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326章 苏亶家事

第326章 苏亶家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26章苏亶家事
    「嗯。」李世民应了一声。
    李承乾接着道:「他江王府养着这麽多家仆难道不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吗?可为什麽这八千家仆没有将江王府吃穷,反而让他越来越富有呢?」
    李世民的神色多了几分凝重。
    「那是因他们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家仆,他们是隐户,江王手中有多少田亩,上千顷。」
    「人口到了江王的手中,田地也被兼并在江王的手中,刑部查问了两个月,他们后来查询县志,发现五个县少了近两万的人口,这些人口不是死了,而是凭空没了户籍,又是为何?」
    李世民一手握拳隐隐有些颤抖。
    任谁都会生气,在土地兼并与隐户问题上,自家人反而也参与其中。
    其实也不然,如果一个人通过军功或者其他改变了身份,发展田亩兼并土地会被认为是正确的事,若不去兼并土地反而会让人觉得你不为了家族着想,是不务正业。
    李承乾又道:「问题的根子不仅仅在制度上,也在环境上,好在大唐立国这才二十馀年,如果真到了积重难返的那一步,才是真的尾大不掉的麻烦。」
    李世民沉声道:「如此,你才急着要清查天下?」
    「这天下是李家说了算,要让所有人知道,这天下要是我们父子说了不算,李唐也该亡了。」
    李世民冷哼道:「你是说朕不会治国?」
    「儿臣绝无此意。」
    「哼。」
    李承乾拿起一旁的茶碗,看着月亮喝下一口茶水。
    「吃月饼啦。」李丽质端着一盆月饼而来,刚出炉的月饼放在桌上,道:「有豆沙馅的,还有果仁馅……」
    「嗯……」她犹豫了片刻道:「还有羊肉大葱馅的,要是吃不惯羊肉馅的就都给稚奴吃,反正羊肉馅的月饼都是他做的。」
    李恪吃了一个,正好是羊肉馅的,道:「还挺好吃的。」
    「是吗?」李丽质笑道:「那好,就不怕青雀一个人吃不完了。」
    李恪嘴里嚼着,点着头。
    李丽质现在是当家大姐,中秋的这场家宴都是在她与母后的主持下进行的。
    李慎提着灯笼跑着,小于菟一边放声大笑地在后方追着,也不知道他在笑什麽。
    等小于菟跑着跑着摔了一跤,应该是磕疼了,便放声大哭起来。
    他的叔叔与姑姑们就围了上去,纷纷哄着他。
    最后他在李丽质的怀中,又不哭不闹了,只是眼中还带着些许泪水。
    一直到孩子们都困了,这才中秋家宴才结束。
    儿子女儿并不愁养,家里这麽多的弟弟妹妹都能照顾这对儿女,这也让东宫很是省心,孩子跟着谁都能吃,都能睡。
    一直到这片湖边重新恢复了寂静,水榭内就剩下了陛下与太子,父子两人正在钓鱼。
    一个灯笼就放在湖边,照亮了陛下与太子的身影。
    有太监以为陛下与太子也都去休息了,回头一看水榭内的灯笼光火,又看到了陛下与太子的身影,睡眼惺忪的他们又提起精神。
    李世民钓起一条小鱼,鱼儿太小了,只好又给放了,收起鱼竿道:「明日的早朝朕就不去。」
    「好。」
    言罢,李承乾也收起鱼竿离开。
    深夜,李承乾带着苏婉与宁儿回到了东宫,儿子与女儿留在了太液池的别苑,现在都睡着,玩开心了就不愿意离开了。
    寝殿内,李承乾正闭目准备入睡。
    枕边的苏婉似乎有话要说。
    李承乾稍稍睁开眼,看了眼枕边的妻子,问道:「怎麽了?有心事?」
    苏婉低声道:「殿下,妾身家里的事不用烦忧。」
    李承乾道:「孤没有放在心上。」
    苏婉释然一笑,道:「其实家父想要辞官。」
    「为何?」
    「倒不是殿下薄待,只是家父需要去安顿族中事,妾身嫁入东宫有人觉得武功苏氏富贵了,便族中有些子弟跋扈了些,家父回去就是要去管束他们。」
    李承乾道:「那是孤的岳丈,若就此离开,难免会让人觉得东宫凉薄。」
    还没等苏婉再开口解释,李承乾道:「给个病因回去养病吧,官职就暂且留着。」
    「嗯。」
    苏婉点头应了一声。
    翌日,百官来到承天门前准备上朝,就有太监朗声道:「陛下有旨今日身体不适,休朝一天,朝中诸事但凡有奏可过问太子。」
    言罢,群臣纷纷散去。
    当太子没有说起要清查天下的事,百官也没在劝谏,此事就在君臣的默契之间,就当什麽事都没有发生过,就当没有听说过。
    身为臣子,涉及了这种事,就要面临可能会被碎尸万段的风险。
    至于那位东宫太子怎麽想的,倒显得不重要。
    早晨,李承乾早早就见到了苏亶。
    秘书监门外,苏亶行礼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打量着他道:「不用多礼。」
    苏亶再次行礼,道:「臣不敢失礼。」
    「武功县的事,婉儿都与孤说了。」
    「让殿下烦忧,臣惭愧。」
    李承乾与这个岳丈一边走着道:「其实父皇还是很重视武功县一脉的士族,但往后孤也希望我们关中的士族有新的面貌。」
    苏亶询问道:「臣明白殿下的意思了,只要殿下有吩咐,武功县定当全力相助。」
    东宫与苏亶家结为姻亲,武功县的地位自然上去了。
    苏亶是个很本分的人,也知进退。
    这样的人很好用。
    仔细想来,这一门亲事是爷爷指婚,用金沙换了孙儿一门亲事,不得不说爷爷的眼光端是毒辣。
    一家人要同舟共济,武功县的苏氏士族也要与东宫共同进退。
    哪怕现在自己这个太子说要造反,苏亶也会毫不犹豫地加入东宫太子的造反队伍。
    李承乾道:「回去之后养病,秘书监的职位还保留着,往后若要回朝尽管知会孤。」
    太子如此大方,苏亶可不敢自持,他连忙道:「臣愿听殿下安排。」
    李承乾送着他走出朱雀门,而后便也接着去处理今天的政务。
    父皇出游回来之后,过问了三两天国事,便又开始了休假。
    李承乾只好挑起大梁,处理着秋后的各种事宜,与往年一样在入冬前要忙完今年的国事,入冬之后要准备来年的事宜。
    苏亶没有径直去武功县,而是先来到了崇文馆。
    如今的崇文馆主事并不在,馆内也没见其他人,只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在翻看着卷宗。
    狄仁杰抬头看到来人,见对方穿着官服,连忙行礼道:「敢问当面……」
    「老夫秘书监苏亶。」
    听到名字,狄仁杰稍有思量,很快就面带笑容。
    苏亶这个名字在晋王口中听说过,太子成婚之后,苏亶便是东宫太子的岳丈。
    「小子狄仁杰,颜主事不在,不知可有交代?」
    「是吗?」苏亶有些失落,但看这个小子颇有礼数,又问道:「听说崇文馆有学士三千多人,光是支教的夫子就有上千人,可此地为何如此萧条。」
    狄仁杰回道:「崇文馆向来如此,平日里坐在这里的人很少,都在各县走动,到了傍晚时分会有人回来,有些时候一整天也没人。」
    「原来是都在外面忙碌。」
    苏亶抚须看了看四下,又道:「老夫暂且等在这里吧。」
    与一个小子说了也没什麽用,还是过问颜勤礼比较好,苏亶乾脆坐了下来。
    崇文馆内又安静了下来,狄仁杰重新坐好,继续看着卷宗。
    有一人快步走入,拿着卷宗道:「小主事,洛阳崇文馆呈报。」
    狄仁杰抬头道:「放在边上。」
    那人将卷宗放下,便快步离开了。
    偶尔又有三两人来,苏亶见状好奇道:「他们都称你小主事?」
    狄仁杰回道:「都是笑称。」
    苏亶又是笑着点头,心说东宫门下的崇文馆真是人才济济,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子,处理事务却如此从容。
    光是看着他应对偶尔走入崇文馆的人,足以见得这孩子是个好苗子,只要好好培养,将来入朝中六部说不定不在话下。
    再看崇文馆的情形,似乎也没有人主动来教导他。
    这般灵醒的小子就让他一个人在中书省,应该有人教导的。
    「平时都没人来教你吗?」
    狄仁杰的目光还在卷宗上,他回道:「先前是温彦博老先生教导小子的。」
    一听是名满中原的名仕温老先生,苏亶便提起精神。
    「只不过,他老人家过世了,如今的颜主事教导小子,偶尔许少尹也会来指教。」
    苏亶带着试探的心思,问道:「若要治理好武功县的士族,不知崇文馆可有卷宗交予老夫。」
    狄仁杰抬头稍稍一思量,忙站起身走向书架边,他翻看着一个个挂在书卷上的标签,从中拿下五卷捧在怀中,放在了对方的桌上。
    而后他自己又坐了下来,继续看着卷宗。
    苏亶将信将疑地拿起其中一卷,仔细看着,卷上阐述了关于士族发展以及普及基础的重要。
    这大概就是太子殿下希望武功县的士族能够有所改观的要点所在。
    不知不觉临近傍晚,苏亶也没见到还有人来崇文馆,他起身道:「这些书卷……」
    「可以带走的。」
    「这……」
    狄仁杰解释道:「崇文馆都有抄录的,这些也都是平日里走动各县的夫子心得。」
    「也好,老朽带回去之后,让人抄录再交还。」
    狄仁杰笑着点头。
    东宫门下的崇文馆从名满关中,如今早已扩张到了西域与松州,朝中皆知崇文馆与京兆府是一体的,崇文馆走到哪儿,京兆府的人走到哪里,甚至人手都是共用的。
    为此朝中曾经向陛下进谏,但在京兆府巨大的成果与崇文官从不向朝中讨要。
    渐渐地朝中就没有人再说关于崇文馆的事。
    苏亶带着五卷书坐上了马车之后,就离开了长安城。
    夜里,李承乾单独见了于志宁与上官仪。
    上官仪与于志宁是最早跟随东宫,于志宁一直都是东宫詹事,这个位置多年没有动过,先前的徐孝德如今在工部任职侍郎。
    上官仪是从一个小小的泾阳县主簿爬到了弘文馆主事,再进入了门下省,又在御史台任职,他的升官速度十分迅速。
    东宫门下众多官吏中,唯独上官仪被提拔得最快。
    而朝中最在意的许敬宗,传闻是太子的左膀右臂,此人任职少尹在京兆府一留就是数年。
    至于颜勤礼他们也都在原来的位置上没有动静。
    李承乾面前是一张山东地界的地图,道:「东出洛阳,先去山东。」
    上官仪回道:「殿下是要暗中调查吗?」
    李承乾颔首道:「嗯,其实东宫右率的人一直都在山东。」
    见两人不言,李承乾笑道:「怎麽?难道你们觉得右率这六个人是去暗中攻打辽东了?」
    上官仪低头一笑,众人不是没有过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于志宁回道:「殿下是想要在朝臣都在关注东征时,在这个时机派人去查问山东?」
    李承乾颔首道:「其实他们劝谏也不错,一句话不能办所有事,也不能一口气查清楚整个天下,河间皇叔时常教导过,路要一步步走,要脚踏实地。」
    上官仪疑惑道:「河间郡王?」
    李承乾一脸真诚地道:「是呀,河间皇叔时常教导,他对孤的人生启迪意义重大,是孤的叔叔,又是老师,他的铮铮教诲不敢辜负。」
    于志宁道:「没想到河间郡王其人看起来不着调,又有些荒谬,臣等不知情,他竟对太子有如此多教导。」
    李承乾怅然若失,道:「只是皇叔的教导向来都是严厉的……我们还是接着讨论讨论暗中清查山东士族的事宜吧。」
    两人齐声道:「喏。」
    近来这几天,朝中发生了不少事,满朝文武的心也是跟着起伏不定,虽说不至于人头落地,但往后可不敢随意劝谏这位太子殿下了。
    今天的太极殿内,群臣站在大殿内等候着陛下前来早朝,在群臣的议论中,一个秘书监监丞离开了朝中,说是回去养病,苏亶是东宫的外戚,朝中人便在思忖其中是不是另有缘由。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我就是超级警察 奥特曼:从远古走来的死神 铮铮大宋 开局退婚十个未婚妻 汉末太平道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华娱:我真不想当海王 刚出人皇幡,我就成了旧日之主 出身教坊司,诱哄疯批帝王夺凤位 吃东西可获神通,我靠吃无敌世间 我靠古诗词成为言灵者 我的模拟长生路 洪荒:打卡万年,截教第一仙 绑架流产你不管,离婚签字你哭啥! 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娇娇主播满分甜,榜一大哥追喂饭 嫁给前夫小叔后,我被撩疯了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