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有关系才进来的,他们别的活也干不了,只能在保卫处工作,唉…"
朱一文长叹一声,
"人浮于事,每年都有领导往我们研究所塞人,结果你也看到了,就是这些人每天在单位混日子,要我说,这些人就应该作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生活劳动…"
朱一文的话并非是无的放矢,从55年8月,就有杨华等有志青年申请去边疆工作生活,56年中枢下了文件,号召知识青年下乡,支援边疆,只是成效甚微,
直到68年末,一篇......
四十二、暗流涌动:危机初现
春分刚过,南锣鼓巷的田野上已经泛起了绿意。李振国站在村委会二楼的窗前,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最近几天,村里关于“土地流转”的议论越来越多。虽然项目推进总体顺利,但仍有部分村民对合同内容心存疑虑,尤其是那些年纪较大的老人,他们担心一旦签下字,自家的土地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书记,村西头的赵老汉带着几个人在村口堵路,说是要找你当面谈谈。”刘志远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脸色凝重。
李振国眉头一皱:“他们是不是被什么人煽动了?”
“可能性很大。”刘志远点头,“我刚才路过村广播站,听见有人在背后散布谣言,说什么‘土地流转就是变相卖地’‘集体经济早晚会被资本吞并’之类的。”
李振国叹了口气:“这些人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他拿起外套,快步朝楼下走去:“走,咱们亲自去看看。”
村口已经聚集了十几位村民,赵老汉拄着拐杖,满脸怒气,几个年轻人则站在他身后,神情激动。
“李书记!”赵老汉一见李振国来了,立刻上前一步,“你说这事儿到底怎么回事?咱村的地,真的要交给外头的企业来管吗?”
李振国神色平静地走上前,面对众人说道:“乡亲们,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这次的土地流转不是永久性的买卖,而是有期限的合作。大家还是土地的所有者,只是暂时把经营权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
“可我们签的是二十年的合同!”一个年轻村民大声质问,“万一以后政策变了怎么办?万一企业跑了怎么办?”
“这些我们都考虑到了。”李振国耐心解释,“合同里明确规定了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还有退出机制。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我们可以提前终止合作。而且,所有收益都会按比例分配给村民,每年都有分红。”
赵老汉冷哼一声:“说得轻巧,真出了事谁负责?”
李振国看着他,语气坚定地说:“我负责。”
这句话一出口,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我是南锣鼓巷的党支部书记,是你们选出来的带头人。”李振国继续说道,“如果因为我的决策导致大家的利益受损,我愿意承担责任。但如果你们现在就阻拦项目的推进,让整个村子的发展停滞下来,那将来吃亏的还是你们自己。”
他顿了顿,环视四周:“我知道你们心里有顾虑,但这正是我们要召开村民议事会的原因。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要求修改合同条款。只要是为了保障大家的利益,我都接受。”
人群中一阵骚动,几个原本情绪激动的年轻人也开始低声讨论起来。
赵老汉沉默了一会儿,最终叹了口气:“李书记,我们也不是不信任你。只是……这地啊,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命根子,一下子交出去,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我理解。”李振国点头,“所以接下来我们会组织几场专题会议,请县里的法律专家和农业局的技术人员来给大家讲解政策,解答疑问。只有大家都明白了,才能做出最理智的决定。”
赵老汉点点头:“行吧,那就听你的。”
风波暂息,人群也渐渐散去。刘志远走到李振国身边,低声问道:“你觉得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吗?”
李振国摇头:“不会这么简单。背后一定有人在推波助澜。”
果然,当天晚上,刘志远就带来了新的消息。
“我们在镇上的茶馆又发现了几个可疑人物。”他拿出一张照片,“其中一个是张磊表弟的朋友,另一个则是陈文海公司的员工。”
李振国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眼神逐渐冷了下来:“看来,他们是不死心啊。”
“要不要先动手?”刘志远问。
“再等等。”李振国摆摆手,“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要等他们露出马脚,然后一击制胜。”
与此同时,村里的宣传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广播站每天定时播放相关政策解读,村委会还安排了几场公开讲座,邀请专家现场答疑。
几天后,第二轮村民议事会在村委会召开。这一次,到场的村民比上次多了许多,气氛也明显缓和了不少。
会上,县农业局的一位干部详细讲解了土地流转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流程,并强调:“这种模式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已经推广,效果非常好。农民不仅保住了土地所有权,还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
一位年长的村民举手问道:“那如果我们哪天想收回土地呢?”
“可以。”那位干部回答,“只要提前一年申请,就可以解除合同,土地归还本人使用。”
听到这个答案,不少原本犹豫的村民都松了一口气。
会议结束时,李振国再次起身发言:“乡亲们,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让个别人的私利阻碍全村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南锣鼓巷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掌声响起,比上一次更加热烈。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之际,一个新的问题又悄然浮现。
那天傍晚,李振国接到县供销社打来的电话。
“李书记,出事了。”电话那头的声音透着焦急,“我们刚刚收到通知,市里临时叫停了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审批程序,说是需要重新评估。”
李振国心头一沉:“有没有说明原因?”
“没有具体理由,只说是‘上级指示’。”对方顿了顿,“不过,听说是有人在市里活动,试图干预这个项目。”
“我知道了。”李振国深吸一口气,“谢谢你们的通知,我会尽快处理。”
挂断电话后,他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
“事情比我预想的还要严重。”他对刘志远等人说道,“看来,我们的对手已经开始从更高层面施压了。”
“要不要去找市领导沟通?”王秀兰问。
“当然要去。”李振国点头,“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掌握更多证据,证明他们的阴谋。”
第二天一早,李振国便带着刘志远前往市里。他们在市纪委找到了一位老朋友??纪检组组长林建国。
“老李,你怎么突然来了?”林建国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我来找您帮忙。”李振国开门见山,“我们村的一个重点项目被临时叫停,怀疑有人在背后搞鬼。”
林建国皱眉:“你是说……有人干预行政审批?”
“没错。”李振国将手中的资料递过去,“这是我们调查到的一些线索,包括资金流向、人员关系网,还有一些匿名举报信的内容。这些举报信的内容明显夸大其词,甚至捏造事实。”
林建国翻阅着资料,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这些材料很有价值。我可以向组织汇报,启动内部调查。”
“太好了。”李振国感激道,“只要真相大白,我们的项目就能继续推进。”
离开市纪委后,刘志远忍不住问道:“书记,你觉得这次能扳回一局吗?”
“至少是个机会。”李振国目光坚定,“只要我们坚持正义,就不怕黑暗。”
回到村里已是深夜,李振国站在村委会门口,望着夜色中的田野,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但他也清楚,真正的胜利,从来不是靠蛮力赢得的,而是靠智慧、毅力与信念。
风吹过田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南锣鼓巷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