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159章 父子春游

第159章 父子春游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59章父子春游
    听到李道彦的问话,许敬宗神色轻松道:「下官在这里看雨景,怎麽了?」
    「你跟这伙恶徒?」
    回头看了眼,确认魏昶已经跑了,许敬宗面色从容道:「将军误会了,他们与下官没关系。」
    又看这些人,他又感慨道:「将军,这长安城的年轻人真是血气方刚。」
    李道彦点头道:「好,这一次算你有藉口。」
    许敬宗笑道:「将军辛苦,下官先回京兆府了。」
    这一次确实没有当场抓个现行,许敬宗更像是个观战的,李道彦无可奈何先放人离开。
    一路走在雨中,郭骆驼问道:「那些人……」
    「那是他们的事,与老夫没有干系。」
    「可魏兄他……」
    「他早跑了。」
    「还有那些救我们的民壮……」
    许敬宗解释道:「放心,出不了人命,他们被拿下之后杜荷公子交了罚钱就能回家了。」
    郭骆驼不住点头,「原来许少尹都安排好了,那上官兄他……」
    「也不知道他去做什麽。」
    雨水还在下着,上官仪浑身湿漉漉的来到右武侯大将军府,他迅速拍响了紧闭的大门。
    门房将门稍稍打开,道:「何人到访?」
    「在下弘文馆主事上官仪。」
    「大将军正在休息。」
    眼看他要将门关了,上官仪连忙道:「事关宝琳公子。」
    「让他进来。」
    院内传来了厚重的嗓音。
    门房这才打开门请人进去。
    上官仪浑身湿漉漉走入大将军府邸,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都是为了太子殿下的关中大计。
    脚步停顿片刻,上官仪也不顾身上湿漉漉,带着笑容从容走入堂内。
    尉迟恭穿着一身圆领的衣袍,正在对着镜子用一把小刀修着络腮胡。
    上官仪作揖站在堂内,衣服上还有水滴落下。
    尉迟恭瞧了他一眼,道:「说。」
    上官仪收起行礼的姿势,道:「大将军前些天是不是让尉迟家的作坊迁去关外了。」
    尉迟恭沉声道:「那是老夫妻子的家业,这种事老夫不过问的,去年秋季时候长孙皇后见过几位夫人,约好了之后便一同将家业迁出关中,老夫也让人照做了,只是她过世得早,都是老夫吩咐的。」
    「那就对了。」上官仪来回走了两步,脚步在地上留下湿漉漉的脚印,他的官靴都已湿透了,接着道:「半个时辰前,宝琳公子带着一夥部曲,打算殴打许少尹。」
    闻言,尉迟恭的神色冷了下来,重重将手中的小刀扎在桌上,怒道:「这个逆子!老夫屡屡叮嘱他。」
    上官仪又道:「大将军,好在许少尹无碍,官兵来的及时,这件事只会是宝琳公子的部曲与民壮之间的冲突,与京兆府无关。」
    尉迟恭盯着眼前这人,道:「你刚刚不是说是冲着许敬宗去的吗?」
    「当然。」
    「那伱又为何这般言语。」
    「大将军,只要许少尹否认,这件事就与京兆府无关。」
    「老夫自会教训这个小子。」
    「大将军关中各县之间还有权贵来往,对关中各县有怨言的何止您一家?」
    「你是何意思?」
    上官仪笑道:「此事尽量不闹大,大将军的作坊迁出关中,京兆府可以给予补偿。」
    尉迟恭挥袖道:「不用!既然是老夫的儿子闯祸,自然是要教训的。」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希望大将军严加看管,如有下次京兆府可不会再看太子殿下的情分了。」
    「有劳了!」尉迟恭朗声道。
    「告辞。」
    等人走出了门,外面大门重新关上。
    好一会儿,原本气势凌人的尉迟恭颓废了几分,他神色懊恼道:「宝琳真是屡教不改。」
    一旁的仆从的道:「大将军,就算是太子殿下念及大将军与陛下之间的情分,可太子殿下手下的那些人……可不会讲情面,许敬宗与上官仪看似是太子门下的人,这些人可都精明着呢,当初陈仓都尉虞宁被刘仁轨活活打死……」
    尉迟恭怒道:「把逆子带来。」
    其实尉迟大将军妻子苏娬过世之后,便一直没有再娶继室。
    宝琳公子年幼失去了生母,又因尉迟将军的宠溺,才会让这孩子有了跋扈性情。
    不多时,尉迟宝琳被押送了回来,跪在尉迟恭面前。
    「你好大的胆子!」尉迟恭一脚踹在儿子身上,怒道:「谁让你去打许敬宗的?」
    尉迟宝琳道:「父亲也害怕太子的权势吗?」
    「你闭嘴!」
    尉迟恭大吼道。
    尉迟宝琳跪在地上也板着一张脸。
    尉迟恭道:「你娘过世得早,老夫处处惯着你,没想到惯出了你这麽一个逆子!」
    说起母亲,尉迟宝琳稍稍低下头。
    尉迟恭道:「来人!」
    仆从连忙道:「大将军有何吩咐。」
    「带这个混帐去他母亲的灵位前给老夫跪着。」
    「喏!」
    尉迟恭快步走到府外,仆从一路跟着道:「大将军这是要去哪儿?」
    「老夫管教无方,这个逆子几次冲撞京兆府,老夫去请罪。」
    春雨还在下着,雨水不断冲刷着一座座的宫殿。
    宁儿站在殿下身边,看着雨景沉默着。
    其实东宫殿前就是这麽一堵墙也没什麽好看的,只是雨声能够让人的心平静。
    李承乾道:「听说最近黄河以南的暖春来得格外早,这才会让关中的这场春雨来早了。」
    宁儿道:「殿下,暖春来的早,桑树早发芽,今年的丝绸肯定会更多的。」
    李承乾坐在屋檐下,接住一些从屋檐落下来的雨水。
    一旁的厨房传来饭菜香,是小福已经在准备晚饭了。
    「孤觉得不能掉以轻心,这种天气很可能会迎来倒春寒,漠北传来的消息,他们那儿还飘着飞雪,北方的冷空气还在积蓄,此时还不能耕种。」
    宁儿笑道:「殿下什麽时候懂了这些学识了?」
    李承乾叹道:「东宫放着这麽多书,孤随便翻了翻,就记下了。」
    宁儿伸手收起淡蓝色的裙摆坐下来,拿起炉子上的水壶倒上一碗热茶,看着开水倒入碗中。
    而后将水壶放回炉子上,茶水还在冒着热气,这个时候喝很烫,需要静置片刻。
    宁儿接着道:「殿下的那些书,奴婢都看过了。」
    李承乾妥协道:「好吧,孤记错了,是李淳风道长告诉孤的。」
    「中原各地若真的出现了倒春寒,那李道长真是一位高人呢。」
    看到身边宁儿似笑非笑的神情,李承乾心中隐隐觉得不能在她面前忽悠,母后的好帮手果然厉害。
    宁儿低声道:「昨天奴婢去见了皇后,听皇后说了一件事。」
    「母后说什麽了?」李承乾拿起茶碗,安静喝着茶水,目视前方问道。
    「皇后说殿下病重时,陛下就在上林苑,当时陛下祈求上苍能够可怜关中万千人,之后太子殿下的病就痊愈。」
    「嗯。」李承乾应了一声。
    宁儿面带笑容,安静坐在一旁。
    有个宫女急匆匆跑来,道:「殿下出事了。」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茶碗,神色冷静道:「怎麽了?」
    「是……是尉迟大将军儿子出事了。」
    「讲。」
    等她事情的来由说完,李承乾道:「上官仪去见尉迟将军了?」
    「传闻是这样的。」
    「大将军现在如何了?」
    「本来是跪在甘露殿外的,现在被请入殿中。」
    李承乾伸手又接了一些雨水道:「那就没大事了,宁儿姐,带她换一身衣裳,喝一杯热茶驱寒。」
    「喏。」
    宁儿看着这个宫女湿漉漉的衣裙,领着她去换衣裳。
    到了第二天,雨水停了之后,天空还是阴沉沉,关中还是迎来了倒春寒。
    那些着急冒头的野草只能在寒风中摇曳,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冻死。
    朝野传来了消息,尉迟恭自罚禁足半月,并且尉迟宝琳被发回了朔州老家,从此被看管了起来。
    雨水刚停歇,北方的冷风吹得令人直打哆嗦。
    早朝开始的时候,长安城朱雀大街的几处要道口就支起了摊子,又有人来「讲学」了。
    说是讲学,在更多的人看来是京兆府与这些乡民聊天。
    大部分人都是这麽想的,闲暇过来听几句还是很有意思的。
    这让崇文馆看起来不像个崇文馆,至今找不到其他学子,门庭冷清,没人到访。
    狄知逊兴致勃勃地走出空荡荡的崇文馆,今天他要带着儿子一起去讲学。
    崇文馆是个很好的落脚处,虽说父子俩很穷,等着这个月太子殿下给崇文馆发放月例之前都会是拮据的状态。
    「仁杰!」街道另一头传来了话语声。
    狄仁杰回头看去,就见到了晋王李治与纪王李慎。
    父子两人停下脚步。
    李治身后还跟着一群护卫,他递上一卷书,道:「这个给你。」
    狄仁杰接过这卷书,书是纸张用细线串成册的,低声道:「小子还不识字。」
    李治笑道:「我也认得不全,可以让人念给你听呀。」
    狄仁杰抬头看了看正在躬身向晋王与纪王行礼的父亲,现在的狄知逊要多恭敬就有恭敬。
    狄仁杰怀抱着这册东宫故事集,点头道:「谢晋王殿下赐。」
    李慎着急道:「皇兄快回去吧,被姐知道多半又要被责骂了。」
    眼看要回东宫听皇姐讲课,李治又道:「你一定要看呀。」
    狄仁杰点头道:「小子一定看。」
    看着晋王李治与纪王李慎跑远了,狄仁杰对一旁还在行礼的父亲,道:「爹,他们走远了。」
    狄知逊这才收起姿势,「殿下送给你什麽书了?给为父看看。」
    见儿子还有些不舍,狄知逊道:「爹又不会卖了它。」
    狄仁杰道:「不行,爹先去讲学吧。」
    狄知逊转身朝着另一边走去。
    狄仁杰抱着怀中的这册书,跟在父亲的身后。
    关中的这场倒春寒持续了半个月才结束。
    关中到了四月开始转暖,正是农忙时节,万物勃发生机的季节,关中的景色很好看。
    四月中旬,关中十二个县,十二个县的班底几乎被京兆府换了个乾净,就算是保留下来的零星几个县的班底,也被掺入了不少京兆府的人。
    如今的京兆府,有吏六十五人,人数比之贞观七年时翻了一倍。
    反观太子殿下主持建设的崇文馆只有四个人,温老先生,颜勤礼,狄知逊,还有一个还是挂职的京兆府少尹许敬宗。
    至此,崇文馆还是无人加入。
    今天,天气正晴朗,李承乾让李绩大将军准备好了马车,去各县看看情况,因为棉花与葡萄也在这个时节种下了。
    事关今年太子在关中的业绩,这位喜欢亲自巡视的太子一如既往。
    各县谁也别想糊弄太子,因谁也不知道太子什麽时候会去各县察看。
    李承乾走到玄武门外,看到还有另一驾马车,好奇道:「大将军,这驾马车是……」
    李绩回道:「这是给陛下准备的。」
    「是吗?父皇也要去视察各县吗?」
    「陛下说是要出去散心,春游。」
    「嗷。」
    李绩又补充道:「应该是不顺路的。」
    关中迎来了暖春,鸟叫声也多了,李承乾抬头看向飞入宫墙的鸟儿,也不知道它们是什麽鸟,看着很是漂亮。
    李承乾站在玄武门外,就见到了一队人影朝着这里走来,正是被尉迟大将军护送的父皇。
    李世民大步走来,道:「朕出去走走散散心。」
    李承乾笑道:「父皇闲情逸致,真羡慕。」
    「怎麽?」李世民看着已经与自己一样高的儿子,道:「你难道就没有这份闲心吗?」
    「儿臣牵挂各县发展,岂敢怠慢。」
    「呵呵……」李世民笑着道:「听说你近来与懋功还有李淳风练身手了?练得如何?」
    李承乾揣手看了看落在马车顶上的小鸟,回道:「儿臣愚钝学不好,只会一些简单的技巧,而且儿臣想要与李淳风学,他非要儿臣入道门才肯教,实在是可恶。」
    早就结束了自罚圈禁的尉迟大将军已恢复了原职,他站在一旁道:「李淳风道长向来如此。」
    李承乾感慨道:「他有他的原则与立场,孤不能勉强,只要他尽心尽力帮助青雀编撰括地志就好。」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谍战:红色掌柜 学霸从迎娶熟女教授开始 捡回女儿后,我恋爱了 在柯南世界的悠闲生活 继承人小姐对我不太友善 守一 唐奇谭 折磨流选手,我让人破防就变强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尊敬的扫帚骑士大人 斩神:河神也是概念神呀?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荒唐公主的怨种姐妹重生后 人间灶(美食) 我以科举证长生 大明:靖难刚成功,老朱复活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天剑手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