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148章 玄奘的来信

第148章 玄奘的来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48章玄奘的来信
    「如今太子殿下隔三两天就离开长安城,在各县之间走动,就是为了视察各县的民情,殿下既任用关中各县县丞,又时常来察看,这不是君子所为。」
    李承乾叹息一声,道:「只是出来钓鱼散心。」
    李绩道:「是否要末将去解释。」
    「不用了。」
    「喏。」
    李承乾听到河对岸的欢声笑语,抬眼看去远处有三个姑娘正在玩闹,她们抓起一把雪,扔向彼此。
    看模样打扮应该是权贵人家的女子,正好出现在太子的视野中。
    李绩道:「需要末将赶走她们吗?」
    李承乾道:「不用了,这才有人间烟火气嘛。」
    李绩又退到一旁。
    这三个姑娘年纪不大,但玩得倒是很开怀,李承乾可以看到她们被冻得通红的脸颊与脖子。
    因多年练习箭术,李承乾对自己的视力还是很自信的。
    似乎是注意到对岸的目光,这三个姑娘看到了被一队卫府兵马护围着的少年人。
    她们纷纷行礼,而后又快步跑远,离开了这处河滩。
    等这些姑娘离开,眼前又只剩下了没什麽生机的雪后风景。
    冰天雪中,也不见鱼儿咬钩,李承乾回头看去,那个送信而来的高昌使者还在站在后方,恭敬地行着礼。
    看他冻得作揖的手已握不住,双脚也在打颤。
    李承乾从一旁的暖炉上取了水壶,倒上一碗热茶自顾自地喝着。
    良久,这才拿起一旁的书信看了起来。
    「这玄奘出关这麽多年了,现在是不是又长出头发了?」
    「末将不知。」
    李承乾打开这卷布,看着其上写着的文字,又道:「把那个使者带来。」
    「喏。」
    李绩使了一眼神,薛万备就将这个高昌使者押到了近前。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道:「高昌王派你来的?」
    这个使者被唐人领着衣领,点头道:「是的。」
    「孤问你,玄奘和尚离开高昌的时候是不是长了头发?」
    使者摇头。
    「这不对呀?」李承乾狐疑道:「他应该长出了头发的。」
    使者道:「玄奘和尚身边还跟着一个吐蕃人,那是追随玄奘的人,说是要与玄奘一起去天竺,那人手中有一把刀,可以剃头发,后来玄奘离开高昌的时候,又将要追随他的人丢下了,玄奘离开的时候,有些人还哭着相送。」
    李承乾低声道:「玄奘是唐人,他自然会平安抵达天竺,而后平安回来,他若死了,不论死在什麽地方,那都是与大唐为敌,大唐的兵马就会踏平他们。」
    高昌使者听着太子带着阴沉杀意的话语,低着头挤出勉强的笑容。
    见鱼儿咬钩了,李绩上前将鱼竿拿起,钓起一条鱼之后,放入鱼篓之中,而后蚯蚓重新挂在钩子中,放入结冰的河面上的那个窟窿中。
    李承乾看着手中这卷书,玄奘的字很漂亮。
    看他的信中写着唐太子的称呼,李承乾又问道:「在遥远的西域有没有一个由女人统治的国度?」
    这个使者想了想,还被薛万备提着衣襟,此刻哆哆嗦嗦地想了想,回道:「没有。」
    「唉,看来你们高昌人的见识也不广。」
    「让太子殿下见笑了。」
    玄奘书信中说了他出关以后的行迹,并且得知波颇离开人世,他甚至还很高兴。
    因为波颇是去见了佛,他的死让玄奘更坚定了西行的道路。
    并且感谢唐太子送来的消息,等他回唐之后,会亲自来东宫谢过太子。
    在书信中,玄奘并没有说西域的地理情况,也没有说大唐该如何攻略西域,这只是简单的书信,对大唐来说没有任何的战略价值。
    相比于波颇,李承乾觉得玄奘是一个活得更清白的人,他很乾净,没有其他念想。
    唯有一路抵达天竺,为了他自己的理想而活。
    这种意志坚定又活得纯粹的人很难得。
    但李承乾又很不喜欢玄奘对东宫太子的称呼,他称呼唐太子。
    李承乾叹息一声,「原来玄奘的理念是这样的。」
    李绩询问道:「太子殿下此话何意?」
    「原来在玄奘看来,不论是唐人还是西域人,又或者是吐蕃人,都只是人而已,而非身份区别,只要是个人都可以成为佛,他觉得波颇死后就已经是佛了。」
    「孤很失望。」李承乾缓缓道。
    「是否派兵捉拿玄奘回来?」
    「他走得太远了,他早就离开了塞人的领地,追不到他的,一来一回就是一个春秋,谈何容易。」
    李绩低着头,赞同太子的话语,如今想要捉拿玄奘谈何容易。
    被薛万备提着的高昌使者很紧张,他不觉得自己是唐人的囚犯,他是使者,他是高昌王派人要面见天可汗的使者。
    李承乾收起了鱼竿,道:「不用找他,玄奘会自己回来的。」
    「喏。」
    将这里收拾好,李承乾正要走向马车,见到了高昌使者又道:「听说伱们高昌王礼佛?」
    高昌使者不住点头。
    李承乾揣着手道:「放开他吧。」
    薛万备将这个高昌使者重重丢在了地上。
    高昌使者被摔得惨叫了一声,慌张地从地上爬起来。
    本来薛万备就是军中人,他对这种外来的使者没什麽好脸面,也十分没有礼数。
    李承乾笑道:「本以外高昌王会多麽的虔诚,原来在他的王宫中还有很多的金子与银子,孤真是越来越欣赏玄奘了。」
    太子坐上了马车,李绩收整了队伍,在这片冰天雪地中回长安。
    一路上的官道有些颠簸,尤其是从三原县路过的时候更颠簸了。
    靠近长安之后,官道才会平坦一些。
    李承乾反覆看着玄奘的信,确认了玄奘确实没有在信中留下如何攻略西域的暗语。
    这只是一卷普通的书信,甚至藉由波颇和尚的死来明志,明他远行的志向。
    如果再有四五年玄奘还不回来,李承乾怀疑玄奘还有可能是个路痴。
    太子殿下终于回了长安,李泰得知消息的时候也松了一口气,还以为皇兄出去一趟会有几个县官人头落地。
    这朝堂有很多人的半生都是艰难的,就如李百药的前三十年人生
    或者是许敬宗以前的人生。
    又或者是上官仪,裴行俭,刘仁轨。
    他们都是经受过苦难的人。
    李百药半生坎坷,许敬宗半生不得志,上官仪年少在战乱中失去了父亲,寄人篱下多年。
    裴行俭失去了骁勇的兄长与父亲。
    还有刘仁轨。
    如果说这些人的苦难都是与以前的世道有关。
    那麽现在,关中各县的县官们的苦难,就只是与当今太子有关。
    李承乾回到了皇城中,皇城中没什麽人,休沐期间众人都在休养。
    前几天因彻夜打牌的事之后,魏徵指着皇帝的鼻子又大骂了一顿。
    李承乾见中书省的门开着,便走了进去,见到李靖大将军与舅舅坐在一起。
    「见过大将军,舅舅。」
    长孙无忌道:「老夫与药师正说着当年的事。」
    李靖笑道:「殿下出去游玩回来了?」
    「嗯。」李承乾应声坐下,坐在炉子边暖着手,又将两张饼放在炉子边。
    不多时,外面又下起了雪,一些雪花顺着风从稍稍打开一些的门缝飘入。
    长孙无忌道:「出去游玩的风景如何?」
    「很好,见到了几个姑娘。」
    「殿下与她们相识了?」
    李承乾将玄奘的书信放在一旁,脱下厚重的大氅,道:「多半是长安城里权贵人家的姑娘。」
    长孙无忌道:「谁家的?」
    「远远地看了一眼,她们见到孤就跑了。」
    李承乾拿起炉子边烤熟的核桃,问道:「最近见大将军常来这里。」
    「休沐时节,这里的人不多,走在这里能够舒坦一些。」
    或者是军中卫府改制之后,大将军心中的石头落地了,也更开怀了。
    李承乾更愿意相信后面这个理由。
    看太子剥着核桃,李靖道:「往后陛下再彻夜玩闹,太子殿下可要多多劝谏。」
    「身为儿臣确实应该劝谏父皇,如此御史台就是孤的腰杆,若孤劝说不成,就去请郑公。」
    长孙无忌朗声笑着。
    如此一来皇帝的苦难,也与太子相关了。
    「对了。」李承乾示意放在一旁的书信,道:「这是玄奘给孤的信,让高昌使者送来的。」
    长孙无忌拿过书信看了起来,道:「一个西行的和尚让太子殿下这般在意吗?」
    「当年孤在东宫病重,是波颇和尚一直祈福,现在他老死了,孤就让高昌人给玄奘送个口信,之后他就给了回信。」
    「一个西行的和尚而已,太子殿下不用在意。」
    「舅舅说的是。」
    对舅舅来说玄奘西行与家国社稷无关的话,那就不是什麽大事。
    外面的风雪又大了一些,舅舅与李靖一起走入风雪中,离开了皇城。
    这座皇城没了人就很没意思,李承乾关上了中书省的大门,也离开了这里。
    刚走到承天门前,就见到了躬身站在这里行着礼的吴王李恪。
    「你这是怎麽了?」
    李恪端正站着,道:「回皇兄,今天弟弟与高履行一起出去游玩,马匹吃了县民的桔梗。」
    「嗯,你是来受罚的?」
    「正是。」
    李承乾看了看四下,问道:「那高履行呢?」
    「回皇兄,高履行被刘仁轨揍了一顿,听说是把腿打断了,不休养三五月多半好不了。」
    李承乾揣着手抬头看着承天门,问道:「是你的马,还是高履行的马?」
    李恪回道:「是高履行的马,因弟弟也在场,此事与弟弟也脱不了干系,高履行还想收买刘仁轨,当场被打断了腿,之后高履行被丢在了京兆府,父皇已知道这件事了,弟弟前来领罚。」
    事情发生了,李恪没有想着逃避而是直接来领罚,倒是不错。
    李承乾笑道:「父皇还没发话吗?」
    「弟弟等着父皇回话。」
    「你这属于交友不慎,往后少于高履行他们来往,跟着有问题的人相处,出问题也是迟早的事。」
    李恪神色板正道:「皇兄教训得是。」
    言罢,李承乾走入了承天门,现在的父皇应该在甘露殿。
    休沐的这些天也没有见到父皇,快走到甘露殿的时候,李承乾见到了一个妇人也欠身站在殿前。
    她衣着华贵,此刻站在雪中,欠身施礼,任由风雪落在身上。
    在她的身边还有几个宫女。
    李承乾问向一旁的太监,道:「杨妃站在这里做什麽?」
    太监小声道:「是来替吴王殿下领罚的。」
    悄悄话的声音有点大,落入了杨妃耳中,她转过身又是行礼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尴尬地点了点头,道:「恪弟就在承天门外站着领罚。」
    杨妃低声道:「恪儿喜好游猎,身为母妃早有预料,他肯定会闯祸,身为恪儿的母妃,没有教导好孩子,该来领罚。」
    李承乾看了眼漫天的风雪,又道:「其实恪弟的本性不坏,他只是交友不慎。」
    「这也是身为母妃没有教导好儿子,让他交友不慎。」杨妃面向甘露殿,又道:「陛下!臣妾罪加一等。」
    后宫里这些事,平时都是母后在管。
    自己这个做太子的属于是什麽都不知道。
    这杨妃看着与母后的年纪相当,时而眼神低垂。
    李承乾走入甘露殿,就见到正在拼着拼图的父皇。
    「你也是来给恪儿求情的?」
    「孤是来看望父皇的。」
    「嗯,让那小子在承天门外站着。」
    李承乾颔首道:「明知道咸阳县是刘仁轨的地盘,还去闯祸真是笨死了。」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陛下!臣妾未管教好孩子,请陛下责罚。」
    这位杨妃的听力真够好的,李承乾小声道:「父皇,舅舅近来时常劝儿臣。」
    「你怎麽了?辅机要劝你?」
    「舅舅说父皇彻夜玩乐实属不该,让儿臣多来劝劝,这也是御史台的意思。」
    「呵呵呵……」李世民怪笑道:「你自己都管不好自己还来劝谏朕?」
    「是呀,儿臣也这麽认为。」
    「欠条的事父皇不用放在心上。」
    见到陛下的动作一顿,太监忽然跪在地上,哭着道:「陛下,老奴什麽都没听到,明天就出宫再也不回来了。」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 我家地下室连了个骷髅地牢 同时穿越:变强只靠我自己 你怎么知道我一命速通十二鬼月最高难度 当网络皇帝,享缺德人生 斗罗2:诸神之主 众仙俯首 双系统伺候你一人,这福气小得了? 前女友母亲怀上双胞胎,她急哭了 妖孽神医好快活 混在诸天,功德成仙 博弈:从文科状元到权力巅峰 春媚芳乡 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 从布斯巴顿到霍格沃茨 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 登神 合欢宗,从教训干侄女开始长生 出狱你退婚,我一针百亿,你哭啥?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