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遂很有些意外道:“你作为一个皇后,还能了解这么多的情报?”
阏氏嘴角微微上挑道:“我们东胡人,常年接受大汉文化的熏陶,自然也有像我这种想要变化,想要成为一个大汉子民的人了。”
“乌桓王塌...
司马懿在辽东一役后,声威大震。然而他深知,局势虽有所缓和,但绝非长久之计。鲜卑、蜀汉与东吴三者虽暂时受挫,却如同蛰伏的猛兽,只待时机成熟便会再次发难。
洛阳府邸内,又是一次深夜密议。司马懿端坐于主位,目光如刀锋般扫过众人。“诸位,眼下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鲜卑轲比能虽遭重创,但其根基仍在,不可轻视。而诸葛亮与孙权,更是狡诈多端之人,定不会甘心认输。”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凝重,“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以防万一。”
邓艾率先开口:“主公所虑极是。鲜卑草原广袤无垠,仅凭目前的驻军难以彻底掌控局势。我建议派遣更多精锐部队深入腹地,同时扩大对各部落的分化瓦解力度。此外,可尝试联络西域诸国,尤其是那些与鲜卑素有矛盾的势力,借助外力制衡轲比能。”
司马懿微微颔首:“邓将军此言甚合吾意。不过,西域路途遥远,消息传递不易,需谨慎行事,以免被敌方察觉。张华,你负责统筹此事,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张华拱手应命:“属下明白。除了对外交涉,舆论战亦不可松懈。如今曹魏威名远扬,但仍需进一步巩固民心。建议加强宣传力度,将主公平定辽东、安定边疆的功绩广为传播,并突出主公仁德爱民的一面,以收服人心。”
“好!”司马懿拍案而起,“张大人深得朕心。各地官员要切实落实减免赋税政策,灾后重建工作也要加快进度。若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会拥护我们的统治。夏侯霸,沿海防御体系还需完善,水军训练更不能停歇。东吴水师虽败,但其底蕴深厚,绝非一日可破。”
夏侯霸肃然道:“主公放心,属下已下令加强巡逻频率,并在长江沿线增设暗礁陷阱。同时,新式战船的研发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预计年内即可投入实战。另外,我们正在招募更多渔民加入水军,扩充兵力。”
赵明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主公,内部隐患始终是个大问题。虽然近期清除了一些不安分之人,但朝中仍有不少潜在威胁。这些人或因利益纠葛,或因私人恩怨,可能会成为敌方策反的对象。建议扩大情报网络,密切监视可疑人物。”
司马懿眼中寒光一闪:“赵明说得不错。人心最难测,我们必须做到先发制人。安排一批可靠的心腹潜入各个重要部门,搜集情报。一旦发现异动,立即采取行动,绝不留情。”
会议结束后,司马懿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知道,这场博弈远未结束。三国之间的较量,不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比拼。只有全面压制对手,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
数月过去,司马懿的各项计划逐一实施。邓艾率军深入鲜卑腹地,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成功拉拢了几个关键部落,进一步削弱了轲比能的实力。与此同时,张华主导的舆论战效果显著,曹魏的形象在民间愈发正面,连蜀汉与东吴境内都有不少人开始私下讨论司马懿的英明。
然而,就在局势看似稳定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南蛮孟获再度崛起!
原来,孟获在上次失败后并未消亡,而是隐匿于深山老林之中,秘密积蓄力量。此次卷土重来,他不仅联合了多个南蛮部族,还得到了一些散落于边境的叛军支持,声势浩大。
消息传到洛阳,司马懿眉头紧锁。他清楚,南蛮之地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若处理不当,恐会陷入持久战。当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孟获此举,显然是想趁我们分身乏术之际制造混乱。但这也正说明,他的野心并不小。”司马懿缓缓说道,“对付南蛮,不能单纯依靠武力,必须结合智谋与威慑。”
邓艾出列进言:“主公,南蛮士兵虽勇猛,但缺乏纪律性,且后勤保障能力极差。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他们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断其粮草供应,逼迫其退兵。”
夏侯霸补充道:“此外,南蛮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各部族之间常有矛盾。我们可以通过贿赂、离间等方式,挑拨他们的关系,使其自相残杀。”
司马懿点头赞许:“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不过,此战意义重大,不容有失。我决定亲自督战,带领精锐部队前往南方,一举平定孟获之乱!”
---
大军开拔途中,司马懿收到了一封来自蜀汉的密信。信中提到,诸葛亮正秘密调集兵力,准备借南蛮之乱牵制曹魏主力,伺机发动新一轮北伐。
司马懿看完信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果然不出所料。诸葛亮这招声东击西,倒也颇见心思。不过,他终究还是低估了我的准备。”
回到军营后,司马懿立即调整部署。他命令邓艾率领一支奇兵绕道而行,直取孟获老巢;同时,派遣斥候密切监视蜀汉动向,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曹魏大军终于在一片密林深处与南蛮军队遭遇。战斗一开始便异常激烈,双方互有胜负。然而,随着邓艾奇兵的突然出现,南蛮阵营顿时陷入混乱。孟获见大势已去,仓皇撤退,却被早已埋伏好的伏兵围堵,最终束手就擒。
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同时也让司马懿更加警觉。他意识到,无论是南蛮还是蜀汉,都只是表面的威胁,真正的危险在于各方势力的联合。因此,他决定进一步强化内部团结,同时加紧对外扩张步伐。
时间来到秋末冬初,中原大地迎来了久违的和平。然而,司马懿的目光却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他知道,只有彻底统一三国,才能真正实现心中的宏图伟业。
司马懿在辽东一役后,声威大震。然而他深知,局势虽有所缓和,但绝非长久之计。鲜卑、蜀汉与东吴三者虽暂时受挫,却如同蛰伏的猛兽,只待时机成熟便会再次发难。
洛阳府邸内,又是一次深夜密议。司马懿端坐于主位,目光如刀锋般扫过众人。“诸位,眼下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鲜卑轲比能虽遭重创,但其根基仍在,不可轻视。而诸葛亮与孙权,更是狡诈多端之人,定不会甘心认输。”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凝重,“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以防万一。”
邓艾率先开口:“主公所虑极是。鲜卑草原广袤无垠,仅凭目前的驻军难以彻底掌控局势。我建议派遣更多精锐部队深入腹地,同时扩大对各部落的分化瓦解力度。此外,可尝试联络西域诸国,尤其是那些与鲜卑素有矛盾的势力,借助外力制衡轲比能。”
司马懿微微颔首:“邓将军此言甚合吾意。不过,西域路途遥远,消息传递不易,需谨慎行事,以免被敌方察觉。张华,你负责统筹此事,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张华拱手应命:“属下明白。除了对外交涉,舆论战亦不可松懈。如今曹魏威名远扬,但仍需进一步巩固民心。建议加强宣传力度,将主公平定辽东、安定边疆的功绩广为传播,并突出主公仁德爱民的一面,以收服人心。”
“好!”司马懿拍案而起,“张大人深得朕心。各地官员要切实落实减免赋税政策,灾后重建工作也要加快进度。若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会拥护我们的统治。夏侯霸,沿海防御体系还需完善,水军训练更不能停歇。东吴水师虽败,但其底蕴深厚,绝非一日可破。”
夏侯霸肃然道:“主公放心,属下已下令加强巡逻频率,并在长江沿线增设暗礁陷阱。同时,新式战船的研发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预计年内即可投入实战。另外,我们正在招募更多渔民加入水军,扩充兵力。”
赵明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主公,内部隐患始终是个大问题。虽然近期清除了一些不安分之人,但朝中仍有不少潜在威胁。这些人或因利益纠葛,或因私人恩怨,可能会成为敌方策反的对象。建议扩大情报网络,密切监视可疑人物。”
司马懿眼中寒光一闪:“赵明说得不错。人心最难测,我们必须做到先发制人。安排一批可靠的心腹潜入各个重要部门,搜集情报。一旦发现异动,立即采取行动,绝不留情。”
会议结束后,司马懿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知道,这场博弈远未结束。三国之间的较量,不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比拼。只有全面压制对手,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
数月过去,司马懿的各项计划逐一实施。邓艾率军深入鲜卑腹地,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成功拉拢了几个关键部落,进一步削弱了轲比能的实力。与此同时,张华主导的舆论战效果显著,曹魏的形象在民间愈发正面,连蜀汉与东吴境内都有不少人开始私下讨论司马懿的英明。
然而,就在局势看似稳定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南蛮孟获再度崛起!
原来,孟获在上次失败后并未消亡,而是隐匿于深山老林之中,秘密积蓄力量。此次卷土重来,他不仅联合了多个南蛮部族,还得到了一些散落于边境的叛军支持,声势浩大。
消息传到洛阳,司马懿眉头紧锁。他清楚,南蛮之地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若处理不当,恐会陷入持久战。当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孟获此举,显然是想趁我们分身乏术之际制造混乱。但这也正说明,他的野心并不小。”司马懿缓缓说道,“对付南蛮,不能单纯依靠武力,必须结合智谋与威慑。”
邓艾出列进言:“主公,南蛮士兵虽勇猛,但缺乏纪律性,且后勤保障能力极差。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他们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断其粮草供应,逼迫其退兵。”
夏侯霸补充道:“此外,南蛮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各部族之间常有矛盾。我们可以通过贿赂、离间等方式,挑拨他们的关系,使其自相残杀。”
司马懿点头赞许:“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不过,此战意义重大,不容有失。我决定亲自督战,带领精锐部队前往南方,一举平定孟获之乱!”
---
大军开拔途中,司马懿收到了一封来自蜀汉的密信。信中提到,诸葛亮正秘密调集兵力,准备借南蛮之乱牵制曹魏主力,伺机发动新一轮北伐。
司马懿看完信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果然不出所料。诸葛亮这招声东击西,倒也颇见心思。不过,他终究还是低估了我的准备。”
回到军营后,司马懿立即调整部署。他命令邓艾率领一支奇兵绕道而行,直取孟获老巢;同时,派遣斥候密切监视蜀汉动向,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曹魏大军终于在一片密林深处与南蛮军队遭遇。战斗一开始便异常激烈,双方互有胜负。然而,随着邓艾奇兵的突然出现,南蛮阵营顿时陷入混乱。孟获见大势已去,仓皇撤退,却被早已埋伏好的伏兵围堵,最终束手就擒。
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同时也让司马懿更加警觉。他意识到,无论是南蛮还是蜀汉,都只是表面的威胁,真正的危险在于各方势力的联合。因此,他决定进一步强化内部团结,同时加紧对外扩张步伐。
时间来到秋末冬初,中原大地迎来了久违的和平。然而,司马懿的目光却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他知道,只有彻底统一三国,才能真正实现心中的宏图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