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第845章 亲人相见

第845章 亲人相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韦拔光直到等到硬座的旅客们该下车的下车了,也没有等到表姑,这盂县火车站是个小站,上来下去的旅客没有多少,
    他站在站台上,失望的低下了头,表姑这么大年纪了,为了自己的一封电报还千里跋涉,现在没有下车,应该是年龄太大了,坐不了这么久的车,所以没有来,
    韦拔光的眼泪一滴一滴的掉了下来,他从小怕黑怕打雷,那三年的时间,他都是在表姑的怀里度过的,在他的生命中表姑是最重要的亲人,
    可惜自己有着这个公职,一点......
    南锣鼓巷的冬日,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一片斑驳的光影。纪念馆的门前,已经有不少游客在等待入场。林淑芬站在展馆入口处,望着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心中泛起一阵暖意。她知道,这些人中,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还有的是特意从外地赶来,只为亲身感受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林阿姨,开幕式准备得差不多了。”赵志远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沓资料,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掩不住兴奋。
    林淑芬点点头:“辛苦了,这段时间你可真是拼了命在干。”
    赵志远笑了笑:“这不是值得嘛。咱们这个展区,可是全国首个专门展示战地通讯工作的展览。能做这件事,我挺自豪的。”
    林淑芬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赵志远已经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纪念馆骨干。他的成长,她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对了,张老那边准备好了吗?”林淑芬问道。
    “嗯,他已经在休息室了。他说一会儿要讲点当年的事,让大家更了解通讯员的工作。”赵志远答道。
    林淑芬点点头:“那咱们也准备一下吧,开幕式快开始了。”
    上午十点,开幕式正式开始。展馆前的广场上挤满了人,不仅有老兵、家属,还有来自各地的媒体记者,以及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市民。林淑芬作为纪念馆负责人,首先上台致辞。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她站在台上,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期待的脸,“今天,我们迎来了‘烽火传音??战地通讯与情报工作展’的正式开放。这不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段历史的重现,一种精神的传承。”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冲锋在前,却始终在幕后默默付出。他们是战地通讯员,是情报员,是战争中最不起眼,却最不可或缺的角色。今天,我们用这个展览,向他们致敬。”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张文海作为特邀嘉宾登台发言。他虽然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声音洪亮。
    “同志们,朋友们。”张文海站在台上,目光坚定,“我是一名老电报员,当年在华北野战军服役。今天能站在这里,看到你们年轻人如此认真地记录我们的故事,我感到非常欣慰。”
    他顿了顿,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那时候,我们每天背着电台行军,晚上还要熬夜发电报。有一次,敌人的炮火打到了我们的驻地,电台差点被炸毁。我们几个人拼死把电台抢了出来,才没有耽误情报传递。”
    台下的观众听得入神,不少学生甚至掏出笔记本记录下来。
    “战地通讯工作,虽然不像前线战斗那样轰轰烈烈,但它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文海继续说道,“每一个字,每一段电码,都可能影响一场战役的胜负。我们这些通讯员,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他看向林淑芬和赵志远:“你们做这个展览,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我们的致敬。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把这段历史传承下去。”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开幕式结束后,展馆正式对外开放。参观者络绎不绝,展馆内的气氛也异常热烈。学生们在展柜前驻足,仔细观看那些老式电台、密码本、电报机;家长们则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那段历史的细节。
    赵志远在一旁忙着接待媒体采访,林淑芬则带着几位学生志愿者,为参观者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你们看,这个老式电台,就是当年通讯员随身携带的。”林淑芬指着展柜中的一个老式电台,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它虽然看起来很简陋,但在当时,却是最先进的通讯设备之一。”
    一位学生好奇地问:“林阿姨,这个电台是怎么工作的?”
    林淑芬微笑着解释:“这个电台,主要是靠发报机发送电码。通讯员需要熟练掌握摩尔斯电码,才能将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出去。而且,为了防止敌人截获情报,电码还需要加密。”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掏出笔记本记录。
    “原来,战争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生死存亡。”一位学生在留言本上写道,“我们今天能坐在教室里读书,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
    林淑芬看到这条留言,眼角湿润。她知道,这正是“铭记行动”存在的意义??让历史不再遥远,让信仰代代相传。
    几天后,林淑芬收到了一封来自外地的信件。信中写道:
    “林阿姨,您好。我是一名高中生,前几天参观了你们的展览。我深受感动,也深受启发。我决定以后要学习历史,成为一名历史研究者,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尘封的历史。”
    林淑芬看完信,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段历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铭记。
    展览开放后,参观人数持续上升。许多学校和社区也纷纷联系纪念馆,希望将这个展览纳入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中。
    “林阿姨,咱们这个展览,真的火了。”赵志远一边整理资料,一边笑着说道。
    林淑芬点头:“是啊,这不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南锣鼓巷的冬天依旧寒冷,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萌发。林淑芬站在展馆门口,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默默许下承诺: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继续讲述他们的故事。
    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也是属于我们的使命。
    林淑芬站在纪念馆门口,望着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心中却暖意融融。她刚看完《巾帼烽火》的最终剪辑版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纪录片播出后,反响出乎意料地热烈,不仅在各大平台获得了高播放量,还被多家学校和社区推荐为爱国主义教育片。许多观众留言,讲述自己看完后的震撼与感动,甚至有人主动联系纪念馆,希望能为“铭记行动”贡献一份力量。
    “林阿姨,您又在这儿发呆呢?”赵志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笑意。
    林淑芬转过身,看着他,嘴角也浮现出笑意:“我在想,刘玉兰同志如果看到这一切,一定会很高兴。”
    赵志远点点头:“她一定也会为我们感到骄傲。今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市里一位退休的老干部,他说他看过纪录片后,愿意捐赠一批他父亲留下的抗战资料,包括书信、日记,还有几张老照片。”
    林淑芬眼中闪过惊喜:“这太好了!我们正需要这些一手资料来丰富展馆内容。”
    赵志远笑着点头:“我已经约了他明天见面,您要不要一起去?”
    林淑芬略一思索,点头道:“好,我跟你一起去。这些资料,我们得亲自确认一下。”
    第二天一早,两人便驱车前往老干部家中。那是一栋位于东四胡同的老宅,红砖灰瓦,院落整洁。老干部名叫李振国,虽已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谈吐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林同志、赵同志,欢迎你们。”李振国热情地将他们迎进客厅,“我父亲当年是华北野战军的一名通讯员,这些资料,我一直保存着,现在交给你们,也算是完成他生前的一个心愿。”
    林淑芬接过那厚厚一摞资料,小心翼翼地翻阅起来。泛黄的信纸上,字迹工整,内容详实,记录了当年战地通讯员的工作日常,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战役细节。
    “李老,这些资料太珍贵了。”林淑芬由衷地说道,“我们会好好整理,将它们纳入纪念馆的展览中。”
    李振国摆摆手:“不用客气,这些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应该让更多人看到。”
    赵志远则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资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询问了一些关于李老父亲的往事。两人聊得十分投机,林淑芬也趁机了解了一些关于当年战地通讯工作的细节。
    离开李老家中后,林淑芬和赵志远便直奔纪念馆,开始整理这批新资料。赵志远负责扫描和录入,林淑芬则负责分类和标注。两人忙了一整天,才将资料大致整理完毕。
    “林阿姨,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一个新的展区,专门展示战地通讯和情报工作。”赵志远一边整理资料一边说道,“这部分内容在之前的展览中涉及得不多,但其实非常重要。”
    林淑芬点头:“你说得对。战地通讯工作虽然不像前线战斗那样轰轰烈烈,但它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关键信息,都是通过通讯员传递的。”
    赵志远兴奋地说:“我可以负责策划这个展区的内容,还可以联系几位研究近代军事史的专家,让他们帮忙审稿。”
    林淑芬看着他,眼中满是欣慰:“你真是越来越成熟了。”
    接下来的几周,林淑芬和赵志远全身心投入到新展区的筹备工作中。他们不仅整理了李老捐赠的资料,还联系了几位曾经从事战地通讯工作的老兵,邀请他们参与展览的筹备工作。
    其中一位名叫张文海的老兵,是当年华北野战军的电报员。他虽然年事已高,但记忆力惊人,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的工作细节。
    “那时候,我们每天都要背着电台行军,晚上还要熬夜发电报。”张文海坐在纪念馆的休息区,一边喝茶一边回忆道,“有一次,敌人的炮火打到了我们的驻地,电台差点被炸毁,我们几个人拼死把电台抢了出来,才没有耽误情报传递。”
    林淑芬听得入神,连忙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这些细节太重要了,一定要写进展区的介绍里。”
    张文海笑了笑:“你们做这些展览,是好事。我们这些老兵,虽然年纪大了,但只要还能动,就愿意为国家做点事。”
    赵志远则在一旁认真地拍摄视频,记录张文海的口述历史。他还邀请了几位学生志愿者,协助整理资料和设计展板。
    新展区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林淑芬和赵志远还特意联系了几家博物馆,借来了一些当年使用的通讯设备实物,包括老式电台、密码本、电报机等。
    “这些实物能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战地通讯工作。”赵志远一边调试展柜一边说道。
    林淑芬点头:“是啊,我们要让历史‘活’起来,让观众能真正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气息。”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新展区“烽火传音??战地通讯与情报工作展”终于正式对外开放。展览开幕当天,许多老兵和家属前来参观,现场气氛热烈。
    张文海作为特邀嘉宾,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我们这些老兵,经历过战争,也见证了和平。今天看到这些年轻人能如此认真地记录我们的故事,我感到非常欣慰。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把这段历史传承下去。”
    林淑芬站在一旁,听着张文海的话,心中满是感动。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展览开放后,参观人数持续上升。许多学生和年轻人都对战地通讯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留言表示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原来,战争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生死存亡。”一位参观者在留言本上写道,“我们今天能坐在教室里读书,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
    林淑芬看到这条留言,眼角湿润。她知道,这正是“铭记行动”存在的意义??让历史不再遥远,让信仰代代相传。
    南锣鼓巷的冬天依旧寒冷,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萌发。林淑芬站在展馆门口,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默默许下承诺: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继续讲述他们的故事。
    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也是属于我们的使命。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剑仙老祖靠直播毛茸茸爆红星际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黄泉外卖,叮!您的外卖员已接单 解散你提的,我成帝级你哭什么? 快穿之龙族幼崽疯批反骨 替嫁随军第一晚,她就住进了医院 诱他情深 偷来的仙术有点神 假千金回村种田,真豪门痛悔发颠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挺孕肚嫁首长,七零美人名动京圈 人在书中,重生幼年魔尊,黑化了 怀揣小福星,流放路上带飞反派 吞噬万界,你管这叫废体? 重生:恋爱要在成为小弟后 东宫夺娇 龙族:我昆古尼尔,开局背刺奥丁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