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 第912章

第912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说说这些二代勋贵们蠢吧,其实也不蠢。
    尤其是李祺和刘琏这样儿的,就算现在把他们拉出去当官,主政一府可能差点儿意思,但是做个知县就绰绰有余。
    哪怕是素来以没什么脑子而著称的常升、常茂两兄弟,其实也不是什么简单货色。
    问题是这三百头蠢驴刚来宁阳县,就被人忽悠得跟戴了眼罩的驴子一样。
    一个夏煜,再加上一个连锦衣卫百户,三言两语之间就把他们拿捏得死死的。
    朱皇帝扭头望了杨少峰一眼,“你说,等这三百个蠢……这三百个小家伙被训练出来,让他们去帮着操持卫所改制的事儿,能不能成?”
    杨少峰没有回答,反而又把问题抛了回去:“岳父大人心里不是早就有答案了么?”
    朱皇帝直接黑着脸,恶狠狠的瞪了杨少峰一眼。
    这狗东西咋就这么气人!
    咱标儿好不容易才挑出来三百头……三百个勋贵之后,特意把他们送过来搞农场,想的就是把他们练出来,好让他们早点儿替咱分忧。
    可是你个狗东西倒好,说句话都不忘给咱添堵!
    杨少峰准备再接再厉,想办法继续给老登添更大的堵。
    “其实除了卫所的事儿以外,小婿觉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
    “但是吧,卫所的事情好说,那个更重要的事情却分外棘手,纵然小婿有通天彻地之能,却也束手无策。”
    “哎,有心搁置不管吧,却又干系咱们大明江山社稷,小婿也实在不敢搁置。”
    朱皇帝顿时被吊起了胃口,甚至忽略了杨少峰自吹自擂的那句“有通天彻地之能”。
    事关大明江山社稷却分外棘手,连这个狗东西都没办法解决?
    那他娘的得是多大的麻烦?
    江南的士绅?
    应该不是。
    虽然江南士绅老爷们没几个好东西,跟朝堂上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哪怕年年清理都清不干净。
    但是这些人早就已经被某个狗东西盯上,谅他们也翻不出多大的风浪。
    胡元?
    倭国?
    应该也不是。
    胡元应该撑不了几年了。
    尤其是随着徐达他们开始用水泥砖石在草原上筑城,一座座城池早晚都会串联成套在胡元脖子上的绞索。
    倭国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咱干完胡元就会派兵去干倭国,兑现咱许诺给他的瀛国公封地,又怎么可能放任倭国不管?
    难道是西域以西的胡元余孽?
    朱皇帝想了半天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干脆瞥了杨少峰一眼,问道:“说,什么事儿能让你这么头疼?”
    杨少峰笑着伸手指了指李祺和常升、常茂等三百……三百个二代勋贵,说道:“小婿忽然想起来,军士培养起来容易,这读书人培养起来却慢的很。”
    朱皇帝嗯了一声,说道:“培养读书人自然是不易的,要不然怎么会有十年寒窗的说法?”
    哎呀,上钩啦~!
    杨少峰摆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说道:“那岳父大人有没有想过,所谓的乡贤士绅,又因何而坐大?”
    朱皇帝微微一怔。
    乡贤士绅因何而坐大?
    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财富,所以能培养家里的孩子读书,孩子做官之后再反哺家里,一代代这么积累下来,所以才得以坐大?
    那也不对呀。
    原因肯定是这么个原因,但是这个狗东西忽然提起乡绅势力因何而坐大,背后肯定有更深的用意才对。
    朱皇帝微微眯起眼睛。
    乡绅势力因为能让家里的孩子读书而坐大。
    孩子做官之后又能反哺家里,让更多的族中子弟读书出仕。
    慢慢的,他们就会演变成汉唐时期的世家门阀?
    好像也说不过去。
    宋朝好歹也有三百年国祚,咋就没出现什么有名的门阀世家?
    不对。
    宋朝是三百年国祚没错,但是以靖康耻为分界线的话,宋朝就等于是前一百五十年,后一百五十年,说是两个朝代也没什么问题。
    经历过黄巢拿着族谱点名杀戮之后,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好像还真不足以培养出像样儿的门阀世家。
    哪怕有那么点儿苗头,后来也被胡元给打断。
    再然后就到了咱老朱。
    想到这儿,朱皇帝便望着杨少峰问道:“你说的是世家门阀?”
    杨少峰嘿嘿笑了一声,说道:“小婿要说的是,科举。”
    随着杨少峰的话音落下,朱皇帝不禁再一次陷入了懵逼的状态。
    科举。
    科举现在不是已经废除?
    虽然现在每年都还有春闱和秋闱,但这只是应急的法子,等再过上几年,科举就会被彻底废除。
    想着想着,朱皇帝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灵光。
    终于让咱找到科举的毛病了!
    同样的,也终于让咱找到那些乡绅士绅的命门了!
    朱皇帝黑着脸说道:“科举取代了举孝廉,但是读书的成本终究太高,高到普通百姓难以承担,最后能考上科举的,始终还是那些人,所以,刚刚你才说事关大明江山社稷。”
    杨少峰微微点头,朱皇帝又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分析。
    “咱废了科举,但是因为人手不足的原因,又不得不继续开恩科,而在十年的恩科当中,起码还要招收三千个进士。”
    “而在这三千个进士当中,可能会有两千多个都是出身于乡绅、地主、豪强的读书人。”
    “十年之后,官场上最起码会有两千多个这样儿的官老爷。”
    “而咱们大明却只有一千来个县,这些人势必会有一部分进入朝堂。”
    “从朝堂到地方,这些人的影响力加一块儿,会大过咱这个皇帝。”
    “你想说的是这个?”
    杨少峰嗯了一声,却没有说话。
    造成今天这种局面,里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自己身上。
    如果不是周敬心他们那一批进士,老登很可能已经彻底停掉科举,改为举荐制。
    敲黑板,这里面有一个绝对不是老登能够想出来的计谋。
    在原本的历史上,老登头一年停掉科举,第二年就有个知县老爷开始在地方上搞社学。
    到了洪武八年,老登更是直接下诏,要求整个大明都“广建社学”。
    十年之后,也就是洪武十八年,科举重开。
    注意这中间的跨度。
    十年。
    十年寒窗。
    也就是说,老登因为对第一次恩科取仕的结果不满意,所以停了科举,然后又推广社学,十年后再重新开科取仕。
    这十年的时间,就是给那些普通百姓家里,能够进入社学读书的孩子们的成长时间。
    可惜,再好的计策,也照样都能玩出花儿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乱世帝匪 诸天万界的武者 重启人生 满级富婆,潇洒九零 仙不是这么修的 美利坚:我来是留学,不是留情啊 网游之菜鸟很疯狂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围棋:随身老爷爷是九冠王? 顶级赘婿 狱出天龙 官道神医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提款机不当了,校花儿全家急疯了 灵道纪 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