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个尖嘴猴腮的家伙一看就要打不起来,他急忙喊道,
"你谁呀?关你什么事啊?这是我们保卫处自己的事情,用你来管闲事?"
大宝瞅着他冷笑一声,
"你叫什么名字?在食堂我就看你上蹿下跳的,说这个坏话说那个坏话,就是不说正经话,现在马上告诉我你的名字!"
这个小子一听,眼珠子转了几圈,上下打量了大宝一番,见他这么年轻,就放心了,
"你管我是谁呢?你一个实习的大学生,在这儿装什么大尾巴狼?赶紧滚蛋!否则的话…......
四十四、蛛丝马迹:真相初现端倪
清晨的阳光洒在南锣鼓巷的屋顶上,炊烟袅袅升起,村庄恢复了短暂的平静。李振国站在村委会门口,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目光却始终停留在村口的方向。他知道,这场风波远未结束。
“书记,县审计局那边刚传来消息。”刘志远快步走来,语气低沉,“他们发现我们去年上报的农产品收购资金中,有一笔五万元的款项去向不明。”
李振国眉头一皱:“这笔钱原本是用于采购化肥和种子的?”
“对。”刘志远点头,“但账目显示那批物资根本没到村里,而收款方是一家名叫‘宏达农资’的公司。”
“查过这家公司吗?”李振国问。
“查过了。”刘志远压低声音,“注册地在市里,法人代表叫张建国,但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极有可能是陈文海。”
李振国眼神一冷:“又是他。”
两人沉默片刻,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
“如果这笔钱真的被挪用了,那就不仅仅是舆论战的问题了。”刘志远担忧地说,“这是实打实的经济问题,一旦坐实,项目审批恐怕会彻底泡汤。”
李振国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证据,证明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陷害。”
就在这时,王秀兰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书记,我刚刚从镇供销社拿到了几封匿名信的复印件,上面的内容……不太妙。”
李振国接过文件翻看,脸色逐渐阴沉下来。信中不仅指控村两委虚报产值、贪污专项资金,还列举了多项“证据”,包括伪造的合同、虚假的财务报表,甚至还有所谓的“证人证言”。
“这些材料做得太专业了。”李振国沉声道,“不像是普通村民能搞出来的。”
“我觉得可以顺着那家‘宏达农资’公司查下去。”刘志远提议,“只要能找到那批物资的真实流向,就能反向追踪到幕后黑手。”
“好。”李振国点头,“你带几个人,悄悄去市里调查这家公司,务必小心行事,别打草惊蛇。”
送走刘志远后,李振国回到办公室,拿起电话拨通了林建国的号码。
“老林,有件事要拜托你。”他开门见山,“我想请你帮忙查一下‘宏达农资’公司的银行流水,尤其是那笔五万元的资金流向。”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才传来林建国的声音:“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亲自盯着。”
挂断电话后,李振国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思索良久。他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上,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但为了这个村子,为了那些信任他的乡亲们,他必须坚持下去。
……
两天后,刘志远带着调查结果回来了。
“书记,我们查到了!”他一进门就激动地说,“那笔五万元的资金,在到账后不到三天就被转到了一家名叫‘金源商贸’的公司账户上,而这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赵建军!”
李振国眼中闪过一丝震惊:“赵建军?”
“没错。”刘志远点头,“而且我们还发现,这家公司与陈文海的地产集团有频繁的资金往来。”
李振国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看来赵建军只是个棋子,真正的幕后主使还是陈文海。”
“要不要现在就举报?”刘志远问。
“暂时还不行。”李振国摇头,“我们现在掌握的只是间接证据,还不能直接扳倒陈文海。必须等林建国那边的消息。”
刘志远点点头:“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继续搜集证据。”李振国目光坚定,“同时,我们要想办法稳住村民的情绪,防止有人再次煽动闹事。”
说罢,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忙碌的田间地头,心中暗暗发誓:这一仗,我一定要赢!
……
几天后,林建国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老李,我们找到了关键证据。”他在电话里兴奋地说,“那笔五万元的资金,最终流入了市发改委一名干部的私人账户,而这个人,正是当初负责集散中心项目审批的关键人物。”
李振国心头一震:“你是说,陈文海通过中间人行贿?”
“没错。”林建国语气沉重,“更严重的是,我们在他的电脑里发现了多份伪造的举报材料,其中就有针对你们村的那些匿名信。”
“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他们一手策划的?”李振国咬牙切齿。
“没错。”林建国道,“我已经将所有证据整理好了,准备提交给市纪委。”
“辛苦你了。”李振国感激地说,“有了这些证据,我们就能洗清冤屈了。”
挂断电话后,李振国长舒一口气,仿佛压在心头的大石终于落下了几分。
然而,他很快意识到,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陈文海不会善罢甘休,他一定会反击。
果然,当天下午,村广播站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对方声称掌握了李振国“挪用扶贫资金”的新证据,并扬言要在明天上午十点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开。
王秀兰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振国。
“书记,怎么办?”她焦急地问,“他们这次是要把事情闹大啊!”
李振国神色凝重:“先别慌,我自有安排。”
当晚,李振国召集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开会。
“大家都知道了,有人要在明天召开新闻发布会,试图抹黑我们。”他环视众人,“但我已经掌握了他们的犯罪证据,明天我会亲自去市里,揭露他们的真面目。”
“书记,您一个人去太危险了。”刘志远担心地说,“要不要带上几个同志一起?”
“不必。”李振国摇头,“这件事必须由我出面,才能引起重视。”
会议结束后,李振国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桌上摊开的资料,脑海中浮现出这些年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他想起刚回村时那个破旧的小屋,想起第一次带领村民种大棚蔬菜时的艰难,也想起如今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
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成败,更是整个村子的未来。
第二天一大早,李振国便驱车前往市纪委。
经过整整一天的交锋,市纪委最终决定立案调查,并暂停了那位市发改委干部的职务。
与此同时,市电视台也撤回了原定的新闻发布会安排。
一场风暴,终于被成功化解。
傍晚时分,李振国回到村里,远远就看到村民们自发聚集在村委会门口,热烈鼓掌欢迎他归来。
那一刻,李振国眼眶微红。
他知道,这一关,他挺过去了。
但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未知。
因为在这个时代,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四十四、蛛丝马迹:真相初现端倪(续)
傍晚的风从村东头吹来,带着一股泥土和庄稼混合的气息。李振国站在村委会二楼的阳台上,望着远处刚刚平整好的土地,心中却并不轻松。虽然这次风波暂时被平息了,但他知道,敌人绝不会就此罢手。
“书记,刘志远回来了。”王秀兰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李振国转身,看到刘志远满身尘土地走进来,手里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黑色皮包。
“情况怎么样?”李振国开门见山。
刘志远把皮包放在桌上,拉开拉链,露出一沓厚厚的文件:“我们在‘宏达农资’公司找到了部分出库单,还有几张转账凭证。最关键的是??”他抽出一份盖有公章的合同,“这份合同显示,他们与赵建军的‘金源商贸’签订了虚假采购协议,而付款方,赫然是陈文海旗下的地产集团。”
李振国接过合同仔细翻看,眉头越皱越紧:“也就是说,这笔五万元的资金流向完全闭环,是他们故意设下的圈套?”
“没错。”刘志远点头,“而且我们还查到,赵建军最近频繁出入市发改委大楼,甚至有一次被人拍到和那位干部一起吃饭。”
李振国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看来他们是想用这五万元做文章,制造我们贪污挪用专项资金的假象,从而彻底阻断集散中心项目的推进。”
“问题是,现在证据已经掌握在我们手里。”刘志远语气坚定,“要不要直接交给纪委?”
“不行。”李振国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我们贸然出手,只会让他们提前销毁更多证据。必须等林建国那边确认资金流向,并找到那位干部的行贿记录后,才能一击致命。”
刘志远点头:“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继续暗中调查。”李振国目光如炬,“同时,我们要加强村里宣传工作,让村民们明白,这些谣言都是有人蓄意制造的。只有稳住民心,才能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正说着,王秀兰忽然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书记,不好了!赵建军刚才在村口召集了一群人,说是要去县里上访,控诉您‘伪造账目、私吞集体财产’!”
李振国眼神一冷:“果然来了。”
他站起身,果断下令:“王秀兰,立刻通知所有党员和村民代表,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刘志远,你带几个人去村口,尽量稳住那些人的情绪,不要激化矛盾。”
两人点头,迅速行动起来。
十分钟后,村委会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李振国站在讲台上,神情严肃。
“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心里有疑问。”他开口道,“但我要告诉大家,那些所谓的‘举报材料’,全是有人精心策划的阴谋。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我们的发展成果,让我们永远受制于人。”
台下一片议论声。
“李书记,您说得有道理。”一位年长的村民站了起来,“但我们老百姓只关心一件事??我们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李振国拿起桌上的资料,“根据县审计局的最新核查,我们村的所有资金流向都清清楚楚。那笔五万元的款项,原本用于采购农资物资,却被某些人利用虚假合同转移到了别处。”
“是谁干的?”人群中有人喊道。
“是赵建军。”李振国毫不避讳地说,“而背后真正的操控者,是市里的房地产大亨陈文海。他们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失去政府信任,进而阻止集散中心项目落地。”
会场顿时炸开了锅。
“原来是这样!”有人愤怒地拍桌子,“差点就被他们骗了!”
“李书记,我们信你!”另一个年轻人高声说道。
看着村民们逐渐恢复理智的眼神,李振国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一轮较量,他又赢了。
但胜利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危机。
……
当天晚上,李振国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手中握着一封匿名信。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短短几句话:
“李振国,你以为你赢了吗?游戏才刚刚开始。”
落款没有署名,只有一个红色的印章图案,像是一枚古老的图腾。
李振国盯着那枚印章,眼神深邃如夜。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