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296章 不参与朝争

第296章 不参与朝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96章不参与朝争
    甘露殿,太监匆匆而来,禀报导:「陛下,纪王殿下他……」
    殿内,一个太监脚步匆忙而来,打断了这里的谈话。
    李世民抚须道:「慎儿如何了?」
    太监支支吾吾道:「纪王殿下说要将陛下在兴庆殿的墨池填了。」
    李丽质道:「填就填了吧,无妨。」
    「啊……」
    太监有些迟疑,又低头面朝陛下。
    李世民吩咐道:「告诉他,再挖一个。」
    「喏。」
    殿内又安静了片刻,李丽质行礼道:「女儿就先带着妹妹回去了。」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奏章点头。
    两位公主离开了甘露殿,房玄龄低声道:「公主殿下虽这麽说,陛下还是有担忧的吧。」
    李世民闭着眼,揉着眉间,语气带有疲惫地道:「以前担忧的事,如今总算是发生了,不知为何,朕心里反而踏实了。」
    房玄龄笑着起身作揖,道:「近来太子殿下没有公然反对赵国公。」
    「他倒是耐得住性子,就不怕京兆府真的因辅机反对,而有所割舍吗?」
    「陛下,臣以为太子不参与其中争执是对的,太子是储君,即便是京兆府是东宫门下,在朝争之时太子若有参与从而左右朝臣,对储君并不是好事,好在太子殿下避开了。」
    李世民放下揉着眉间的手,闭着眼点头,「也不知当年舅爷都教了他什麽,这孩子心思越发深了。」
    「陛下,储君需要忠心的臣子,如殿下这样的储君,不能因这些小事而偏袒京兆府,殿下深知为君之道,维护京兆府是护短,更不能维护赵国公,因赵国公是外戚,太子是清楚其中利弊的。」
    李世民冷哼道:「这小子的手段越发老练了。」
    房玄龄微笑着点头。
    午后,温暖的阳光照在整座长安城上。
    李承乾从少府监出来之后,手中拿着两支笔,其中一支很特殊,笔的外壳是用空中的木条制成,握在手中一路走着,手指每一次按压笔的尾部,便会有一声脆响。
    每一次按压,笔头的黑色笔芯就会出来。
    这支笔便是现在少府监的最新成果,笔芯其实是一种石墨制成,这种石墨被打磨成尖锐状,可以用来书写。
    这支笔肯定是昂贵的,从构造与做工来看,都是上好的工艺。
    如果只是一支笔或许没有这麽大的价值。
    李承乾更满意这支笔内部的铜制构造,这种构造价值万万钱,是制造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另一支则是钢笔,一种内部构造很简单的钢笔,准确地来说应该说是铜制的钢笔,整支笔都是用铜铸造而成。
    两支笔都有筷子的长度,做工虽说没有这麽精巧,但也算是一次重大的进步了。
    李承乾的心情很好,从皇宫径直走出了承天门。
    李绩困惑道:「殿下,今日是要出去游玩吗?」
    「出去走走吧。」
    看大将军还有些犹豫,李承乾又道:「朝中积压了这麽多,孤就算现在去中书省,也只能听他们吵架。」
    李绩不解道:「中书省又吵起来了吗?」
    「大概吧。」
    出了城门的时候,李绩道:「今天下了早朝,赵国公说太子殿下很久没去看许国公了。」
    李承乾叹道:「不能经常去呀,去多了他老人家就会烦。」
    李绩乾笑一声,有点理解了。
    马车刚出长安城不久,颜勤礼与许敬宗就跟上来了。
    「太子殿下,下官听说今日太极殿上的争论了。」
    「你们作何感想?」
    许敬宗道:「郭寺卿送来了书信,他说希望关中做好接收棉花的准备,大军回来之时,也会将棉花带来。」
    颜勤礼担忧道:「可若中书省的再来为难又该如何?」
    「那又如何?他们敢来拆,某家带着民壮与他们打一仗罢了,谁敢阻挡关中发财,就是许某最大的敌人。」
    李承乾又道:「老许啊。」
    「臣在。」
    「暴力确实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许敬宗策马在一旁道:「让殿下见笑了,臣不善与人讲道理。」
    李承乾苦恼道:「孤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臣奉命行事,不会有半分怠慢。」
    「做事要多想,别整天就知道打打杀杀。」
    许敬宗神色一凛道:「臣明白了,殿下放心,谷雨时节之前,各县各地的纺织作坊都能建设好。」
    上官仪在咸阳县留了半年,确定了棉麻布纺织生产的可行性。
    今年关中必须要先把路铺好了,等棉花一到便投入生产。
    无它,只因这些年一次次证明了,生产制造的收益是耕田种地的数倍,渭北这片地与渭南不同。
    渭北与泾阳很适合作坊业的兴建。
    李承乾叮嘱道:「关中产业需要人保驾护航,老许你说呢?」
    「臣领命。」
    与许敬宗叮嘱了几句,李承乾又与李绩大将军在各县逛了逛,黄昏时分才回了宫。
    这些天,刚开朝的这两天,朝中众人忙得脚不沾地。
    看到苏婉端着一盆奶就要去倒了,李承乾道:「太浪费了!」
    闻言,苏婉脸上一红有些为难,别人或许不知道,难道丈夫还不明白吗?
    李承乾接过这盆道:「孤用来泡脚。」
    苏婉与宁儿的脸上同时闪过一片红霞,有些羞愧难当,连忙将寝殿的门窗关上,不让别人看到太子殿下正在用奶水泡脚。
    两个月大的儿子正是最会哭闹的年纪,苏婉见孩子又哭了,急忙去哄。
    这两天李承乾与往日一样,每天都去早朝,下了早朝便回了东宫。
    之后李承乾才从李治的口中得知,许敬宗没找到人为关中的作坊撑腰,也没有去攀附谁,更没有去寻找什麽庇护。
    许敬宗做了一件很厚脸皮的事,他将郑公在朝堂上说过的话语,当作标语,写在每个作坊的墙外。
    命各县乡民时刻去看,时刻去读,心中铭记。
    见皇兄站起身朝着东宫外走去,李治跟在后头道:「皇兄是要去中书省了?」
    「嗯,三省六部就要一团乱了,孤怎能不去。」
    「稚奴帮皇兄。」
     任由弟弟跟在身后,李承乾走出承天门,一路来到中书省门前,就听到了褚遂良的怒骂声。
    「许敬宗这个无耻小人!」他一边走一边与身边的几个文官吏说着。
    李治站在皇兄身后,望着脚步匆匆离开的褚遂良。
    「看来褚侍郎对许少尹的行径很不满。」
    闻言,李治回头看去,见到了一个面带笑容的中年官吏,穿着蓝色的官袍看着官职不小。
    李承乾侧目看去,将李治拉到一旁,不让弟弟靠近这个人。
    见状,杜正伦道:「下官对太子殿下没有恶意。」
    李承乾将弟弟拉到身后,面对着杜正伦道:「杜侍郎,下一次来见孤能从正面走来吗?」
    杜正伦递上一封书信道:「这是渤海送来的书信。」
    李承乾接过书信,当即打开看着。
    杜正伦又道:「地方士族几次说起东宫太子。」
    李承乾看完书信又递还给他,道:「无妨,这种事交给父皇就好,往后也不用与孤说。」
    杜正伦点头接过书信便离开了。
    见皇兄也对这位杜侍郎这麽有戒心,李治好奇道:「这位是何人?」
    李承乾道:「给父皇搜罗消息的。」
    李治了然点头。
    走到中书省门前,李承乾先是领着弟弟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听着里面的争论。
    中书省内,岑文本问道:「兵部呈报,今年的军中兵械怎麽还未造好?」
    众人的目光看向工部尚书阎立本。
    「是于侍郎没有给工部银钱,没有银钱怎麽造?」
    刑部侍郎狄知逊道:「今年朝中是没钱了吗?」
    上官仪坐在一旁听着,在御史台任职御史之后,他也可以来这里听朝章政事,先从学会记录开始。
    今年刚开朝,朝中诸多要事积压在了一起,三省六部都来要钱。
    于志宁一边忙得头如斗大,有些恼怒地道:「兵部没有给帐册,让下官如何给钱?」
    岑文本坐在当中,一副不动如山的样子,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兵部。
    兵部尚书段瓒道:「此事交给秘书监了,为何还未送来?」
    秘书监监丞苏亶重重一拍桌子道:「与秘书监何干!你们兵部的名册与帐册又不是秘书监的。」
    礼部尚书李百药拍了拍桌子道:「都不要争了,我们礼部招待诸国使者的人手什麽时候给。」
    吏部侍郎刘洎道:「这种事你看老夫作甚,吏部什麽时候管你们礼部的事了?」
    李百药拍案而起,道:「不是你们吏部卡着人手不给,要我们礼部如何看管各国使者。」
    刘洎道:「于志宁不给钱,我们吏部怎麽把人给你们。」
    于志宁道:「一没预算,二没帐册要下官怎麽给钱!」
    中书省内的众人争吵着这样,说话的人越来越多,张行成重重一拍桌案喝道:「都别干了!再这麽争下去一件事也办不好。」
    段瓒指着人道:「于志宁,你究竟是何意思!」
    工部的阎立本一手抚着胡子,道:「段老弟,你就算这般喝问,也不见得会给钱的。」
    李治看了看中书省内,又扯了扯皇兄的袖子,「皇兄?」
    李承乾道:「不着急,再等等。」
    也不知道皇兄在等什麽,李治也只好安静地坐着。
    又过了下半刻时辰,房相与舅舅来了。
    李承乾起身相迎,道:「老师,舅舅。」
    房玄龄道:「殿下总算来了。」
    「孤近来疏忽了。」
    「殿下不参与朝争,能够从容避开,这很好。」房玄龄欣慰地笑着。
    「老师谬赞了。」李承乾又道:「舅舅。」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也没说话而是径直走入中书省。
    此刻中书省内,等房相与赵国公,还有太子殿下来了,当即都住口不言,纷纷行礼。
    李承乾来到自己的位置上,对于志宁道:「将各部的卷宗给孤。」
    「喏。」于志宁将卷宗递上。
    太子开始了今天的工作,先前争论不休的事,在李承乾的吩咐下眼前的这些事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李治坐在一旁帮着皇兄整理纸张。
    李承乾手中的笔是让少府监新造的钢笔,书写的速度十分快,细长的字迹在纸上书写好,便让人送下去一份。
    长孙无忌的目光注意道:「这笔?」
    「让少府监所制,平时用毛笔挺累的,这种笔用起来更舒服一些,就是没有太好的墨水,时常要拆开清洗,不然就会堵住。」
    长孙无忌多看了一眼,道:「终究是没有毛笔写出来的字更有底蕴。」
    「舅舅说得是,用来应付一时罢了。」
    临近夜里,留下了几人在中书省加夜班,李承乾领着李治便离开了。
    「皇兄,稚奴的王府就要建设好了。」
    「嗯,往后住在王府可不能贪玩了。」
    「治定不会耽误学业。」
    这小子说得敞亮,也不知道他说得不耽误,到最后又会耽误几分。
    关中入春之后,各县的作坊一座座拔地而起。
    五月时,宁儿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刚出生,李丽质就收为弟子,说将来要亲自教导侄女。
    因陛下在这天看到了一只喜鹊,给这个刚出生的孙女起名灵鹊。
    东宫为皇帝诞下了孙子与孙女,长孙皇后正亲自照料着。
    东宫外,李渊,李世民,李承乾爷孙父子三人正坐在一张桌上打牌。
    李渊眯着眼看着手中的牌确认输了之后,无奈道:「朕许久不玩这个游戏了,生疏了。」
    李世民也放下了手中的牌,因近来攒下的些许银钱都被儿子赢走了,也没了兴致。
    李承乾笑道:「就当是爷爷与父皇给孩子的银钱。」
    李世民心知银钱只要到了这小子手里,想要让他再拿出来,比登天还难,亦没多言。
    李渊感慨道:「你们父子很厉害,比朕厉害多了。」
    李世民饮着茶水道:「有些事,这小子处置得还是不够好。」
    「父皇是觉得儿臣应该给许敬宗与褚遂良,分别责备一番,而后再给他们一颗甜枣?」
    李渊抚恤笑呵呵,露出一排不齐全的牙齿道:「好一颗甜枣。」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大宋财经周刊 网游:神级骑士,肉身爆星很难吗 穿越年代,我靠异能致富发家 扣1加功德,我真不是气运之子啊 换亲后的发家日常[七零] 我在阴间做保安 假千金归来,掉着马甲炸翻京圈 别惹!小保姆后台超硬的 被迫成为限制文主角后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失算 将魂殇 宣妃娘娘养娃日常(清穿) 炮灰的人生2(快穿) 我在大周乱世长生 全民星海时代 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失忆娇雌太甜,众兽夫圈养上瘾 心声泄露,满朝文武吃不完的瓜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