这个村子,虽然日子过得富足,吃喝不愁,生计也无需担忧,可大家却觉得生活毫无乐趣。全村上下,除了每日例行的劳作,再没有别的兴趣爱好,生活也毫无意义可言。」
    「原来如此。」唐三藏师徒几人听后,心中都有些感慨。这是他们取经路上首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路走来,所见的百姓,要麽每日为生计辛苦奔波,要麽受妖怪威胁,要麽被恶劣天象所困,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无奈。惟有车迟的百姓,衣食无忧,生活安稳,没有这些烦恼。而这无兴村,却与他们以往所见大不相同,着实令人意外。
    「为何会如此无兴呢?」猪八戒再次站了出来,主动发问,「既然吃喝不愁,为何不追求些更高层次的东西?」
    「人生在世,并非只有吃喝二字,理应有更多的追求才是。」猪八戒接着说道,眼神中透着一丝认真。
    「那我们究竟该追求些什麽呢?」村民们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问道。他们身上既有消极的情绪,又隐隐带着一丝期待,似乎在等待着唐三藏师徒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还没等唐三藏这位高僧开口,猪八戒便抢先说道:「你们既无吃喝之忧,那自然应当追求些更高层次的东西。比如,让更多的人吃得饱丶穿得暖,让世间变得更加美好。」
    然而,猪八戒的这番回答,却让无兴村的村民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他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在那悠悠岁月中,一段奇异的经历悄然展开。
    众人皆不知晓,这几年间,猪八戒在车迟国竟有了别样的际遇。他加入了「大同社」,整日里穿梭于大街小巷,不遗馀力地传播着大同社的理念。日子一长,他自己也对这理念深信不疑,满心都是对大同世界的憧憬。
    五年时光匆匆而过,猪八戒逢人便讲:「这世间本应人人平等,天下大同才是正道……」他为了这心中的理想四处奔波,乐此不疲。
    一日,猪八戒正说得兴起,唐三藏却赶忙上前制止:「八戒,休要胡言乱语。」
    此时,无兴村的村民们将唐三藏师徒团团围住,目光中满是期待,都在等着唐三藏开口。而唐三藏师徒却隐隐觉得这村子透着一股诡异的气息。
    从表面上看,这村子似乎丰衣足食,可村民们却个个消极怠惰,仿佛对生活失去了追求。
    这着实令人费解。师徒几人环顾四周,村子里没有富丽堂皇的建筑,但粮仓却堆得满满当当。更奇怪的是,不见有人在田间劳作,村民们却衣食无忧。
    沙悟净轻轻扯了扯唐三藏的衣角,轻声说道:「师父,此村物质条件虽充足,但村民们内心空虚。弟子觉得,或许可将佛法传授于他们,以解其心头之惑。」
    沙悟净在车迟国这几年,经历颇为独特。他一方面在各大医馆做护工,以凡人之躯目睹了无数生死离别,心中对生命多了几分敬畏;另一方面,他又不像猪八戒那般,加入了「大同社」,还对车迟国盛行的天下大同丶人人平等的理念深信不疑。所以,沙悟净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佛门弟子。
    「阿弥陀佛。」唐三藏久违地念了一声佛号。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一心向佛丶心怀苍生的高僧模样。
    只见他双手合十,朝着周围的村民们深深鞠了一躬,说道:「贫僧乃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历经千辛万苦前往西天取经,如今功德圆满,正欲归去。若诸位有意,贫僧愿将大乘佛法传授于诸位,或许能排解诸位心中的空虚。」
    话音刚落,一位老人满脸疑惑地问道:「为何说是『或许可排解』?这大乘佛法难道不能彻底解决我们的问题吗?」
    唐三藏微微一笑,说道:「佛法虽妙,但世间之事并非仅靠佛法便能解决。诸位不妨去探索世间的诸多奥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追求。向西而行,有一国度名为车迟,那里的人们精神富足,即便没有佛法,也能达到那般境界。」
    「所以,贫僧也不敢断言,这大乘佛法就是世间唯一的精神良药。」唐三藏发自肺腑地说道。这是他在车迟国生活几年后的深刻体会。
    在车迟国的这几年里,唐三藏从未见过任何与佛法相关的东西。然而,车迟国的人民却生活得十分快乐,精神世界也无比充实。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即将成佛的唐三藏也不得不承认,大乘佛法虽能济世度人,但并非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可无兴村的村民们显然不认可唐三藏的这番言论,他们纷纷露出不满的神情,有人抱怨道:「我们也曾听闻大乘佛法的威名,据说它能让世间安宁。难道除了大乘佛法,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还有一位老者村民质疑道:「那车迟国既没有大乘佛法,为何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如此富足呢?」
    唐三藏摇了摇头,缓缓说道:「这几年,贫僧被安排体验各行各业的生活,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了车迟国人民的生活。贫僧靠着修行佛法,险些就要证得佛陀之境,智慧自然非同一般。即便在其他领域,贫僧也自信能有所建树。」
    「在车迟国的这几年,贫僧逐渐看清了其本质。车迟国所推行的理念,可称之为大同,也可称之为社会,更可称之为文明。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个体带动群体,群体又反馈个体,共同实现升华。」唐三藏寥寥数语,便道出了车迟国的特徵本质。
    「社会」二字,便是车迟国的基石。
    「哼!」无兴村的一位村民冷哼一声,说道:「照你这麽说,我们还不如去投奔车迟国算了,还听你说什麽『大乘佛法』!」
    听到村民如此评价「大乘佛法」,唐三藏连忙说道:「并非如此,大乘佛法同样有其可取之处。」
    说着,唐三藏便将大乘佛法的妙处一一阐述出来。他的话语中,既有对车迟国的赞美,也有对大乘佛法的客观评价。
    这时,一位村民突然问道:「那麽,你究竟是一位修行佛法的僧人,还是车迟国之人?」这一句话,直接让唐三藏愣在了原地。
    他陷入了沉思,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大唐取经僧人。此次西行,就是为了取回真经,普度众生。可没想到,在车迟国生活了几年后,自己竟有些迷失了方向。
    这一问,让唐三藏忍不住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陷入迷障了。」
    经过一番自省,唐三藏再次抬起头来,却发现所谓的无兴村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刚刚还围在身边的村民们也都不见了。
    「嗯?」唐三藏一脸疑惑,连忙询问自己的徒弟。
    孙悟空笑着说道:「师父,这无兴村本就不存在。刚刚那些村民,都是灵山上的菩萨罗汉所化。此番,就是为了考验我们的心性!」
    唐三藏闻言,顿时恍然大悟。他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心中涌起一丝愧疚。但经过这次考验,他不再感到迷茫。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天空中,祥云缭绕,佛光普照。一众菩萨罗汉端坐在祥云之上,低头俯瞰着下方的唐三藏师徒。
    为首的菩萨说道:「此次我等施展神通,以无兴村考验唐僧,让他摆脱了车迟国的影响。唐僧在车迟国历经五年磨难,佛心蒙尘。这无兴村之难,也算是对他的一次磨砺。」
    「接下来,唐三藏师徒还需再经两难,方能功德圆满。」
    而在另一处神秘之地——元始天尊的弥罗宫中,林楠悠悠转醒。此时,元始天尊的讲道早已结束。
    林楠此次听道收获颇丰,但所领悟的内容还只是初步消化。毫无疑问,一次讲道的内容,并非林楠当场就能完全理解的。不过,这些收获都将化作他的底蕴,在日后的岁月里,助力他一步步提升修为。
    就在林楠转醒的瞬间,他身上散发显化而出的内景地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诸多异象中,顶上三清之气里的那一道本属的始气,已然开始萌芽转换。
    此次听道,林楠虽还未彻底领悟「玉清之境」,未能将自身气息完全转为玉清之气,但前路已然不再迷茫。再加上他自身所存的上清气丶太清气,这最后的一道玉清气,已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天堑。(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校花的贴身高手 山河祭 热血传奇之成就加点系统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有诡 武侠:穿越岳不群,振兴华山 乌龙山修行笔记 重回90:从基层派出所开始走向巅峰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欲壑难填 从重生成婴儿开始的逆袭人生 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长生仙族:曹氏崛起之路 都市鉴宝:我的眼睛看穿一切 离婚后,做起两界倒爷 我儿明明是纨绔,咋成帝国之虎了 我有一柄摄魂幡 遭逐后我穿梭位面封神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