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76章 就孤最平庸

第76章 就孤最平庸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6章就孤最平庸
    重新收起这份奏章,李承乾见到承天门前正在张贴着布告。
    李道彦站在门前道:「殿下,立冬了。」
    李承乾叹息一声,点头道:「有劳你们还在这里值守了。」
    闻言,守卫在这里的侍卫们,纷纷行礼。
    「道彦兄,今天可有打算早点回家。」
    李道彦抱拳道:「臣入夜之后就有轮值的将领前来接替。」
    李承乾拍了拍这个堂兄的肩膀,又道:「将士们辛苦了。」
    一众侍卫姿态放得更低了,当初守备长安时,太子便会亲自查看各处城防。
    如果说这位太子是别人,或许会指指点点。
    可眼前的太子殿下在守备长安时从来不会指点。
    反而这位太子总是会抱有一种敬佩的目光看着诸多将士们,只是这种目光,就能令众多将士们提振精神。
    这种被尊重的感觉,令将士们心中更加敬重太子。
    为国征战,戍守一方的将士自然是值得尊敬的,李承乾并不知道这些将士们心中的感受,或许从本能上来说,一个不尊重老兵与将士的朝代,那麽这个朝代也不会多麽强大。
    就算不从太子的身份来说,这些动作,目光或者是言语,都是从本能上表达出来的,没有任何的表演成分。
    等太子殿下走入承天门,一直去了东宫,一旁有侍卫道:「你们知道吗?太子殿下有理想。」
    有人问道:「理想是什麽?」
    「某家跟着江夏郡王征讨吐谷浑回来之后,得了军功才换了值守承天门的位置,大将军说太子殿下想要去沙漠种稻子。」
    「稻子?」一旁又有人狐疑道:「太子殿下去沙漠做什麽?」
    「谁知道的,说不定太子殿下想要去横扫西域。」
    承天门前的几人小声议论。
    李道彦咳了咳嗓子,几人当场噤声不再言语了。
    走回东宫,弟弟妹妹正在午睡,李承乾将工部要修缮九成宫的奏章丢在一旁,也不想去看这份奏章。
    其实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李唐家这一亩三分地,能有现在的盈馀已经很不错了。
    真要是一切按照朝堂的规矩来,修缮九成宫奏章再到中书省多半就会被房相批覆,一切流程就这麽走下去了。
    皇权的力量在这个世道是强大的,皇帝的一句话就可以徵发庞大的劳动力,数万兵马说动就动。
    真要说这种权力的强大,不令人心生向往?
    再换个说法,将来要面对几亿上千万的人口,发展社稷,建设大唐,哪一笔开支不得小心翼翼?
    所以从思想根本上来说,心怀天下还是很重要的。
    万千庶民才是历史与社会构成的主体,是绝对不能忘记的经验总结。
    大唐真的不富裕,千里迢迢去九成宫避暑,也不算上上之选,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现在生活稍微好一点了,也不再像前两年这麽拮据了,省吃俭用生活的良好品德就不能保持了吗?
    父皇手里有点闲钱就开始大手大脚,这种行为绝对是不好的。
    李承乾铺开纸张,继续写着关于吐谷浑治理的具体方略,入夜时分,李丽质见皇兄还在专注书写,便不让弟弟妹妹去打搅。
    宁儿端着饭碗走入寝殿内,看到太子殿下正专心书写着什麽,只是将一碗梅乾菜闷肉与一碗腌萝卜放在一旁。
    而后默不作声地点亮油灯与烛台,放在殿下的身侧。
    天色不知不觉入夜了,李承乾写完这份方略的时候,只有眼前的烛火下还算明亮。
    看着眼前已放凉的饭食,应付着晚饭。
    宁儿见状道:「殿下,奴婢去将饭菜热一热。」
    「不用了,还不是很凉。」
    「喏。」
    李承乾吃着饭菜,看着殿外的黑夜,道:「去年立冬的时节,还在下雪吧?」
    宁儿点头道:「是的。」
    夜风吹来,吹得桌上的纸张掀了起来。
    翌日,李恪也早早来到了东宫,见皇兄正在练着箭术,他站在一旁看着。
    这个弟弟来东宫还有些拘谨,可能是很少来东宫,他站在一旁双手有些不安分,时而双手背负,时而双腿并拢,垂手而立。
    李承乾按照大将军的话语,放出一箭。
    箭矢比以往更稳当了,速度也更快了,能够听到很明显的呼啸声。
    「你来试试?」
    听到话语,李恪接过皇兄递来的长弓,拿起一旁的箭矢,朝着靶子上放出一箭。
    箭矢没有精准落在靶心,而是与自己的相比偏了不少。
    李承乾蹙眉看着靶子,沉默不语。
    李恪连忙道:「其实弟弟不善箭术。」
    「唉。」李承乾有些懊悔让这个弟弟表现,他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不知道还以为在让这孤。
    他们将孤当成什麽人了?
    李承乾叹道:「崇文殿有两卷纸,伱先拿去中书省,就算是东宫所赠的,孤晚点就去房相那边。」
    「喏。」
    皇兄让练箭术,李恪拘谨或者不知所措,可给皇兄带带东西,打打下手,这种简单的事情对李恪来说易如反掌,也特别地拿手。
    李绩低声道:「在军中,吴王的箭术其实很好,比之军中绝大多数同龄人都要好,就连陛下也有赞誉。」
    李承乾颔首道:「是吗?」
    李绩点着头,「可能是许久不练有些生疏了。」
    「那他平时除了练箭,都在练什麽?」
    「战阵,行军,骑马,奔袭,刀法。」
    李承乾冷哼道:「科目还挺多。」
    父皇的儿子一个个都这麽出类拔萃的吗?
    且不说李恪了,还有一个李泰。
    李承乾道:「父皇的儿子,孤的兄弟几个,或许就数孤最平庸了。」
    李绩道:「末将以为殿下才是最不平庸的。」
    「大将军说笑了。」
    「末将没有说笑。」
    李承乾道:「这个弟弟不善沟通,让他试一试,他还故意让着孤。」
    李绩点头,收拾着靶子上的箭矢。
    眼看时辰也差不多了,今天还要去中书省参与政事。
    「皇兄,这是今天的课程。」
    接过妹妹递来的纸张,李承乾端详着,道:「就没有体育课吗?」
    「前两天刚长跑过,弟弟妹妹都不想跑步。」
    「她们从国子监回来之后,下午增设一个体育课,就算是踢毽子跳绳都好。」
    李丽质又接过纸张点头道:「妹妹知道了。」
    李绩收拾完箭矢便快步离开了。
    李承乾看了眼还在睡着的皇爷爷,还能听到如雷的鼾声。
    伺候爷爷的太监道:「来崇文殿的这些天都睡得很踏实。」
    李承乾道:「爷爷以前睡得不好吗?」
    太监回道:「已很久没有听到这般鼾声。」
    「嗯,照顾好爷爷,孤先去中书省了。」
    「喏。」
    李恪扛着两大卷纸张刚到中书省门口。
    清晨时分,这里的人并不多。
    见到来人,岑文本放下手中的扫帚,上前道:「吴王殿下,这些纸张作何用?」
    李恪将肩上的两大卷纸张放下,层层迭在一起的厚厚两卷纸,放在地上发出重重的闷响。
    中书省也没有纸,平日里都会有纸张送来,可那也是少数。
    还是第一次见到这麽多的纸,能让中书省在不节省纸张的方式下,用三两月的。
    李恪解释道:「这些纸张是皇兄的,早晨去了一趟东宫,皇兄便让带来。」
    岑文本点头道:「原来是太子殿下。」
    李恪又道:「这些纸张放在何处?」
    岑文本看了看四下,又道:「就放在这里吧。」
    「嗯。」李恪重重点头,快步离开了。
    「吴王殿下慢走。」
    言罢,岑文本解开绑在这卷纸张的绳子,一大卷纸摊开,仔细看着纸张,这种纸很厚,比宣纸更好,比宣纸更粗糙一些。
    不多时,褚遂良也来了,他见到两卷一人才能环抱而起的纸道:「这是哪儿来的?」
    岑文本裁剪出一些,用来今天书写奏章,一边解释着,道:「是东宫送来的,吴王殿下帮忙带来的。」
    褚遂良打量着纸张的薄厚,点头道:「虽比不上宣纸,但用来书写倒也不错。」
    等房相与赵国公到的时候,中书省这才忙碌起来。
    李承乾带着昨日的方略,脚步匆匆而来,道:「老师,这是孤写的方略。」
    一旁的长孙无忌咳了咳嗓子。
    房玄龄低声道:「这件事是赵国公在主持。」
    李承乾点头,又将奏章交给舅舅。
    先是看了看奏章上的内容,洋洋洒洒写了不少,甚至还有战争未开,外交先行的说法。
    良久,长孙无忌道:「过些天高昌与漠北薛延陀的使者也该到了。」
    李承乾点着头,乖巧地坐在一旁,要多懂事就有多懂事,绝不打扰老师与舅舅处理公事。
    长孙无忌又道:「漠北与突厥本就有不少矛盾,等他们这些使者都到了,算上突厥使者一起见一见。」
    李承乾低声问道:「舅舅是想要先试试他们的口风。」
    长孙无忌摇头道:「先让他们知道大唐的规矩,再作试探。」
    「漠北与突厥的恩怨很深吗?」
    「嗯,从四年前就开始了。」长孙无忌依旧看着太子的文章,点着头低声说着。
    房玄龄忽然道:「老夫昨天让人送去工部的奏章,怎麽还没送来回复?」
    「回房相,昨天就送去了。」那小吏连忙又道:「下官这就再去问问。」
    「嗯。」
    李承乾端坐着,权当没有听见。
    这位小吏脚步匆匆走出中书省,路过没人的兵部,与同样没人的吏部,大多数人都在休沐中,皇城内的不少地方都没人。
    一直来到工部,工部的门虚掩着。
    推门而入只有三两个文吏坐在这里,正在闲聊。
    「敢问,阎大匠可在?」
    「去面见陛下了,多半过了午时才会回来。」
    那小吏得到消息,面色凝重,又快步离开。
    甘露殿内,阎立本正在向陛下禀报着关于修缮九成宫的准备工作。
    李世民听着阎立本的禀报,蹙眉道:「如此说来,眼下不派人去修建,便赶不上来年夏天避暑了?」
    阎立本回道:「陛下,如今朝中给批覆,再派人去九成宫,多半也要来年春季动工,若还要避开农忙时节,赶在入夏之前,也很紧张。」
    李世民沉声道:「中书省还没给批覆吗?」
    阎立本三缄其口,本想说交给太子殿下,太子也会交给房相,可到如今一直没有被批覆,心中懊悔昨天就应该径直交给房相,也不用现在出这种波折。
    端是烦死个人,阎立本心中暗暗抱怨,本来工部就够忙的。
    那麽现在中书省迟迟没有给回复,究竟是中书省房相的问题,还是太子殿下的问题,又或者是中书省的问题?
    怎麽陛下要修个九成宫,到现在还没有给消息。
    心中盘算,再次暗骂,端是烦死个人。
    说是太子的缘故,那能说吗?
    说房相不对?人家是房相,陛下最信任的人。
    还能说谁?
    阎立本纠结半晌没有讲话,本就是一个容易纠结的人,现在六神无主的。
    李世民道:「怎麽?房相不答应。」
    阎立本道:「应该是……」
    「你们工部呀,尽可能将人手与用料省一些,朝中用度紧张,也不要为难中书省。」
    「臣明白。」阎立本作揖行礼道:「是臣疏忽了,臣这回去与房相商议。」
    「嗯。」
    得到陛下的点头,阎立本正要离开。
    忽又听到陛下的声音。
    「罢了,马上就要到用饭的时辰了,你且留下。」李世民又对一旁的太监道:「把青雀与恪儿,还有承乾,房相,赵国公一起请来。」
    「喏。」
    阎立本的脚步僵在原地,进退两难但凡事情出了波折就会很烦人,尤其是就不该交给太子殿下,可又不能怪太子殿下,还能怪谁,只能怪自己?
    心中又觉得很烦,想辞官……
    李承乾正在与房相,舅舅商议着吐谷浑的改造计划,从基层孩子开始抓起,派几个读书人去给吐谷浑教书。
    有太监脚步匆匆而来,道:「房相,赵国公,太子殿下!」
    这太监先是恭敬行礼,再道:「陛下请三位去甘露殿用饭。」
    李承乾皱眉道:「孤正在与房相……」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生怕这个外甥说出陛下的不是,连忙行礼道:「臣领旨。」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前女友母亲怀上双胞胎,她急哭了 妖孽神医好快活 混在诸天,功德成仙 博弈:从文科状元到权力巅峰 春媚芳乡 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 从布斯巴顿到霍格沃茨 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 登神 合欢宗,从教训干侄女开始长生 出狱你退婚,我一针百亿,你哭啥? 重生选纨绔当爹!结果养成皇帝了 身镇百诡,我跳傩舞那些年 独步成仙 仙道一途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F1:车神养成日记 半岛头号玩咖! 萧尘蒋纯惜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