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386章 新年

第386章 新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86章新年
    夜色中的皇宫又恢复了安静,一盏盏灯火点亮在各处殿宇中。
    李绩解释道:「三日前送来的消息,阿史那社尔让人送去了话语,让阿史那车鼻来长安觐见,但在路上似乎是其族人游说,他惊惧而逃。」
    听着这些话语,李承乾缓缓拿起茶碗,目视前方地饮下一口茶水。
    长孙无忌低声道;「是否要派出兵马征讨?」
    李承乾又放下茶碗,看着眼前的名册又道:「现在要去草原上找这个人恐怕不容易吧。」
    「需要些时日,要在草原上剿灭一支突厥兵马,动辄就是上千里的奔袭。」
    这位新帝又沉默了,两位辅政大臣站在殿内保持着躬身行礼的姿态。
    殿外又是太上皇与孩子们的玩闹声。
    内侍向着殿外看去,面露笑容,现在的陛下就是如今的太上皇了。
    安静了片刻,李承乾拿起一卷羊皮,道:「今年阴山漠北诸部送来的贺礼都在路上了吧。」
    「回……回陛下。」长孙无忌正了正神色道:「确实在路上了。」
    李承乾沉声道:「告知阴山的突厥人,漠北人,乃至回鹘人与安西都护府,但有发现阿史那车鼻的踪影,可当即拿下,活捉者赏万钱,哪怕斩首者,朕也不吝赏赐。」
    长孙无忌行礼道:「臣这就去安排人手。」
    见眼前的新帝点头了,长孙无忌脚步匆忙离开。
    殿内就剩下了英公。
    殿外,父皇与孩子们的玩闹声也停下了。
    李承乾扶起还在躬身的英公,低声道:「让远在边关的将士们也回家吧,再安排将士陆续换防。」
    李绩作揖道:「喏。」
    「朕会给将士们安排赏赐的,三五年了,他们也该回家了。」
    「末将领命。」
    待英公也离开了,李承乾回身看向一桌子的奏章与贺书,伸手拍了拍,而后也没打算当即就看,而是走出了殿外。
    李世民就坐在殿外,看到穿着天子冠服的儿子,抚须道:「你母后的手艺很好,这一身很适合你。」
    李承乾在父皇身边坐下,道:「往后的国事还望父皇多多过问。」
    李世民摇头道:「朕就不过问了。」
    抬头看着头顶的星空,耳边还有忙碌的内侍走过时的脚步声。
    「朕打算搬出皇宫去住了,与你母后在北苑边上修个房子,平日里种田也好。」
    李承乾道:「带着于菟一起去吧,有他在父皇与母后也不会觉得寂寥,父皇与母后可以多来宫里看看儿臣。」
    李世民看着那个还幼小的身影,缓缓点头。
    「无妨,让这孩子每月留几天时间来宫里就好,父皇说过要亲自抚养这个孩子的。」
    李世民颔首道:「你也说过让他在乡野历练,从最底层开始与乡民生活在一起,你放心,有朕在。」
    「嗯。」
    李承乾还坐在原地,直到父皇牵着于菟走远。
    这些天父皇还会住在太液池边,待在龙首原的一切事宜安排好,也就是这三两天的时间,就要离开皇宫了。
    心中纵使再觉得空落落的,也要往前看。
    李唐的社稷这才刚刚开始吧。
    一个年迈的内侍站在太子身边,以前他是武德朝的内侍,之后照顾在陛下身边,现在站在新帝的身边。
    李承乾看向这个白发苍苍的内侍问道:「还不知如何称呼。」
    「老奴姓陈。」
    「好。」
    内侍闻言也是谦卑一笑。
    李承乾离开了甘露殿,而是一路来到了东宫,现在的东宫很忙碌,小福安排着宫女与内侍正在搬运着东西。
    苏婉与宁儿一起行礼道:「陛下。」
    李承乾看着眼前一位皇后与一位妃子,又道:「这个家终究要搬空了。」
    宁儿穿着蓝色的衣裙,发丝上戴着银钗,她回头看向东宫的一座座殿宇。
    苏婉也是感慨万千,道:「孩子跟着父皇走了吗?」
    李承乾牵着妻子的手,道:「他如今是太子了,要从最底层开始历练,父皇与母后会带着他在乡野生活,往后每月都会有几天留出来,能够回宫里。」
    苏婉道:「这孩子自小就玩闹,如此也好,看久了也就觉得烦。」
    李承乾忽然一笑,「其实也怕父皇与母后会宠坏孩子。」
    目光看去,小鹊儿正牵着三岁大的妹妹小孟极,从殿内走出来。
    她还拉着一个小木车,那小木车上都是玩具与书籍,这是她自己的东西。
    小鹊儿道:「爹。」
    李承乾抱起小孟极,又看着小鹊儿道:「饿了?」
    她摇头道:「妹妹她困了。」
    李承乾又道:「走吧,我们往后住在两仪殿。」
    小鹊儿又问道:「两仪殿很大吗?」
    「比我们东宫大多了。」
    当一家人走过了还有一众东宫的宫女与内侍走过立政殿与武德殿。
    现在的立政殿与武德殿都已关上了门,这两座殿宇在将来一直都会是如此。
    走过一座座的殿宇,一家人终于来到了两仪殿前。
    李承乾道:「你去挑选一个房间吧。」
    「好呀。」小鹊儿快步走入了殿内,在一众宫女与内侍安排下走入了殿内。
    老内侍一直站在一旁,其实新帝只有一位皇后一位妃子,这以后宫里的生活就会简单很多,太上皇的妃子们也都离开了,杨妃往后会与吴王生活在一起,韦妃拜入了道门,其馀的人都各自有了安排。
    除夕时,陛下与皇后都将这些事安排好了,将整个皇宫与天下都交给了这位新帝。
    今夜有人无眠,有人睡得安宁。
    深夜,李承乾看着眼前的皇宫舆图,吩咐道:「父皇当初挑选的百骑禁军也派往父皇身边吧,往后在外面建设一个村子,保护父皇与母后,还有太子的安全。」
    「喏。」
    内侍老陈又递上一张纸,道:「陛下,这是现在的宫里的殿宇图,是否要做增改。」
    现在的长安皇宫内,往后东宫会一直空置着,倒也不用再建设了。
    李承乾将几座殿宇改了名字,随后也就作罢了。
    见陛下没有要新设殿宇或者改建殿宇的想法,内侍了然。
    夜色已深了,冷风从殿外吹入。
    内侍老陈带着馀下的人全部退去了两仪殿,关上了殿门。
    李承乾一个人坐在烛台边,看着来年的科举安排。
    「想要什麽封号呀。」
    闻言,本来就没有睡意的小鹊儿这才走过来,她乖巧坐在边上,道:「女儿也不知道该要什麽封号。」
    李承乾笑道:「你是长公主怎麽能没有封号?」
    言罢,李承乾从一旁的书籍上拿出一卷书,这是宗室早就备选好的公主封号,将其铺在桌上,道:「你挑一个。」
    小鹊儿的手指在一个个公主封号下掠过,最后停在了安定二字,她道:「女儿也不知道好不好,若合适就这个了。」
    李承乾揽着女儿道:「你喜欢这个封号?」
    「嗯,安定!愿天下安定。」
    「明日就让人告知宗室封你为安定公主。」
    小鹊儿便高高兴兴地去洗漱入睡了。
    翌日,天刚亮的时候,又下起了冻雨,李承乾走在皇宫中。
    宁儿撑着伞陪在一旁。
    现在的皇宫比以往更安静了,好多人都离开了。
    登基大典之后,长安解除了宵禁,庆贺三日,这是父皇的旨意。
    李承乾看着一座殿宇的门匾被换下,换成了新殿二字。
    兴庆殿改成了新殿。
    李承乾有些恍惚,现在自己是这座皇宫的主人,也是这个天下的皇帝了。
    这种感觉来得很突然,又觉得像是从梦中惊醒一般。
    长安城内,如今天已大亮,昨夜的欢庆之后朱雀大街乱糟糟的,京兆府早早就安排人清理朱雀大街,阿史那贺鲁穿着一身粗布衣裳,手拿着扫把满腹不情愿。
    京兆府官吏喝道:「扫地!」
    如此,阿史那贺鲁这才开始清扫。
    好歹,当年他也是西域一大部族的可汗,没想到被押送到长安城之后,竟然成了一个扫大街的。
    又有一队队官兵从朱雀大街匆匆出城,出城的人不少,甚至还有突厥人与西域人。
    阿史那贺鲁好奇问道:「这是去做什麽?」
    京兆府的官吏低声道:「陛下有旨命突厥,漠北,回鹘人捉拿阿史那车鼻。」
    再看看眼前这个人,那官吏斥道:「快去扫地。」
    阿史那贺鲁又不情愿地走到大街上,拿着扫帚似乎有点认命了。
    许敬宗如今官拜六部尚书之列,还身兼京兆府尹,已是朝中数得上号的人物。
    他来到京兆府门前。
    门吏连忙行礼道:「见过府尹。」
    许敬宗迈步走入官衙中。
    门吏跟在一侧,他也不明白为何今日明明休沐,府尹还会来京兆府内。
    正在京兆府值守的颜勤礼,吃着一碗汤饼,看到人来了,起身道:「府尹。」
    许敬宗看着挂在墙上的门匾,门匾上依旧写着恪尽职守四个字,回首看着桌上整齐堆放的奏章道:「这四个字真好呀。」
    「我等一直恪尽职守。」
    「没想到褚遂良也任职尚书了。」
    心中知道其实近些年来,这位新任的府尹与褚遂良关系特别不好。
    但这些年褚遂良的辛勤劳碌都看在眼中,他被升任民部尚书,好似也在情理之中。
    包括于志宁他们,也都得到了封赏。
    颜勤礼递上一卷文书道:「这是渭南送来的。」
    许敬宗拿过文书,看着上面的内容。
    颜勤礼一边解释道:「渭南的一批学子与一群士族子弟打了起来,动手的人还不少,还有一些人受伤了,双方斗殴的人数不少。」
    许敬宗蹙眉道:「这是近年来第几次这般斗殴?」
    颜勤礼回道:「有十馀次了吧,不过……渭南县的几个乡长与县令都问话,是不是过了元宵在处置这些人。」
    本就是过年时节,又正值庆贺新帝登基。
    许敬宗吩咐道:「训斥一番,让他们做三个月的苦力,这麽有精神打架,都给我去干苦力修淤地。」
    支教进行有近十年了,大致上也有八年,这些年确实培养了不少人,而且都是崇文馆的支教之策下培养的学子。
    受支教影响最大的就是关中子弟,现在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都是受崇文馆支教之下而学成的学子。
    这些人是现在新帝以及科举制度最坚定的拥护者,也是支教之策最大的受益者。
    不过这一次斗殴事件,并没有关中士族的参与。
    许敬宗倒是松了一口气。
    有小吏匆忙而来,道:「许少尹,听闻褚遂良给殿……不!是陛下,他给陛下送去国策了。」
    闻言,许敬宗突然站起身,道:「国策?」
    「说是治国之策。」
    许敬宗思量片刻,又道:「给老夫准备笔墨。」
    「喏。」
    贞观一朝只有二十年,乾庆元年,正月初二。
    李承乾本打算见一见诸多皇家的亲戚,来长安道贺的几个叔叔也都到了,还有几个堂兄弟。
    而渭南县斗殴的事,也送到了这位新帝的面前,还有褚遂良的国策。
    褚遂良人没来宫里,只是让人送来了奏章。
    新殿内,这里保留了以前兴庆殿的样式,李承乾翻看着奏章,褚遂良是一个爱表现的人,也难得他正值新年,还送来了国策。
    可能在他看来新帝登基就是要制定新的国策的。
    李承乾看着洋洋洒洒的一篇国策,一字一句中无非看到的就是分地与扶贫两件事。
    大唐平定天下之后,土地兼并的风气还是有的。
    褚遂良希望在增补田赋的事上来给兼并人家施压,逼迫他分地,太理想了。
    之后则是用扶贫之策,在河北与博州,黄河的北岸几个重要州府吸纳人口,开始建设。
    洛阳的成果就在眼前,他觉得这种成功也一定可以复刻的,也太理想了。
    李承乾吩咐道:「将这份国策,交给舅舅。」
    内侍接过奏章,道:「喏。」
    忙完眼前的事,李承乾走到新殿外,张弓搭箭瞄准了远处的靶子,一箭放出,箭矢精准地落在靶子上。
    不是说褚遂良的国策不好,只是丽质她们还需要时间。
    临川公主快步走来道:「皇兄,稚奴与慎弟的书信。」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长弓,拿过书信道:「他们在洛阳还好吗?」
    临川道:「好着呢,父皇下旨让皇兄登基之后,他们兄弟两人几天间,常喝得大醉。」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我一魔术师,为什么都叫我法神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武侠:穿越岳不群,振兴华山 遮天之楚天帝 同时穿越:全是抽象乐子人 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 吞噬亿万丧尸,魔修的我无敌了 酗酒家暴三年?可我刚上大学啊! 开局亡国太子,我靠签到打造无上神朝 怪猎:荒野的指针 从宁安如梦开始的诸天 影视世界的逍遥人生 漫威:冒牌发明家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当我上门遛狗发现狗主人是大帅比后 重生八零,踹了军官嫁首长 华娱:这个天仙不对劲 穿越时空的青铜门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