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崇祯九年的大雪落在京师时,菜市口接连七日的处斩才刚刚结束。
多的是百姓叹息,甚至这些时日的红袍军中轻微乱象都少了许多。
从另一个时代抵达这里的魏昶君看的最清楚,当一个掌控天下的势力核心阶层开始听闻底层乱象的时候,说明这个势力距离末路已是不远。
如今魏昶君正伏在案前,手中的毛笔悬在半空,墨汁在烛光下泛着幽暗的光。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已是三更天了。
“里长,这句遇到百姓先问好是否太过直白?”
楚意拢了拢身上的棉袍,呵出的白气在烛火前散开。
这位最后的启蒙总师总算闲下来了,先后策划两场‘刺杀案’,差点让他忙疯了。
之前还有保庵录,南道赢一起,现在两人因为思想问题都开始改造,自己一个人要包揽启蒙部大部分事务。
昨日熬到三更,今日又是如此。
魏昶君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单看眼睛,魏昶君比他要疲惫的多,满是血丝,但他眼底也带着兴奋。
“楚师,咱红袍军多是苦出身,字都认不全,要的就是直白,让他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庄家汉听不懂之乎者也,还能听不懂大白话?是不是这个道理。”
楚意沉吟片刻,从案几上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抿了一口。
“那后面这句切记不能凶巴巴是否再加些文采?比如待民如亲之类?”
“这毕竟是咱红袍军做为正式文书下发的东西......”
说到这,楚意苦笑着。
他不是听不懂,但总觉得有些别扭,没有哪个朝廷下达书面东西的时候用大白话的。
“那不行。”
魏昶君斩钉截铁,伸手轻轻敲着桌子。
““凶巴巴“这三个字,连三岁孩童都明白什么意思,咱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每个士兵都知道,对待百姓要像对待自家爹娘。”
烛火忽然爆了个灯花,映得墙上两人影子一阵晃动。
楚意望着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忽然想起数年前在莒州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情景。
那时的魏昶君看起来还是个和自己一样愣头青,甚至比自己年纪还小,如今却已经统领数十万大军,连破大明数省。
“那这条如何?”
楚意指着文书上另一行字,那是他刚刚按照里长的思路写出的。
“缙绅如豺狼,百姓似爹娘。”
魏昶君眼睛一亮。
“好!对仗工整,又朗朗上口,不过......得在后面加一句但需明辨是非,毕竟咱们红袍军杀的是欺压百姓的缙绅,可不是见着穿长衫的就砍。”
一句话说的楚意大笑起来,连忙提笔记下,手腕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
他十年寒窗,即便是后来跟了里长一路从山东打到京师,也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写的文字会被数十万人传诵,更没想到这些大白话会比四书五经更能改变世道。
时代当真不同了。
“第五条我想写缴获归公,私藏者斩。”
魏昶君站起身活动筋骨,崭新的布靴子踩在青砖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那是妹妹魏染瑕前段时间从山东托人送过来的,据说是她接管山东济南府棉纺厂的时候,试验新纺织机的第一批货物。
这孩子如今也长大了,学了管理倒也没忘手艺。
楚意笔尖一顿,思索着。
“这是不是太严苛了?虽然现在将士们都是如此,但这还是头一次出正式文书,有些太急躁了吧......”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会是流寇!”
魏昶君猛地转身,棉袍下摆在烛光中划出一道弧线。
“咱们要建立的是新世道,不是土匪窝,军纪不严,如何得民心?”
“这天下如今还不是红袍军的呢。”
屋外风雪渐大,拍打着窗棂。
楚意忽然觉得心底滚烫,不是因为这寒冬腊月,而是面前这个年轻人眼中燃烧的东西。
那不仅仅是希望,更像是一种他读遍圣贤书都未曾见过的信念。
炽热,滚烫,宛若照朝阳!
“最后一条......”
魏昶君走回案前,手指轻轻敲打桌面。
“就写......变革到底,天下为公。”
轰!
楚意脑海有些震颤,忽然红了眼眶。
他想起这些年看到的一切。
从山东开始,蛰伏七年,再到如今,身处京师。
一路上看到肚子肿胀死在路边的男子,看到面色发青被小心翼翼捂在怀中却再也没了声息的婴儿,看到那些野狗叼走的躯体。
还有缙绅家门外的泔水桶里的馊肉,明军将领营帐内来不及收拾的鸡鸭......再到农田里腰快直不起来,仍带着枯瘦身躯奋力挖掘的农户,佃户......纷乱的景象几乎让他要流泪。
这样的军队......“好!”
他重重落笔的时候,声音有些闷闷的,墨迹深深浸入宣纸。力透纸背!
不知道为什么,楚意忽然觉得很庆幸。
庆幸自己曾见证这样一支军队诞生。
也有幸,能生在一个即将光芒万丈的世道!
五更鸡鸣时,六条《红袍语录》终于定稿。
魏昶君命人连夜刻印五百份,由信使分送各路红袍军,当天晚上,这些红袍语录就传遍了整个京师。
李大牛揣着刚印好的《红袍语录》策马奔出京师南门时,雪已经没过了马蹄。
这个十六岁的少年是三个月前在巨鹿被红袍军收留的,全家都死在了官军的剿饷中。
“大牛,务必三日内送到吴将军手中!”
临行前百人卫的嘱咐还在耳边回响。
他裹紧身上的红布,这是加入红袍军时发的,据说染布用的颜料还是从抄没的贪官家产里买的。
风雪中,李大牛摸出怀中的文书,借着微光又看了一遍。
红袍军在逐渐普及识字,可李大牛认识的字不多,只是昨夜在营里听人念过无数遍,早已记在心里。
“遇到百姓先问好,切记不能凶巴巴......”
少年喃喃自语,忽然想起去年饿得走不动路时,那个用鞭子抽他的官差。
大明的官差见到敌人总是撒腿就跑,惟独对着他们这些百姓,毫不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