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46章 秋猎前的一致意见

第46章 秋猎前的一致意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6章秋猎前的一致意见
    入夜后的东宫很忙,牛肉煮熟后的香味甚至飘出了东宫。
    牛骨头可以用来熬汤,可以一直熬着,熬一晚上,馀下的牛肉全部煮熟先放凉。
    李承乾将切好成块的牛肉放入一个大陶锅中。
    宁儿脚步匆匆而来道:「殿下,兴庆殿来人了,说是陛下明日就去秋猎。」
    来时就见父皇他们在兴庆殿饮酒来着。
    皇帝秋猎前前后后准备了半个月,调动的人力物力也是不小的。
    李承乾坐在火边的胡凳上,抬头道:「不是说骊山行宫还要再三两天才能修缮好吗?」
    再一想,李承乾又道:「三两天也无妨了,骊山行宫能住就好,现在谁也拦不住父皇那颗要策马奔腾的心。」
    宁儿颔首不语。
    李承乾看向东宫殿外,吩咐道:「将人请进来吧。」
    「喏。」
    来人是个年迈的老太监,时常侍奉在父皇身边的内侍。
    他端着一卷黄绢,道:「太子殿下,陛下有旨,骊山秋猎期间还请太子殿下留守长安,监理朝政。」
    李承乾接过黄绢,道:「有劳您走一趟东宫。」
    这位老太监面带笑容行礼,再次行礼。
    就等这位内侍老太监要离开时,李承乾拿出三颗已经煮熟的咸鸭蛋,递给他道:「这是东宫自己做的咸鸭蛋,还望公公不要嫌弃。」
    老太监倒也没拒绝,收了咸鸭蛋,又行礼道:「此物还只有东宫才有,陛下也赏过老奴一颗,谢殿下赐。」
    李承乾低声问道:「父皇此去骊山打猎,还望公公能够多多照看。」
    「殿下放心。」
    这位老太监依旧是一脸的笑容。
    等对方离开了,宁儿站在一旁道:「殿下,东宫的鸭蛋不多了。」
    「孤当然知道东宫的鸭蛋不多了,只不过每一次孤去见父皇,他都在父皇身边。」
    宁儿又去将煮好的牛肉摊开,而后继续去搅一旁的酱汁。
    一直到了第二天的早晨,东宫还要吃牛肉面。
    昨晚牛肉吃到饱,李治与李慎看着一碗牛肉面有些犯愁,现在肚子里泛上来的还是一股牛肉味。
    以至于这两个一直好肉食的弟弟主动开始吃起了芹菜与萝卜。
    李承乾对宁儿叮嘱道:「告诉孤的弟弟妹妹们,牙刷一定要带,谁要是嫌麻烦不肯刷牙,孤饶不了他。」
    闻言,宁儿与小福连忙行礼道:「喏。」
    此番秋猎,宫里的孩子除了长乐公主与太子殿下,其馀的孩子都会跟着去。
    立政殿内,长孙皇后正在给陛下穿着朝服。
    李世民缓缓道:「听说承乾昨日拔了别人家地里的几根萝卜。」
    长孙皇后皱眉道:「他们连这点事都会禀报陛下吗?」
    「也没什麽大不了的。」李世民颔首道:「在宫里,承乾这孩子总是战战兢兢。」
    长孙皇后又给陛下整理好衣袖,这才到了要上朝的时辰。
    看陛下脚步匆匆出了立政殿,殿外的宫女这才来回报导:「皇后,今日陛下去骊山要准备的都已备好。」
    「嗯。」长孙皇后叹道:「要是放在以前承乾这孩子总是会说勤勉之类的话。」
    宫女垂手默然,道:「殿下比以往更谦逊了。」
    想着这个家,再想着这些孩子,青雀也好,承乾也罢,千头万绪总有想不完的苦恼。
    长孙皇后拿起昨日承乾换下的衣裳,又道:「你再去看看陛下出行衣物。」
    今日的早朝缺了很多人,尤其是武将这边,有一部分将领已先一步去了骊山。
    倒是文官这边没什麽变化,大家都站得整整齐齐,早朝还没开始,正在议论着。
    李恪已跃跃欲试,道:「皇兄,此番秋猎一定要打几只大猎物,让父皇刮目相看。」
    李承乾揣着手笑道:「几时出发?」
    先是想了想,李恪道:「说是午时。」
    「嗯,去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要为了一时意气以身犯险。」
    李恪作揖道:「皇兄叮嘱一定铭记在心。」
    见李泰朝着这里走来,看到这个弟弟还是一样肥胖的身躯,李承乾叹道:「青雀,你此番去骊山秋猎要多锻炼身体才好。」
    闻言,李泰正色道:「皇兄放心。」
    「为了编撰括地志,你在文学馆忙前忙后也不容易,趁着这次秋猎也好好放松身心。」
    李泰道:「父皇此去秋猎,还望皇兄多多照看长安。」
    李承乾揣着手又道:「其实孤也想去的。」
    李恪也是叹息一声,皇兄身为太子也是无可奈何,父皇秋猎在外,留守长安除了东宫太子,还能交给谁?
    长孙无忌站在朝班中,看着太子与吴王还有魏王,这三兄弟低声交谈的样子,而后闭上眼等待着早朝开始。
    李世民穿着一身朝服走入太极殿,群臣高呼行礼。
    早朝正式召开,第一件事便是杀不杀吐谷浑可汗伏允。
    今年夏天时,唐军从赤水源一路追杀伏允,一直杀到了大非川。
    入秋之后,这个伏允才被押送到了长安,之后被陛下骂了一顿,关在地牢至今。
    这个时代的人,他们的工作也都和节气有关,春夏两季是干大事的时候,那麽秋后就是算帐的时候。
    当然了,这也不是什麽通病,主要是现在人们的作息与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有关。
    大事在春夏时节办完了,那麽算帐的事自然要放在秋后。
    父皇要在秋猎前将吐谷浑的事都安顿好了。
    经房玄龄提出这件事,朝臣便开始议论了起来,有人主张杀,有人主张不杀。
    程咬金站出朝班道:「陛下,末将以为该杀。」
    这一次站在朝堂上的将领都是没有参与秋猎的。
    倒是有些意外,本以为程家门风不会错过此次秋猎。
    见陛下颔首,如今还任职左武卫领军将领的秦琼站出朝班道:「陛下,伏允当然该杀。」
    看来武将这边的意见很快就一致了。
    大唐的武将还是很齐心的,大家商量一番很快就有了结果。
    李承乾扫了一眼朝堂,再看文官这边,大家还在低声议论着。
    终于,时任谏议大夫的褚遂良站出朝班,他朗声道:「陛下,若杀了伏允恐往后难以治理吐谷浑。」
    李承乾颔首观察着,文官说话就没有武将这麽直接,文官一系先提出了假设,再去考虑后果。
    中书侍郎岑文本站出朝班,他手执笏板,朗声道:「陛下,臣以为该杀。」
    李承乾收回目光,又想到文官一派就没有武将这麽团结。
    褚遂良连忙道:「若杀了伏允,其族后人势必要反,好不容易打下的青海说不定又会乱起来。」
    程咬金不服气道:「若不杀,如何服众,伱在这里信口雌黄,我们战死的将士,被劫掠的凉州乡民如何交代!」
    「大将军莫要为了一时意气,罔顾大局。」褚遂良道。
    「你个……」程咬金欲骂又止。
    褚遂良又道:「臣还听说昨日程家的田庄杀了一头牛!」
    「你放屁!」程咬金怒道:「那头牛是自己摔死的。」
    「呵呵……臣从未听说过牛会摔死。」
    「褚遂良,某家与你说杀伏允,与牛有什麽关系!」
    朝堂众人又开始议论了起来,杀牛当然是一件很重大的事,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甚至有些县为了耕地还要互相借用。
    眼看越吵越凶,忍无可忍的李世民沉声道:「程咬金,你给朕住嘴!」
    大嗓门登时戛然而止,群臣也是低头不语。
    说起杀牛,其实父皇和孤乃至弟弟妹妹都吃了牛肉,李承乾依旧站着,将自己想像成木雕,保持就好。
    杀不杀伏允另说,杀牛这种事提出来就不太好。
    有道是跟着上司立功,不如上司一起闯祸。
    至少程咬金做这种事,不论朝臣如何弹劾,父皇都会保着他的,毕竟是当年一起打过仗,一起闯过祸,一起杀牛吃肉的铁哥们。
    收到了陛下的眼神,程咬金委屈低头,偃旗息鼓。
    李世民看向了站在朝班上的三兄弟,朗声道:「恪儿,你说伏允该杀不该杀。」
    听陛下问向了站在朝班前的皇子,众人噤声纷纷将注意力放在了太子,魏王,吴王三个皇子身上。
    闻言,李恪连忙行礼道:「父皇,儿臣以为该杀!」
    李世民道:「为何该杀?」
    「伏允劫掠凉州,祸乱河西走廊,此等罪名自然该杀。」
    李世民点头,又道:「青雀,你以为呢?」
    李泰也站出朝班,缓缓道:「父皇,儿臣以为不如赐伏允自缢。」
    话音落下,朝班上立刻有了几声议论。
    李泰原地走了两步,又道:「父皇是天可汗,如今还号令突厥各部,如若父皇下令杀了伏允,势必会落人口舌,可父皇让伏允自缢,一个畏罪自缢的吐谷浑可汗,自然就没人议论了。」
    朝堂上有人开始议论,还有人点头。
    李承乾甚至隐约听到有人说魏王很聪明,竟然想到了这种办法。
    果然,甩锅的事,人人都喜欢。
    李世民扶着太阳穴,侧坐着将身体的重心偏向一边,低声道:「太子以为如何呢?」
    众文武大臣,齐刷刷将目光放在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如木雕一般的太子身上。
    这位太子揣手而立,闭目呼吸平稳,神态平静。
    见久久不见回话,李世民沉声道:「太子?」
    李恪用小动作稍稍推了推。
    李承乾这才缓缓睁开眼,见众多朝臣上百双目光都看向自己,尤其是舅舅长孙无忌,急得眉头都快拧在一起了。
    回神瞧了眼父皇,李承乾先是咳了咳嗓子,上前一步道:「是要杀伏允?」
    李世民沉着脸没有说话,就差开口问一句:睡醒了?
    李承乾又上前两步,再看看身后的一众朝臣,目光尤其是在舅舅身上停留了片刻。
    长孙无忌也平静了下来,眼观鼻,鼻观心,垂手而立。
    「其实儿臣听了很多,不论是青雀的办法,还是恪的说法,都是不错的。」李承乾点头道:「嗯,很不错。」
    李世民闭着眼,眉头又紧皱了几分。
    群臣低头,目光看了看太子,又用馀光看向了神色极为不悦的陛下,眼看一张脸绷着就要绷不住了。
    这太子的回话,怎能如此油滑?
    这不是君子之风。
    终于,长孙无忌站出朝班,他先是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太子殿下是觉得伏允该杀?」
    舅舅故意将话语说得很大,甚至还在殿内回荡了片刻。
    李承乾先是作揖道:「不如作个表决,认为伏允不该杀的举手!」
    朝班上的文臣武将们纷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而后褚遂良以及几个文臣纷纷举手。
    李世民看着这个儿子,只见他又道:「认为他应该自缢的举手。」
    这一次举手的人倒是多了。
    李承乾扫视朝堂,又停顿片刻,朗声道:「认为伏允该在长安问斩的请举手!」
    话音刚落,李恪第一个举手,随后长孙无忌也跟着举手,房玄龄,岑文本,程咬金,秦琼,魏徵皆是举手。
    李泰缓缓举手。
    刚刚主张伏允自缢的魏王都举手了,慢慢地就连刚刚主张不杀伏允的人也举手。
    集体带动个人的效应很快就在这一次选择中体现。
    太极殿内很安静,李世民看着这个儿子站在举手的群臣之前,阳光刚好照入太极殿的殿门。
    太极殿内安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再看父皇的神色,李承乾作揖道:「父皇,杀伏允是朝堂文武双方一致通过的意见,其次伏允祸乱河西走廊其罪本就可诛,再者塞外四夷谁敢反对,便是与大唐满朝文武为敌,与大唐天可汗为敌。」
    太子的话语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
    这项决议肯定是能如此通过,无它,只因集体意识是最强大的。
    长孙无忌朗声道:「请陛下降旨,问斩伏允!」
    程咬金也朗声道:「请陛下降旨,末将愿手刃此贼!」
    房玄龄,岑文本,魏徵等人附议,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请命。
    李世民挥袖起身,脸上藏着些许笑意,忍着没表露出来。
    而是看着众人以及这个朝班之前的太子,他沉声道:「午时三刻,承天门问斩伏允。」
    李承乾作揖道:「父皇英明!」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武侠:穿越岳不群,振兴华山 遮天之楚天帝 同时穿越:全是抽象乐子人 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 吞噬亿万丧尸,魔修的我无敌了 酗酒家暴三年?可我刚上大学啊! 开局亡国太子,我靠签到打造无上神朝 怪猎:荒野的指针 从宁安如梦开始的诸天 影视世界的逍遥人生 漫威:冒牌发明家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当我上门遛狗发现狗主人是大帅比后 重生八零,踹了军官嫁首长 华娱:这个天仙不对劲 穿越时空的青铜门 回村后,从绑定峨眉开始赶山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