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6章台风眼
康熙也不是那麽好糊弄的,他索性把老四也叫来了乾清宫。
老四板着脸,说:「没银子!」
不管康熙怎麽说,老四就是咬住了没银子这三个字,死不撒口。
「你看看,不是朕不肯发节赏,是国库里,实在是没银子。」
胤耦一听就懂,康熙这是让他去说服镶白旗的人,朝廷真没银子发。
「回汗阿玛,臣儿明白。」
类似的一把手和财政局长,联手唱双簧的名场面,胤褐不仅见过N次,
他自己就曾经充当过不止一次主角。
实际上,老四曾经说过,国库存银尚有4000万两。但是,这些银子,一两都不能动。
万一准噶尔人大举来袭,或是黄河丶淮河又发大水了,没银子的话,朝廷拿什麽应对?
再说了,仅仅是欠发而已,迟早会补发的!
所以说,康熙对于真正的大事,绝对拎得清。
大清朝,对于吃不饱饭的流民,从来都是戒慎恐惧之极!
眼看着皇太后的圣寿节将至,可是,在宁寿宫前已经搭好的寿塔,突然走了水。
当时,烧得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好多人都看见了。
康熙的鼻子都快气歪了,把胤褐丶赫奕和凌普,一起找过去,劈头盖脸的破口大骂。
寿塔是赫奕亲自督办的,他挨骂,天经地义。
胤偶和凌普,纯属陪着一起倒霉!
垂首被骂的时候,胤褐心想,三个总管互不统属,这制度真的是妙啊!
不过,胤褐一直怀疑,这寿塔的突然走水,会不会是凌普暗中使的坏呢?
毕竟,凌普和赫奕,严重不和!
这事用排除法,其实就可以理顺其中的逻辑了。
太子真想拉拢胤遇,凌普应该没胆子陷害胤褐。
赫奕自己管的项目,不可能自己放一把火,把太后的寿塔烧了。
忽然,胤偶心头猛的一惊,若是有人想把祸水引到他的身上,那就说得通了!
问题是,众目之下,谁有这个能量,干出暗中纵火的大事呢?
乍一看,即使胤偶被赶出了内务府,哪个皇子都不敢说,他自己一定可以接管内务府。
但是,胤偶若是因此被赶回尚书房读书,老十四肯定会第一个站出来,
狠狠的挖苦他。
想到这里,胤偶把眼一闭,心底里一片冰凉!
唉,养母德妃执掌宫权多年,她真有能力指使人,神不知鬼不觉的纵火。
「十五阿哥,你怎麽不说话?」康熙骂累了,猛灌了一口凉茶,忽然把矛头对准了胤耦。
回汗阿玛,千错方错,都是臣几的错。为今之计,不仅仅是查出走水的原因,更应以皇太后的圣寿节的喜庆祥和为重。臣儿自请卸除所有差使,
回府闭门读书思过!」
胤偶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赤佬,既然德妃想暗中整他,他索性选下挑子不干了!
不过,胤耦的以退为进,并没有打算回尚书房读书,而是回贝勒府思过。
「出了这麽大的事,没人担责是不可能的。」康熙冷冷的说,「赫奕,
着革职留任,罚俸三年。凌普,着降三级留用。胤褐,着革去管理内务府及一立部的差事」
胤耦一听兵部二字,几乎在一瞬间,啥都明白了。
「臣儿领旨谢恩!」胤偶毫不迟疑的接受了惩罚措施,没有丝毫替自己辩护的想法。
不过,胤褐的三大差事之中,康熙好岁给他留了点体面,管理镶白旗三旗事并未被革。
告退的时候,在众目之下,胤褐依旧挺直了腰杆,昂首走出了乾清宫。
果然不出所料,过了没几天,宫里传出旨意。
「上谕,着皇十四子胤褪,管理兵部———
「..—.着皇八子丶贝勒胤,管理内务府——
老十四以前无爵无差事,一夜之间,成了兵部的太上皇,自然是春风得意之极。
老八两次监国的表现,令康熙十分满意,把他调离广善库,改为管理内务府,肯定算是酬功。
一时间,八爷党的声威大振,此前一直暗中观望的满洲勋贵们,有不少人以为看准了康熙的心思,纷纷主动向老八靠拢。
宁寿宫走水事件中,受伤最重的,除了胤耦,就是凌普。
老四来看望胤耦的时候,拍着桌子说:,「汗阿玛肯定是受了奸人的蒙蔽!」
明眼人都知道,胤偶掌握的权势越大,对老四越有利。
现在,胤褐的三大差事,丢了两个,老四的损失也大得很!
胤偶倒是一点也不生气,稳如泰山的说:「四哥,我还年轻,骤然身居高位,若不知所进退,难免会起骄狂之气!」
他能说什麽呢?
哦,老四,实话告诉你,其实是你亲妈指使人,暗中搞我的破坏?
这话能说麽?
另外,康熙对太子越来越不能忍了,已经快到废储的爆炸边缘。
这个节骨眼上,康熙削弱胤偶的权势,不过是帝王心术的未雨绸缪罢了。
毕竟,胤褐是太子的妹婿呢!
康熙都打算废太子了,自然也要对胤褐有所防范。
这话能告诉老四麽?
原本,有胤褐暗中打掩护,老四暗中想干的事,进展的异常顺利。
可是,胤褐突然失了势,老四干到一半的事儿,也只能被迫跟着停滞不前了。
和一般人不同,胤偶遭了当头棒喝之后,该吃吃,该喝喝,该管的镶白旗的事儿,一件不落。
不过,不管内务府后,胤偶的空闲时间,也跟看多出了大把,
管理镶白旗三旗事,属于是临时性的差遣,并无固定的衙门。
所以呢,胤耦索性就猫在贝勒府里,再也不需要早起去当值了。
手下的三个都统,有事儿的时候,就来贝勒府找胤遇。
没事儿的时候,胤褐也不想去都统衙门,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讨人嫌。
要说胤偶闲下来之后,最高兴的人,除了老十八之外,还能有谁啊?
除了上课之外,老十八一直黏在胤褐的身边。
胤褐趁着难得的空闲时间,按照记忆里的印象,把不用电池的各种儿童玩具,尽可能的复原出来,供老十八玩乐。
一直不结党的胤耦,离开了内务府和兵部后,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十天半个月,看不见一个客人上门。
不过老五每隔半个月,也会来拜访一次。他每次来,从不空手,胤褐最爱吃的酱肘子,必不可少。
没有差事的老十二,也是隔三差五的跟着老十六一起来贝勒府蹭膳。
令胤褐感到有些吃惊的是,一贯性格孤僻的老七,居然也来得很勤。
时间一长,不结党的皇子们,居然都和胤褐有了不错的交情。
当然了,胤褐心里有数的很,交情归交情,想让老五丶老七和老十二,
也一起支持老四,门都没有!
所谓患难见真情!
即使和老五丶老七和老十二,不是最终的同路人,胤偶的心里也是有感的。
以前,胤褐炙手可热的时候,他们三个哥哥,并没有沾上多大的光。
等胤褐失势了,他们却主动上门来安慰胤耦。
至于,装得很贤的老八,每天忙着应酬新加入的党羽,哪有工夫搭理胤偶啊?
下午,胤耦正在忙活着老十八的新玩具,老十三又来了。
老十三不爱喝茶,喜欢喝酒。
胤褐便吩咐人,端上了两壶蒸馏的白酒,外加一碟撒了盐的油炸花生米。
作为老酒虫,老十三即使不吃菜也是可以的。
但是,用手抓着油炸花生米,一粒一粒的往嘴里塞,老十三也很喜欢。
「十五弟,我眼瞅着,你一点都不着急,怎麽看,都像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老十三不愧是精明强干的「拼命十三郎」,眼光颇有独到之处。
胤耦叹了口气,说:「十三哥,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汗阿玛没让我回尚书房,陪着太子读书,我已经十分知足了!」
老十三略微一想,点点头,说:「那倒是。太子殿下,现在憋屈的狠,
天天被徐师傅训斥。」
胤耦深深的看了眼老十三,顺手抓起一粒花生米,塞进嘴里,开始细嚼慢咽。
年纪更小的老十四,已经后来居上的管理了兵部,胤耦就不信老十三没有任何想法?
不过,十八级台风刚刚在海上形成之时,胤耦就被台风尾扫倒了。
更何况是,脑袋上刻了个大大的「储」字的老十三呢?
圣寿节之前,是盛大的颁金节。
颁金节,也就是满洲正式诞生的节日。
故意改女真为满洲,正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狡诈高明之处。
皇太极另一项极其阴险的措施,就是改国号金为清。
岳飞抗金的传奇故事,早就深入了中原的民间大地。
照惯例,颁金节这天,王公大臣们要去乾清宫,朝拜康熙王公贝勒们的福普和侧福普们,则要去宁寿宫,拜见皇太后。
原本,这些都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可是,胤偶混在人堆里,给康熙行了礼之后,还没等到赐宴呢,乌林忽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爷,咱们福晋戴的珠花,也不知道怎麽的,居然和皇太后的头饰撞了花样,被德主儿当场训斥,还罚了跪!」
不管怎麽说,德妃当众打了翠晴的脸,就是打胤偶的脸!
胤褐眼底一片冰寒,嘴上却说:「你去福普身边盯着,务必亲自送她出宫回府!」
「嘛!
乌雅氏,你等着瞧好了,总有一天,老子若不挑唆着老四,狠狠的逼死你,算你祖上积了大德!
PS:今天第一更送上,不吹牛,司空最擅长的惊险宫斗戏,再次拉开了序幕。月票超过15000张,豁出去不睡觉了,也必有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