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心中闪过种种有关此战之后,可能给他们人族所造成的一些影响。
纪浩渊的心情,一时间不免也有着些许沉重。
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
倘若妖族借着这次大胜,继续向他们人族内陆区域推进。
可以想象,后续他们人族的防线,恐怕还会有继续被攻破的风险。
也不知道玄元师兄他们现在的情况,具体究竟如何了?
能否从妖族后续的追杀中成功脱身?
就在纪浩渊心中,正思忖着这些事情时,他的灵觉忽然有所触动。
当即转头,望向了别院的大阵之外。
只见在距离他们约莫千里外的地方,一道有着元婴层次灵压的遁光,正向着他们这边疾驰而来。
少顷。
纪浩渊的眸光就是微微一凝。
因为他已经认出,那一道遁光的主人,并不是别人,正是玄元真君。
只不过,对方如今的状态,似乎并不是太好。
没有犹豫。
纪浩渊心念一动。
别院的防护大阵立时便被打开了一道缺口。
哗啦——
也就同一时间。
玄元真君所化的遁光,立时便飞入到了大阵之内。
随后,他便似听到了什么,遁光速度不减。
没一会儿的功夫,玄元真君便已然是降临在了南华峰上。
“玄元师兄……”
纪浩渊当即上前。
位于他身后的苗紫溪,张天阳,北辰真人,裴幽兰几人。
见到此时出现的玄元真君,心下也都是没来由微微一喜。
不管如何,自家的真君能够在这时安全归来,那就是好事。
当下,几人也都是一一上前行礼。
等到彼此寒暄过后,纪浩渊看向如今周身气息明显有些不稳的玄元真君,这才出声询问道:
“玄元师兄,你们之前究竟是遭遇了什么,为何会发生那样的事情?”
虽然已经听张天阳几人说过事情的始末。
但整件事其中的真正内幕和细节,想必也唯有亲身经历了此事的玄元真君最为清楚。
事实也确实如此。
便见此时的玄元真君,长长叹了一口气,神情有些落寞地道:
“大致的情况,南华师弟你想必都已经听说了。
我这便与你说一些你不曾知道的吧。
实不相瞒,此番元潼关被攻破之事,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嗯……”
一听到玄元真君这话,不仅是纪浩渊,就算是苗紫溪,张天阳,北辰真人他们,神情都是猛然一凝。
“玄元师兄,此事怎么说?”
“想必你们应该都知道,此番在那元潼关负责驻守的,除了我们之外,真正主持整个大局的,其实是那飞星宫的五长老,北冥真君。”
仿佛是想到了某些不好的回忆,玄元真君先是闭目稍稍调整了下状态,随后这才重新睁开眼,看向纪浩渊等人道:
“在我们遭遇到以赤蛟王为首的妖族大军袭击时,那北冥真君,其实并不在元潼关。”
“不在元潼关?”
乍然听到玄元真君这话,纪浩渊以及苗紫溪等人,一时间不禁都有些错愕。
似有些没反应过来。
要知道,北冥真君他作为元潼关内,那时最高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整个元潼关修为最高之人,居然会在他任职的时间中,不在元潼关。
这和擅离职守还有什么区别?
“不错。”
仿佛是看出了众人的心思,玄元真君不由是点了点头。
“若严格按照规定,北冥真君之前的行为,确实是擅离职守。
但他作为飞星宫的核心长老,同时又是元婴后期的大真君,他纵然是那么做了,我们,包括元潼关内的其他同道,也不好说什么。”
的确。
这个世界便是如此。
强者,有资格践踏一切规则。
而弱者,只能是在被规定出的范围内,遵从那所谓的规则行事。
且还得小心翼翼。
稍有不慎,说不定便触犯到了什么不该触犯的东西,从而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就听玄元真君继续道:“如果只是这样,那一切都还能说得过去。
但那北冥真君,他千不该万不该,在我元潼关,遭遇到以赤蛟王为首的妖族大军进攻时,依然还没有现身。
这对于我元潼关内,众多修士信心的打击,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以至于对方在用出那四阶上品破禁符,打破了我元潼关一处阵基的时候,直接导致许多人的内心,产生了不可遏止的恐慌。
而这,都还不是导致整个元潼关驻守修士士气彻底崩溃的主要原因。
真正导致整体士气崩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飞星宫那些人,竟是第一批选择了逃跑的人。
原本。
就算当时的元潼关,没有大真君坐镇,就算当时的防护大阵阵基,被打破了那么几处。
倘若所有人在那时,还能完全的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未必不能等到援军的到来。
可结果,就是因为飞星宫的修士带头逃跑,剩下的人,便再也没了继续驻守的心气。
用一句凡俗的话来讲,那便是兵败如山倒。”
的确。
飞星宫,作为元潼关当时明面上的主导。
一旦率先开始逃跑,那么带给当时众人的压力,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加上自始至终,身为明面上的主要负责人,北冥真君始终都没有出现,便越发让人看不到继续坚持的意义何在。
此事看似复杂,实则其内在的原因就是那么的简单。
什么四阶上品破禁符,人族有内奸,以及巅峰大妖王这些说法。
不过只是在给此次元潼关的陷落,以及北冥真君他们所犯下的错误,在找一个外在的借口罢了。
最可悲的是,对于这种说法,无论无极殿,还是万煞魔宗,亦或者是其他的人,最终,恐怕都不会有谁真的出来反驳。
之前纪浩渊就听说。
三大化神宗门,将他们最核心的修士,都安排在了最安全的地方,甚至是远离前线的地方。
纵然是迫于形势,不得已要派遣一些人,前往前线。
那些派去的人,几乎也不堪什么大用。
当时,他对此类说法,还没什么具体的概念。
如今听玄元真君这么一说。
那些家伙,岂是没什么大用那么简单,分明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