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407章 爱抓虫的皇帝

第407章 爱抓虫的皇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07章爱抓虫的皇帝
    站在先生面前,骆宾王问道:「老师,那什麽最有用呢?」
    李义府闭着眼道:「我也不知道。」
    骆宾王蹙眉良久,道:「学生不解。」
    「杀人很累,本以为杀人应该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可杀了一个又有一个,杀不完啊。」
    李义府稍稍睁开眼,道:「在长安有一个很厉害的皇帝。」
    骆宾王疑惑道:「那皇帝很厉害吗?」
    李义府颔首道:「他是个很厉害的人,很有手段的皇帝,你将来要是去了长安,你就去听听关于这位皇帝的事,如果你将来要入仕为官了,一定要见一见这个皇帝。」
    骆宾王道:「家母不让学生为官。」
    「为何?」
    「家母说,当官没有好下场的,让学生纵使有才学,也不要为官,更不让学生看书了。」
    李义府道:「那就听你母亲的话,入朝为官,是很累的。」
    骆宾王又迷茫了,他收拾好先生的官袍,拿去让家母去洗。
    隔壁的抽泣声停下了,李义府也不知是什麽时候睡着的,再次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的清晨。
    李义府发现自己还坐在椅子上,睁开眼见到了眼前的妇人,这妇人牵着骆宾王就站在院子里。
    还是觉得疲惫的李义府站起身,行礼道:「见过骆母。」
    骆母看着还幼小的儿子,低声道:「其实你爹一直因有你这个儿子骄傲,母亲不想你为官是因母亲看着你爹经历了太多事,你是一个多麽有才华,有天分的孩子。」
    看到母亲说着话,又眼含着泪水,骆宾王道:「娘,你不要哭,孩儿会听话的。」
    骆母收起眼泪,向着李义府行礼道:「这孩子很有天分,还请先生好好教导,让他看书吧。」
    李义府作揖道:「定不辜负。」
    骆母又有了笑容,道:「去李御史家里看书吧,母亲给你准备饭食。」
    「嗯。」
    骆宾王脸上又有了明媚的笑容。
    李义府深知这一家人经历过很多起落,深知人心之恶。
    这孩子其实很听话,也很懂事,长年来颠沛让他懂事得很早。
    在扬州还有很多事要办,御史台办事其实不需要搜集太多的罪证,只需要瞒报赋税一条,扬州各县的县官都被拿入了扬州城内。
    整个扬州城也开始了戒严。
    上官仪拿着朝中的文书脚步匆匆而来,道:「我要去一趟秦淮的乌衣巷,扬州的事交给你了。」
    说起乌衣巷,自然离不开江左的中古门阀的王谢两家。
    李义府拿过文书道:「崔仁师的案子与王谢两家有关系吗?」
    上官仪颔首道:「当年崔仁师在太原收了几个弟子,其中就有王谢两家的子弟,当初崔仁师要去江南之前,他的弟子就派人联络了。」
    李义府走入屋内,拿出一个灵位。
    见到这人又拿出了当年的灵位,这个哑巴死了,李义府担心没人祭拜,就一直将灵位留着,每当重要的时节就会拿出来祭拜。
    上官仪见他还如此执着,便留下了文书摇头离开。
    乾庆二年,夏季过去之后,中原各地都已入秋。
    关中的秋色正浓,李承乾离开了皇宫,来到了郑公家中。
    穿着一身黑色衣袍的李承乾站在郑公的灵位前,拿出文书在灵位前焚烧着,低声道:「郑公,东征之前你交代的话语朕在做了,你深知有些事只能让朕来做,君子一诺重千金,朕会持之以恒,往后数年数十年,始终如一。」
    如今郑国公家中的家事都是魏叔玉在主持,他承袭郑国公。
    良久,李承乾站起身走出灵堂。
    魏叔玉并不知道当年家父与陛下都说了什麽,大概是一些很重要的话语,站在灵堂前向陛下行礼。
    李承乾道:「郑公对朕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对大唐来说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人。」
    魏叔玉忙下拜行礼。
    李承乾看了眼郑公病逝时所住的书房,稍有思量了片刻之后,重重拍了拍魏叔玉的肩膀,而后离开。
    如今的朝野皆在议论扬州的事。
    中书令岑文本坐在中书省内,听着众人的议论,讲述的都是李义府,杜正伦,上官仪,张行成四人在扬州的举动,御史在扬州杀了很多人。
    已有三百名犯官与五千多的反民被押送到长安。
    李承乾回到宫里,就听到了内侍的禀报,这位内侍已很老迈了,贞观年间便执掌宫内事务,陛下几次劝他告老,他都不愿意离开,愿侍奉李唐皇帝到老死。
    这位老内侍低声道:「陛下,赵国公还在等候着召见。」
    「让他入殿吧。」
    其实这个时候陛下应该不愿意见赵国公的,但还是召见了,老内侍拄着拐杖走到殿外,让年轻的内侍宣读陛下的旨意。
    半刻时辰之后,长孙无忌这才走入新殿内。
    面前还放着堆积成山的卷宗,李承乾看着眼前的卷宗道:「舅舅,这些卷宗都是扬州送来的。」
    长孙无忌行礼道:「陛下,扬州的事处置得太过刚烈了。」
    李承乾颔首道:「朕知道,已下发了旨意,让他们注意分寸。」
    「那些人犯该如何处置?」
    「主簿以上的官吏全部斩首,其馀人等一律发往西域种树,遇赦不赦。」
    闻言,长孙无忌用力地咽下一口唾沫,道:「陛下,贪婪是人性,有些事是杜绝不了的。」
    李承乾点头道:「朕知道,因此朕觉得监察要持之以恒,并不是这一次就结束了,往后数年李唐会将监察进行下去,让监查成为一种寻常事,并且一直查问,循环往复。」
    长孙无忌抬首问道:「陛下是要与人欲斗争?」
    李承乾站起身,走到舅舅的身边,道:「朕自小就喜欢抓虫豸,尤其是抓社稷的虫豸,这的确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天下各道州府,皆寒蝉若禁,地方会有反情的,会有人记恨陛下的。」
    李承乾看向新殿外的晴空,面带笑容道:「若没人记恨朕,朕反倒觉得人生没这麽精彩了。」
    长孙无忌又道:「臣担忧陛下。」
    如今的长孙无忌须发也有了灰白之色,鬓发也已斑白,李承乾带着舅舅走出殿外。
    不多时,天空已是阴云密布,李承乾道:「与人欲斗争,是必须的,郑公终其一生都在与之斗争。」
    长孙无忌不想再劝了,眼前的这个孩子已是皇帝了。
    承乾与别人不同,与青雀,稚奴他们都不一样,从东宫还是个温和的少年开始。
    承乾就背负着太多人的期待,就因这些期待,是他所不能辜负的。
    长孙无忌想劝他,你这样活着太累了。
    可他却说,做这些事很高兴。
    温彦博到死也没有看到大唐东征的场面,如果他现在没死,也该会老泪纵横吧。
    温彦博毕其一生,执念东征,一度将东征的事交托给了当年的东宫太子。
    虞世南老先生过世时,将北堂书钞交给了太子,将文书编撰的要领留下了。
    郑公过世之际,或许也留下了嘱托。
    这三位老人家是对陛下影响最深的人。
    长孙无忌很想让自己也成为如郑公他们那样的。
    但如今看来这位年轻的陛下充满了精气神。
    这麽多年过去了,陛下似乎还是当年在东宫时候,那十六七岁的模样,如今一点都没有变化。
    不知不觉,看了陛下许久。
    李承乾注意到舅舅的目光,道:「舅舅觉得朕的处置,如何?」
    思绪又回到了扬州之事,长孙无忌道:「陛下圣明。」
    李承乾道:「其实朕也不喜杀人的,杀人是一件很浪费生产力的事,皇帝一言可能有数万颗人头落地,那就让他们去种树吧。」
    「喏。」
    长孙无忌还想说这一次来还想来告老的,但此刻秋雨忽然落下,突如其来的凉意,让他又将话语咽了下去。
    李承乾察觉到舅舅的神态,道:「舅舅可还有话要嘱托?」
    长孙无忌忙道:「臣这就下政令。」
    从一旁的内侍手里,拿过竹伞,李承乾亲手为这位舅舅撑着伞。
    长孙无忌听着雨水落在伞面上的声音,走在陛下的身侧,道:「陛下,长大了。」
    李承乾道:「舅爷他老人家说过,杀人要杀乾净,至少让对方不敢再有反抗之心,其实舅舅的话给了朕启发,往后朕处事会更完整些。」
    走到承天门前,长孙无忌行礼道:「陛下,不用再送了。」
    李承乾执意撑着伞,道:「朕在陪舅舅走一段路,很久没有这麽与舅舅谈心了。」
    长孙无忌再次行礼道:「臣领命。」
    君臣两人走入了皇城中,当即陛下亲自为赵国公撑伞的场面,被朝中的官吏看在眼中。
    陛下一直送着赵国公到了中书省门前,这才停下脚步。
    众人再看着陛下离开,纷纷又收回了目光。
    乾庆一朝,足可见皇帝对赵国公的倚重,亲自撑伞,亲自相送,至今没有人能够得到皇帝的这般礼遇。
    许敬宗下了值,便和郭正一坐在一起,商量着吐蕃与天竺的事。
    「陛下与赵国公的事,又成了朝臣的谈资。」
    许敬宗没有否认,也是笑着。
    事关皇帝的事,肯定会在朝野传播,而且陛下这等贤明又有孝道的行为,肯定会被人们称颂。
    皇帝对待舅舅是这般,群臣势必以此事,来教导自家的孩子。
    郭正一道:「尤其是长安的儒生,他们都要疯了,甚至要将当今陛下尊为圣贤。」
    许敬宗冷哼道:「那群儒生就是这样的人,他们遵循父子纲常,要当个好孩子,父亲要是个好父亲,要成为一个好儿子,首先要有一个好爹,这种言论实在是……」
    郭正一看着外面的雨景道:「听闻陛下现在很喜墨家之道。」
    许敬宗道:「墨家之言,先要自爱,再去爱别人,爱天下人,这才是陛下所喜的观点。」
    「听闻李义府在扬州收了一个弟子?」
    许敬宗道:「是一个叫骆宾王的孩子,送来的文书有记录,这孩子的父亲以前是青州的县令,听说那是一个七岁便能作诗的孩子,先前还有一个卢照邻。」
    思量着,许敬宗语气多了几分抱怨,道:「现在的少年才子怎麽越来越多了?」
    郭正一道:「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一个在雨中奔跑的人打断了两人的谈话,来人喊道:「旨意下来了!」
    门下省的屋檐下,站着不少躲雨的官吏,他们纷纷问道:「陛下的旨意如何?」
    那冒雨跑来的文官,浑身湿漉漉的,可能还因秋雨太冷,来到屋檐下,身上还冒着热气,他道:「陛下有旨,主簿及以上的官吏皆斩,其馀人等流放西域种树。」
    闻言,许敬宗板着脸道:「可叹裴行俭,押往西域的犯人越多,他就越烦。」
    郭正一忍着笑意,甚至可以想到裴行俭在安西都护府发怒的模样,以前他也见过裴行俭,那是一个文人出身的将门才子,科举入仕之后,又辞了官,去打仗。
    没想到这个裴行俭还有一身颇为高超的兵法,在西域无往不利,来大唐的使者,都怀疑大唐的文官也能领着大军出去打仗的。
    事实证明,其实大唐的文官真的很厉害。
    就连崔敦礼,现在换防到了松州,主持青海大局,一个兵部尚书的文官,转眼成了一个镇守一方的大将军。
    现在的兵部尚书由于志宁担任。
    这是今年夏时,所安排的变动。
    听闻旨意,众人还在议论,见雨势小了许多,许敬宗走入了雨中,就要回家。
    长安城外,一众人犯还跪在城外,等候着处刑。
    一队队的官兵围了上来,刑部侍郎狄知逊站在众人面前,念诵着陛下的旨意。
    刀斧手挥刀而下,一颗颗人头落地。
    三百颗人头落地,来济在史书上写下,乾庆二年秋,于长安城前斩首犯官三百馀人,流放西域五千人。
    一场扬州之变,又是人头滚滚。
    谁能想到一个如此和善又爱民的皇帝,下刀也会如此地狠辣,这一次的处置没有经过朝议,而是由辅政大臣赵国公亲自送下去的政令。
    世人皆知,这个皇帝,真的很爱抓虫豸。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高中生侦探,我吗? 社牛崽崽带娇软亲妈去随军 他一言不发,只是一味地杀! 诱他深陷:钓系美人杀疯了! 权力至上主义 儒道玄途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华娱从2001日行一善 华娱:景公主她只想演戏! 晦朔光年 黑天书 副本0容错,满地遗言替我错完了 九零换嫁:疯批小舅心尖宠 真千金养黄泉路后,全家火葬场了 仙道尽头 八零空间通现代,带全家一夜暴富 府上有位表小姐(快穿) 诡道神话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