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55章一群奴隶
莫展回到家中换了一身衣裳。
姜氏拿起他换下来的衣裳,嗅到了一股子血腥味,衣裳上还有些污渍。她问道:「他们说伯爷杀了许多人?」
「嗯!」莫展说道。
「我还听人说,伯爷得罪了许多人……」
「嗯!」
「那……那以后会不会麻烦很多?」姜氏担忧不已。
莫展回身,「娘,是被人得罪的好,还是得罪人好?」
姜氏一怔,「那……那自然是被人得罪的好,不,是最好不得罪人。」
「伯爷要做大事,世间哪有不得罪人就能做成的大事?」莫展蹙眉,「娘,过几日我便会跟着伯爷南下。」
「要出远门?去作甚?」
「杀人!」
……
「与其等着对方动手,不如咱们先下手为强。谁都没想到陛下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那些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蒋庆之笑道。
蒋庆之和夏言在书房里喝茶。
「看来你对陛下颇为推崇?」夏言笑道。
「夏公看看史书,历代帝王要麽冒进,要麽瞻前顾后,过于谨慎,让人无所适从。而陛下不同,他看似在西苑画地为牢,可从未放弃过。
这些年陛下一直在冷眼旁观着,他对大明当下的症结了解颇深,一旦决定要做些什麽,便会毫不犹豫,走出那一步便义无反顾。这样的帝王……您把他和前宋那些帝王比比,就知晓何等难得。」
彻底清洗京卫也是道爷给那些人的一个礼物。
「他们毒杀了太子,陛下拿住了京卫。那些人若是敢逼迫过甚,或是敢铤而走险,京卫便是高悬于他们头顶之上的利剑!」夏言说道:「陛下此刻定然会觉着痛快非常。」
「没错,甚至还喝了早酒。」蒋庆之一脸痛苦,他真的不喜欢大白天喝酒,难受。
「小子,这可是信重。」夏言笑道:「严嵩等人定然为此羡慕嫉妒。对了,我先前特地去打探了一番,东南那边倭寇最近颇为犀利,连破台州府多处。地方卫所对此毫无办法。」
「还有什麽?」蒋庆之打个哈欠。
「领头的据说是个女人。」
蒋庆之一怔,旋即想到了那个什麽青木一山。
那厮就是个吃软饭的,但女方来头不小,据说家中有数千武士。这个牛皮自然骗不了蒋庆之,数千武人,大概也就是数千农人青壮吧!
「清洗京卫后,军中将士会如何看你?到了东南,地方官员可会刁难使绊子,地方卫所可会阳奉阴违……庆之,小心!」
蒋庆之一觉睡到了下午,起来后,发现李恬正在为自己收拾行囊。
「还有几天,不着急。」蒋庆之打着哈欠起来。
「早些收拾,免得遗漏了什麽。」李恬和黄烟儿忙碌着,蒋庆之看自己插不上手,便走出卧室。
秋风下的庭院多了些落叶,两个侍女正在洒扫。
蒋庆之喊道:「多多。」
「喵!」
头顶传来猫叫,随即肩头一重。
蒋庆之摸摸多多的脊背,去前面觅食。
徐渭和胡宗宪正在喝酒,见他来了起身行礼。
「喝你们的。」蒋庆之看到酒水就想吐。
「锦衣卫和东厂大肆出动,抓捕了不少人。另外,抄家得来的财物就这麽大喇喇的用大车拉着招摇过市,咱们这位陛下,看来是要杀人诛心。」徐渭叹道。
「另外,颜旭先前来请罪,说是虎贲左卫有两个将领涉案。」胡宗宪见蒋庆之发怔,便解释道:「京卫被抓捕的将领中有人供出了他们。」
「再严厉的手段也无法遏制人心的贪婪。」蒋庆之坐下,拿起一个馅饼,「只有两个已经算是不错了。」
饭没吃完,宫中来人。
「陛下让伯爷去京卫巡查一番。」
内侍说着看了蒋庆之一眼,眼神中带着畏惧。
「马上就去。」蒋庆之把剩下的馅饼塞进嘴里,喝了一碗羊汤。
京师诸卫此刻看着就像是一群乞丐。
蒋庆之一路巡查过去,陪同的是锦衣卫的人。
「今晨之后,诸卫都很是安分。」
京卫剩下的大多是普通军士,清洗和他们关系不大。
不,有关系。
蒋庆之看到那些老弱士卒,心中不禁叹息。
这些人将会被退回兵部,兵部能如何安置他们……去种地,或是去干别的。
军户这个制度蒋庆之觉得值得商榷。
按照大明的规矩,一朝从军,到死都是军中人,而且子子孙孙都是。
从军变成了一个世袭的职业,当武人地位下降时,军户就成了贱籍。
而后比前宋更为灾难化的事儿就发生了……军队沦为了奴隶。
前宋虽说武人地位低下,可好歹也没到沦为奴隶的地步。
哪怕是到了宋末,宋军的战斗力多多少少都还保持着。
而在明末,明军无论是面对谁,农民军,或是蛮清大军,几乎都是一触即溃。
「这不是军队!」蒋庆之摇头。
「那是什麽?」锦衣卫的人问道。
「奴隶!」
蒋庆之策马掉头,「去西苑!」
锦衣卫的人喊道:「伯爷,还有大半京卫没看呐!」
「不必看了。」
失去了野心家,一群奴隶就如同是被圈养的羊群,只敢在营中发呆。
「奴隶?」道爷看样子也是刚睡醒,反应慢了半拍。
「是。」蒋庆之说道:「诸将一去,那些军士看着呆呆的,臣在他们的眼中看不到半分生气,看到的只是死寂沉沉。陛下,这样的京卫拿来何用?」
嘉靖帝缓缓说道:「你慢些,仔细说说。」
「军户是个大问题!」蒋庆之说道:「军户制对立国之初的大明好处颇多,可随着武人地位被打压,曾是个香饽饽的军籍就成了贱籍。陛下,大明能指望一群……自以为是奴隶的将士去保家卫国吗?」
「不能!」蒋庆之愤怒的道:「人一旦认为自己再无出头之日,便会选择麻木,乃至于堕落。」
见他怒不可遏,道爷反而微笑道:「给长威伯来杯凉茶。」
「臣一直觉着虎贲左卫缺了些什麽,今日臣看着那些麻木的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他们缺的是精气神,缺的是为何而战的魂魄!」
蒋庆之接过凉茶一饮而尽,「一支不知为何而战的军队兴许会强大,但那必然是昙花一现。」
没有动力的战斗力注定不能持久。
蒋庆之突然想到了后世的大毛,一战时大毛靠的是什麽?就是那支近乎于奴隶组成的军队。
用人海去淹没对手。
但大明军队没有这等悍不畏死,或是说麻木去送死的禀赋,所以明末时就彻底被打成了狗。
「那麽,你可知晓一旦废除了军户制会带来什麽?」道爷问道。
蒋庆之说道:「募兵制。」
嘉靖帝淡淡的道:「募兵制的弊端可想过?」
「容易成为野心家的工具。」
「前唐安禄山为何能谋反?便是府兵制败坏后带来的恶果。」嘉靖帝说道:「朕听你这麽一说,便知晓了军户制当下的弊端。庆之。」
「陛下。」蒋庆之发现道爷有些给自己做思想工作的味儿,不禁莞尔。
「许多事要慢慢来,一步步来。」嘉靖帝说道:「你还年轻,朕从修道以来身子一直不错。咱们不着急……」
说着,道爷吩咐道:「黄锦,把朕前阵子炼的丹药拿几枚来。」
蒋庆之面如土色,「陛下,臣还有事,臣告退……」
嗖!
蒋庆之一溜烟就跑了。
那麽好的丹药啊!嘉靖帝:「……」
出了西苑,蒋庆之突然笑了起来,「是啊!我是有些急躁了。」
他仔细梳理了自己的心绪,发现自从公布自己『墨家巨子』的身份后,焦虑和压力就一直如影随形。
艹!
蒋庆之拍了一下脑门,「怕个鸟!」
回到家,竟然看到了一个久违的家伙。
「唐先生!」
唐顺之正在胡宗宪的陪同下喝茶聊天,依旧是一袭补过的布衣,脚下是芒鞋一双,但那双明亮的眸子却越发幽深了。
「伯爷!」
「叫我庆之吧!」
胡宗宪悄然出去,徐渭正好打酒回来,问道:「谁来了?」
「心学的唐顺之。」
这时里面传来了蒋庆之和唐顺之的笑声,徐渭纳闷,「怎地从未听到伯爷这般畅快笑过。」
「荆川先生这阵子在忙什麽?」蒋庆之含笑问道。
「最近在京师周边转了一圈,收了些古籍,认识了些人。」唐顺之喝了一口茶水,哪怕是宫中的好货色,他依旧没有半分享受之意。
「可有收获?」
不知怎地,蒋庆之见到唐顺之就觉得亲切。
他不知道的是,唐顺之也是如此。
「我曾听沈炼说,庆之你认为京畿一带官兵孱弱,若是敌军越过九边,京师便无险可守。于是我便去看了看。果然如此。」
二人越聊越投机,以至于到了吃饭时依旧说个不停。
直至傍晚,唐顺之这才起身告辞。
「后日我将南下,荆川先生文武全才,据闻刀法枪法也不错,可愿一路去东南看看?」蒋庆之目光炯炯的看着唐顺之。
「此事……且容我回去想想。」
唐顺之在京师暂住在沈炼那里,得知此事后,沈炼说到:「蒋庆之如今得罪了天下文武,此次南下凶吉未卜……」
唐顺之喝了一口茶水,含笑道:「是吗?」
出发那一日,蒋庆之带着一千五百骑在城外和两个皇子话别。
叮嘱了一番后,蒋庆之回首看了城门一眼,有些遗憾的摇摇头。
「出发!」
他策马掉头,却见前方右侧的长亭外,一人背着包袱,腰挎着长刀,含笑看着自己。
布衣一袭,芒鞋一双。
长亭外,古道边,秋风中,蒋庆之对着唐顺之大笑。
「一起?」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