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第十五章 掀桌子了

第十五章 掀桌子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隆庆六年五月三十,甲寅。
    内阁首辅高拱携户部尚书张守直,礼部右侍郎朱大绶、工部左侍郎赵棉以及礼科给事中陆树德前往天寿山潭峪岭,勘察山陵。
    张居正携翰林院众人总领修纂事,包括此前一直进行的世宗实录。
    而五军都督府的戎政总督们,则在明朝大祭司定国公徐文壁带领下,朝见新皇。
    英国公张溶,成国公朱希忠两人逐渐隐退,专心于修炼之事。
    富贵已极,当求长生之道。
    而高拱一直推行的海道漕运,从淮安云梯关于三月上旬启程。
    沿着山东半岛一直到天津卫,全长三千多公里。
    避开了漕运愈发混乱的航道。
    海上还有琉球群岛的鲛人的全程护航。
    二十万石粮食,仅用两个月就抵达京师。
    此中折损几乎微不足道。
    海运效果斐然,当日在朝中引起震动。
    以及大量的反对和弹劾。
    有司甚至喊出祖宗之法不可更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从隆庆六年六月一日开始。
    弹劾高拱的奏章如飞雪般涌现。
    这种情形皆因内阁中两人龙争虎斗,对下面肆无忌惮的言官们逐渐失去了控制。
    或者说,本来就是无法约束。
    文华殿里。
    朱翊钧拿着这几份奏章,对内阁三辅臣问道:“如何处置?”
    而张居正和高拱的斗争,还没到在皇帝面前撕破脸皮的程度。
    面对皇帝的询问,张居正说道:“海运之事,关系重大,不若海漕并行,以观后效。”
    朱翊钧又看向高拱和高仪,两人皆颔首点头。
    “既如此,允。”
    圣旨昭示天下,言官却毫发无损。
    但这非但没有阻止群情激奋的言官,倒让他们找到了攻讦的要点。
    他们以为当今皇帝是和隆庆皇帝一样软弱可欺的角色。
    更多的奏章飞到朱翊钧面前。
    诸如要求约束限制宦官专权,先帝的遗诏在他们看来实在是昏了头才想出来的旨意。
    亦或者限制皇帝奢靡享受,禁止皇帝随意干涉朝政,禁止北镇抚司随意抓人。
    圣天子垂拱而治,大行皇帝就是这么过来的,大明依旧运转的十分不错。
    甚至连皇帝的吃穿用度,衣食住行,起居言论都要在他们的干涉下。
    六月五日。
    随着穆宗的后事处理完毕,开凿山陵事的灵修差点被榨干。
    但现在,总算可以告一段落了。
    文华殿中,朱翊钧居于月台上,再一次询问内阁的三位阁老们。
    朱翊钧拂袖而起,拿着一封奏章问道:“朕想请教三位先生,如何是好?”
    张居正心头一颤,莫名的停止了劝说。
    再劝皇帝大度的接受,只会适得其反。
    高拱秉性素来刚直,直言不讳的说道:“陛下不妨将这些贬谪地方。”
    眼不见心不烦,打发到偏远的地方去好好反省自己。
    “张先生以为呢?”朱翊钧若有所思,转头问道。
    张居正犹豫片刻,说道:“彼辈所言,非臣论君之道。”
    高仪干脆点闭上双眼,神游天外。
    朱翊钧忽然笑道:“朕以为,言官本该是道德纲常名教之典范。”
    “彼辈放着朝廷诸多政务弊端不去关注,反倒汲汲于家长里短。”
    “以此为荣洋洋自得,混沌大敌当前,此獠欲乱我家国耶?”
    “不良于实的谏言,便是虚伪。”
    “如此尸位素餐之臣,狂悖无礼之徒,还有何面目活于世间!”
    众人屏住呼吸,这些罪名加在一起,可就不止是流放了。
    冯保连忙起身,有些兴奋的等候皇帝的旨意。
    朱翊钧稚嫩的声音在文华殿重若千钧:“着群臣观礼,杖毙于午门之外。”
    “死后不得魂归王座,以警后人。”
    涉及到死后之事。
    众人不知为何,感觉喉咙发干,仿佛有异物堵塞于胸口。
    “臣等遵旨!”高拱深感赞同,他早就看言官不顺眼了。
    作为当世实学派的泰斗宗师,素来以经世致用为先。
    张居正虽深受心学影响,却也深知其中弊端:“陛下圣明!”
    心学良莠不齐,是该清理门户了。
    当日,十位清贵的御史被杖毙于午门之下。
    当着众人的面活活打死,血肉模糊,白骨露于野。
    其灵魂归于混沌,纵死不得片刻安宁。
    伴随着凄惨的哀嚎之声,近乎透明的人影被拖拽于至高天内,形神俱灭。
    这些死人虽名声大振,但其死后的凄惨景象还是使人毛骨悚然。
    皇帝用事实和血的教训告诉世人,有些话不能乱说。
    一死了之,那实在是太便宜了。
    围绕朝政谏言,大多平安无事。
    但操心皇帝的私人生活的后果就要诸位自负。
    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这时候才跳出来警告众人。
    一个新的规矩被摆在衙门口。
    “言之有物,勿涉内廷。”
    这个话题被人们默默隐去不谈。
    但这些消息不胫而走,市井流言将有些人吓的魂不附体,买了南蛇胆和棺木,吩咐家人准备后事,夜内惊惧而死。
    这为皇帝再度添加了几分天威。
    生死之间,有大恐惧啊。
    朱翊钧听后,无奈摇头:“何苦来哉,自己吓自己?”
    冯保和周围的禁卫们擦着额头的冷汗,尴尬的笑着。
    谁也不想死后永坠混沌啊。
    而外界关于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的争论。
    闹的沸沸扬扬,甚嚣尘上。
    各地大儒,心学各派的门生,纷纷朝着京师汇聚。
    当今皇帝天赋异禀,或许他们会亲眼见证皇帝的超脱。
    这让热心于学问和长生的世人如何不好奇。
    当时间来到六月六日。
    宣大总督王崇古,及顺义王俺答汗低调进京。
    顺义王下榻北会同馆,等候皇帝召见。
    换下缞服的朱翊钧,穿着团龙衮服在文华殿接见王崇古。
    战争的阴影已经在逼近。
    朱翊钧的要求是,礼仪上一切从简。
    因为修炼有成的灵修们,对于物质上的需求迅速减少。
    有道灵修讲究一切向内求。
    包括乾清宫中,也裁撤了大部分不必要的奢靡之物。
    将华美瑰丽的瓷器放到库房,珠帘被裁撤,四漆屏风被抬走,壁画被封存。
    而盔甲厂将铸造质量最为优秀的盔甲,武器贡献出来。
    数座宫殿被改造成堡垒。
    勋贵们乐意看到皇帝如此重视武功。
    成国公直接将家中祖传的一把宝剑献给皇帝。
    这玩意在灵能潮汐到来的时候,转化为一把可以刺伤大魔的利器。
    于是当王崇古来朝见时,几乎认不出这个如堡垒一般的地方是文华殿。
    “有辱斯文啊!”他看着文华殿上高高挂起的匾额,几乎认不出被符文包裹的焚膏继晷四个大字,恍如隔世。
    大汉将军们树立在宫门左右。
    王崇古进入文华殿中,第一次见到了新皇帝。
    他在宣大的辛苦经营随着张四维搞出的破事,几乎是宣告结束。
    毕竟,无论如何,王崇古确实稳定了帝国的边疆。
    这是实打实的功绩。
    内阁的三位阁老,和朝堂四品以上大员们亦然在此恭候多时。
    朱翊钧身量虽小,尚处冲龄。
    但在修炼之道,已经走在众人前面。
    王崇古立马纠正了自己的理念,他不该以凡人的角度去看待皇帝。
    “罪臣王崇古,参见陛下!”说罢,这位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文官伏跪于地。
    他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的职位已经尽数奉还。
    此刻正俯首待裁。
    众臣都在观望,皇帝的处事态度决定了臣子们的处事风格。
    张居正、高拱两位也在等候。
    朱翊钧望着这位非议众多的人物,他的形象更像是一位武夫。
    于是,朱翊钧笑道:“爱卿劳苦功高,勤于国事,何罪之有?平身,赐座。”
    功是功,过是过。
    但当王崇古乖乖的放下一切回来时,在宣大的诸多事情也就不值一提了。
    “陛下天恩浩荡,臣万死难以报其一。”王崇古领旨谢恩,逃过一劫。
    但劫后余生的同时,他也难免困惑。
    这也是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普世价值。
    赏罚分明。
    直到朱翊钧拍手道:“带罪臣张四维。”
    王崇古在葛守礼身边坐定,两人眼神交汇,坐直身子。
    今天的主角来了!
    大汉将军们重复着皇帝的圣谕:“带罪臣张四维!”
    一而三,三而六……
    俄而,山呼海啸。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割鹿记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长生百万年,我被认证为大帝 全球统考 炼神鼎 自缚禁地五百年,我当散修你哭啥 娘子,你们听我解释 佣兵1929 我是最大总裁 帝皇的告死天使 穿书反派:修为尽失,女主逆推 驴大宝的种田修仙记 怪猎:荒野的指针 无敌道医 霍格沃茨从窃取权柄开始 华娱:这个天仙不对劲 大德要来了! 高冷校花重生了,疯狂倒追我 朕真的不务正业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