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161章 监察

第161章 监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61章监察
    暖风吹过时还能够带来草木与泥土的味道。
    李承乾低声道:「整天面对那些朝章政事,现在出来散心也挺好的。」
    李世民道:「借散心之名,实则视察各县。」
    「他们怎麽想与儿臣无关。」
    说着话,李承乾朝着葡萄地走去。
    李世民跟上脚步又道:「当年汉武帝与董仲舒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话,后来汉武帝走出椒房,便听扫地的宫人问汉武帝是不是要独尊儒术了?再有宫中的妇人也在问,武帝是不是真要独尊儒术了……」
    话语停顿了片刻,李世民再道:「之后他的老师也问,为何要独尊儒术。」
    李承乾回道:「父皇教导,儿臣铭记。」
    「承乾你是一个什麽样的人,只有你身边的人清楚,人们言语中的太子就是他们心中的模样。」
    李承乾叹道:「那儿臣就尽可能让身边的人都留下来,不然这个世上,恐没人知晓孤的真实模样了。」
    教导儿子是费心的,尤其是教导这个太子,有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也不知道他为何会这麽想。
    父子走到葡萄地前,看着乡民们正在忙碌着。
    郭骆驼扶着官帽快步跑来,道:「臣司农寺卿……」
    「不用多礼了。」
    李世民直接打断。
    闻言,郭骆驼也只好退到一旁。
    几个乡民还在远处劳作,皇帝的到来与这些人并没有关系,官兵也没有去打扰他们。
    「郭寺卿,渭北的葡萄几时可以采摘了。」
    听到太子殿下问话,郭骆驼又低着头回道:「最快八月下旬或者九月。」
    「父皇,宫里的葡萄酿还够吗?」
    李世民的神色凝重了几分,缓缓道:「还有的。」
    李承乾颔首,「儿臣就知道,父皇一定能精打细算的。」
    李世民稍稍点头,「嗯。」
    其实远远看去,能够见到这葡萄架又是狭长的,再往另一个方向看去,便能够见到葡萄架一直连接到了远处,前方出现了拐弯,沿着田亩而圈了起来。
    葡萄架下方是田埂,走入葡萄架中便可以感觉到如同走在一处甬道中。
    这个时节的田地里已经长出了不少的麦苗,一度以为自己并不在黄土高原上。
    一片片田地中的麦苗郁郁葱葱。
    甚至有了一种恍然,千年前的大唐,关中是多麽富饶的一片地方。
    可风吹过的时候,远处的旱塬上卷起一片黄土,又不得不将李承乾拉回了现实。
    李世民在葡萄架下闲庭散步,问道:「你有心事?」
    李承乾正色道:「儿臣没有心事。」
    「朕看伱的脚步都慢了许多。」
    思考之时下意识放慢了脚步,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李承乾恢复了原本的走路速度。
    郭骆驼则是跟在后方,与跟着而来的两位将军讲解着葡萄架的原理。
    李世民道:「此番葡萄若是丰收,朕也会赏赐郭寺卿的。」
    「陛下,臣不敢当。」
    李承乾道:「父皇要赏赐,你就受着。」
    郭骆驼回道:「喏。」
    李绩与尉迟恭跟在一旁,现在两人走在后方,发现太子殿下的脚步依旧正常。
    可陛下的脚步竟慢了许多。
    父子俩绕着葡萄架走了一圈,日近黄昏,李承乾重新坐上马车,道:「郭寺卿,不仅仅是要种葡萄,还要优选?品种,培育出更好的果实,提高产量。」
    郭骆驼行礼道:「臣领命。」
    「孤知道这件事很难,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察,你也放心,孤不着急。」
    郭骆驼又作揖道:「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李承乾在马车内坐好,吩咐道:「大将军,回去吧。」
    「喏。」李绩翻身上马,一挥手队伍朝着长安城而去。
    只是行进没多久,父皇的马车又追了上来。
    安静地走了一段路,李承乾捧着手中的一卷书看着,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摇晃着,这卷书上都是郭骆驼对培育作物的心得。
    黄昏下,四周的景色成了金色,两驾马车也被染成了金子一般的颜色。
    可能是一路走着太过安静了,李世民咳了咳嗓子。
    看到承乾也不说话,而是安静地看着手中这卷书,便问道:「你以往出来都是这般安静的吗?」
    李承乾反问道:「父皇出行都是闹哄哄的吗?」
    李世民倒吸一口气,端坐在马车内,低声道:「若是泾阳与渭北的葡萄都丰收了,朕可以擢升他。」
    话音落下,李承乾放下了手中的书卷,缓缓道:「父皇想要将他升到何处?吏部?中书省任职侍郎?」
    「你觉得不好吗?」
    「不好。」李承乾直截了当回道。
    「臣子有功自然要封赏。」
    「专业的人要放在关键的位置上,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是最难得的,郭骆驼这辈子只会种地,父皇让他离开司农司卿,这才是害了他。」
    李世民蹙眉不语。
    「往后郭骆驼依旧在司农寺任职,孤会给他安排人手,再让他带几个弟子,他的事业很重要。」
    李绩走在陛下与殿下的马车后方,尉迟恭带着兵马走在前方。
    距离上正好可以听到对话。
    李承乾低声道:「给个从五品的县男爵位吧。」
    李世民坐在马车内抚须点头,「他能够在关中种出葡萄,朕当给他赏赐,等今年丰收,朕会安排的,倒不知他是哪里人士。」
    「关中沣水,丰乐乡人。」
    一旁的马车又传来了儿子平静的话语声。
    朝中有一个言出必行的太子,且不说这个太子能力如何,只要殿下是个言出必行的人,追随他的人肯定不会少。
    马车一直到了玄武门前停下,李承乾下了马车,衣衫被吹得猎猎作响,舒展着四肢,道:「父皇,儿臣先回东宫了。」
    李世民的马车刚刚停下,传来了沉闷的声音,「你回去吧。」
    李绩看着太子殿下独自一人走入了宫门。
    李世民道:「他平日里都是这样吗?」
    李绩道:「其实太子殿下平时很健谈的,就如来的时候与陛下交谈那样。」
    「他健谈?」
    李世民摇头一笑,也走向了玄武门。
    东宫,皇兄回来了,弟弟妹妹终于可以用饭了,她们很高兴。
    李承乾将手中的碗筷交给小福。
    她看到殿下将空空的碗与筷子带回来,很是高兴,对她来说世间最难满足的事,便在于此。
    哪怕东宫少了一根筷子,她都要将它找到。
    见皇兄洗了手坐下,准备用饭。
    李治小声道:「皇兄,弟弟将葫芦娃的故事告诉狄仁杰了。」
    李承乾颔首,「嗯。」
    李慎道:「那狄仁杰说大娃既然已落难,有了前车之鉴二娃就不该莽撞,不看前车之鉴必定会重蹈覆辙,而后三娃四娃都一样,他们没有远谋。」
    李承乾低声道:「孤知道了,吃饭。」
    「喏。」
    夜晚,一队官兵来到了河西走廊,领着这队官兵而来的正是兵部侍郎段瓒。
    李大亮领着四郡官吏还有李义府一起来迎接这队人马,因来这里的人不止有兵部的人。
    段瓒翻身下马,快步上前道:「见过大将军。」
    李大亮叹道:「有劳你们星夜兼程。」
    李义府站在大将军的后方,作揖低头,馀光看着前方与大将军交谈的官吏,这些人都是从长安来的。
    段瓒叹道:「朝中为河西四郡的事争论不休,命我等前来看看。」
    李大亮回道:「河西四郡一切都好。」
    李大亮是陇西人氏,早年间在洛阳被俘后来投效了李唐,后在征讨辅公柘的战事中,与李靖配合拿下了江南诸地。
    是陛下极为信任的将领之一,是朝中骁勇的老将之一。
    如今的河西局势,由李大亮坐镇河西走廊,牛进达在河西走廊以西的吐谷浑地界伏俟城驻扎,领兵驻扎在青海腹地。
    一前一后的布置就是为了钳制吐蕃的同时,还要控制吐谷浑馀下的乱民。
    段瓒看了看四下,道:「那个叫李义府的人呢?」
    李大亮也四下看了看,愣是没有找到,挠了挠下巴络腮胡,喝道:「李义府!」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穿着蓝色官服的年轻人快步走来,道:「大将军,下官在。」
    李大亮喝道:「你去哪儿了!」
    李义府收起作揖的双手,回道:「下官一直站在这里。」
    闻言,李大亮又喝道:「老夫怎麽没看见你。」
    「回将军,下官品阶低微,站在他们后面。」李义府指了指站在后方穿着品阶更高的官服,那都是四郡的上官与长史。
    他原本就只是一个门下省典仪,奉太子之命前来修缮河西四郡,也不过领了一个修城之权。
    本质上,从官阶来看,还是一个微末的门下省典仪。
    李大亮想要责备又无从下口,面向段瓒又面带笑容,「段侍郎见笑了看,这年轻人不灵醒。」
    段瓒站在火把下,点头道:「看看他辩解得这般周全,怎会不灵醒。」
    李义府作揖道:「下官口拙,让段侍郎见笑了。」
    段瓒是朝中大将军段志玄的儿子任职兵部侍郎,而当年晋阳起兵之时,段志玄就追随了还是少年的陛下。
    李大亮面对眼前的监察队伍,要多客气就有多客气。
    段瓒领着队伍走入了修缮好不久的敦煌郡,更多的火把也跟着队伍入城了。
    李义府低声道:「大将军,下官刚刚是否妥当?」
    李大亮悄声道:「过了。」
    「那下官之后就不要这麽收敛了?」
    李大亮看着入城的队伍小声道:「要不是太子殿下指派你来修建河西走廊,老夫也不会这麽惯着你。」
    李义府连忙道:「大将军教导得好。」
    李大亮用胳膊撞了撞他的肩膀,示意入城说话,一路走在队伍的后方小声道:「你说是不是太子殿下在朝中出了什麽事情,才会有这麽多监察的官兵?」
    李义府是个很聪明的人,尽管他平时总是见人说人话,见狗说狗话的模样。
    李大亮用他还是很顺手的,河西四郡建设好了,包括牛进达,与戍守的将士都有功劳。
    要是修建不好,就会被怪罪,当然了修建不好就是吐谷浑人不好好干活。
    真要是那般,李大亮打算临走回长安领罚之前,杀光这些修建城墙的吐谷浑人,再回长安领罚。
    以至于现在,生活在河西四郡的吐谷浑人还过得好好的,他们真要感谢李义府。
    翌日,朝中来的官吏就开始巡查建设事宜。
    早晨,李义府给这些吐谷浑人分发肥皂,一个吐谷浑男子双手接过肥皂,朝着长安放下大声道:「感谢天可汗赐予我们肥皂!」
    每一个领了肥皂吐谷浑人,都要这麽大声喊一句。
    这些人的外衣写着字,大致上都是三,五,六,七这样的数字。
    段瓒好奇道:「大将军,这些人的衣衫是怎麽回事?」
    李大亮回道:「方便管理,有些吐谷浑人甚至说不清自己的名,为了方便每个人的外衣后背都写着字,领取肥皂的时候便好登册在案。」
    「好手段,大将军高招下官佩服。」
    「这是太子殿下安排的,与老夫无关。」
    「太子殿下如今还会与河西四郡有书信往来?」问话的是一个御史台的官吏。
    李大亮回道:「从未有过,老夫来到河西走廊就没有太子殿下来信。」
    话刚说完,就有御史台的官吏记下了这段话。
    分发完肥皂之后,李义府就被御史台的人请走问话了。
    一间屋内,几个御史站在一起,都盯着眼前这个叫李义府的人。
    「我等奉命办事,还望李典仪莫要怪罪。」
    「无妨,下官定如实禀报。」
    「太子殿下给河西走廊的五万贯,都在?」
    「已经用去了三千贯,用于采买石料,木料,还有短衫,麻绳与粮草,这些帐目都在大将军手中,诸位若是不放心可以去查看。」
    「为什麽给吐谷浑人肥皂?」
    「是他们的工钱,这些人拿了肥皂就会卖给西域人,肥皂还是很值钱的。」
    几人相看一眼,又问道:「收工之后你们还要收钱?」
    李义府神色老实地回道:「每个月,他们领一次肥皂,肥皂从他们手中卖出去之后,需要拿出一成的钱当作市税。」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毒士:开局为女帝献计,请陛下自爆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躺平的我,才华被明星老婆发现了 诡异降临:我为S级禁忌 穿越者不死于因果 在骨科医院开饭馆[美食] 闪婚甜炸了,为绝嗣大佬生了四宝 人在俄国:我有每日情报系统 我将以女友形态出击 修罗娇宠:逆天神女太撩人 共谋 权力巅峰:从借调省委大院开始 我终将踏上仙道之巅 直播:我说没杀过人,测谎仪响了 含金的铁锹,松动的墙角【快穿】 1986:我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 摆摊三年,我竟是首富真千金? 咒禁之王 满级富婆,潇洒九零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