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大清话事人> 第267章 秋季攻势的第一步

第267章 秋季攻势的第一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67章秋季攻势的第一步
    船队路过安庆府,清军戒备森严。
    明亮站在安庆城头,脸色十分的难看。「贼势已成」这句话萦绕在他的心头,好似一块大石头。
    幸好不是来攻打安庆的,而是溯江而上,目的地不言而喻。
    明亮当即写急报3份,分别呈送京城丶嘉亲王丶还有江北大营。
    忙完这些,他又骑马赶去造船处。
    工部的3位郎官天天在工地转悠,一丝不敢怠慢。
    「诸位辛苦了。」
    「明大人辛苦。」
    明亮指着南面,脸色凝重的说道:
    「刚才贼兵船队过境,诸位都瞧见了吧?本官放心不下造船处,万一~」
    一位工部郎中,连忙笑着解释道:
    「大人,请随下官来。」
    ……
    一处山坡上,视野开阔。
    工部郎中讲解道:
    「大人请看,造船处乃是设在支流的上游,距离入江口足有4里。」
    「江岸新设炮台2座,驻扎绿营500人。」
    「这还不止,下官和几位同仁还督造了胳膊粗的长铁链20条,横贯河面。」
    明亮拿起千里镜,果然如此。
    河面每隔10丈就有一道铁链,大船无法通行。
    这名工部郎中矜持的一笑:
    「若要过去,先得派水手携带巨斧慢慢的砍铁链。这活儿费工费时,怕是要干到过年。」
    哈哈哈哈,众人欢快的大笑。
    铁链锁大江,这可是老祖先的智慧,错不了!
    明亮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笑道:
    「本官请诸位喝酒,小酌怡情。」
    ……
    3个时辰后,船队抵达池州府。
    兵员开始按照顺序下船,井然有序。
    不过明显有很多人晕船,走路步伐摇晃,脸色难看至极。
    好在可以入城休息。
    水陆联运,装卸武器装备是最复杂最费时的,需要机械和经验老道的工人。
    码头边,5座吊车一字排开。
    滑轮和吊臂在人力的协助下,从船舱内吊出重炮。
    每座吊车都有1人指挥,15人发力协作。
    他们都戴了牛皮手套,防止手掌受伤。
    制作手套不存在技术难度,1000双手套的单子外包给了一位松江府的皮革商人。所有戴上手套的人都感激涕零。
    李郁不担心泄密,因为清廷压根不会在劳保用品上花一钱银子。
    他们只想抄袭自己的火炮技术!
    所以当前的火炮生产基地仅有一处:西山枪炮厂。
    马钢将钢铁材料送到西山码头,枪炮厂造出各型火炮后再运抵各军团丶各城池。
    ……
    傍晚,码头停止了劳作。
    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倒是让疲惫的第2军团士兵们睡了个好觉。
    雨天促进睡眠。
    次日清晨,苗有林一咕噜爬起来,他有任务!
    王爷有令,前出150里在黄石矶筑数座棱堡,作为大军的前哨站。
    水陆并进。
    筑城所需物资丶火炮由水师协助运输。步兵则是走陆路,熟悉沿途地形和道路情况。
    行军需要4天!
    参谋本部来了一个幕府师爷出身,叫张昌光的家伙,一路上东张西望。
    「嘿,我说你瞧什麽呢?」
    「回副总指挥,属下有一项任务,评估四轮车厢的运输效果。」
    苗有林不再吭声,骑在马上闭眼行军。
    从池州府向西有20里路是水泥路面。之后就是原先的官道了,坑坑洼洼十分凑合。
    ……
    走水泥道路的时候,四轮骡车确实很好用。
    滑动轴承的噪音变大后,车夫会及时刷点油脂,其他一切正常。
    而离开了水泥道路,体验感一落千丈。
    因为要避开路面的水坑,车厢不时左右摇晃抖动,吱嘎声不绝于耳。
    张昌光一一观察,仔细记录在本子上。
    好在车厢四周有木板,货物不至于被晃掉了,也省去了平板车捆绑货物的烦恼。
    苗有林见他眉头紧锁,就笑道:
    「我给你个建议,把周围的整块木板围栏换掉。换成每隔半丈,楔入一根四棱木柱。」
    「空隙怎麽办?」
    「麻绳连接所有木柱,搞密一些。又减重,又省料。」
    他琢磨了一会,眼睛亮了:
    「妙啊,苗大人,您可真神了。」
    苗有林嗤之以鼻:
    「对了了,你们用这个什麽鲸鱼油刷车毂?」
    「是啊,效果很好。」
    「好个屁啊,捕杀鲸鱼多费事。你不如去榨蓖麻油,一样好用,价钱不贵。」
    「真的吗?」
    「我苗某人这辈子虽未读万卷书,可却是真正的行了万里路。信我,没错!」
    苗有林哈哈大笑,心想参谋部顶个球用,尽搞这些不接地气的洋玩意。
    ……
    张昌光很认真的记录下:
    军中辎重车厢,可去四周木板,改为木柱和麻绳的连接方式!
    蓖麻油,性能待测试。
    自此一路无言。
    幸而天气是真的开始凉快了,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也不超过25度。
    苗有林望着金黄的稻田,突然冒出一句:
    「这仗的规模小不了。」
    张昌光凑过来,紧张又兴奋:
    「因为秋收?」
    「是啊。别说阿桂,就算是我这种小角色都知道,秋收是道坎儿。」
    张昌光赶紧从怀里摸出地图,在上面找到黄石矶的位置:
    「难怪王爷让我等在此筑堡垒。就是为了卡住清军进攻皖南沿江平原的必经之路啊。」
    苗有林点点头,因为任务重要,所以他才主动请缨。
    一不是江南老乡,二没有妹妹可以嫁,三不是存菊堂旧人。
    只能靠军功博取王爷的刮目相看了。幸好竞争对手郑河安因为水土不服,上吐下泻的厉害。想争也争不了。
    ……
    黄石矶,因一座江畔的山而得名。
    此山不高,但山石颜色泛黄因而得名黄石矶。20世纪时,因为影响航运安全而被爆破了。
    此时依旧在滚滚江水旁屹立。
    船队抵达时间更早,已经在岸边静静的等候了。
    苗有林感慨:
    「王爷真乃神人也。快,准备筑城。」
    2个火枪营,1个甲士营共计1500人。除了留出200人负责警戒外,其馀人全部卸下武器盔甲,充当劳役。
    而张参谋也终于迎来了高光时刻。
    举着图纸,眉飞色舞和3个营指挥使布置任务。
    「五星棱堡乃是王爷的独家发明,设计精巧。打一场防御战你们就明白了。」
    「现在都听我指挥。」
    半个时辰,他用石灰在地面画出了两个五角星,大的套着小的。
    「沿着两道白线往下挖,深度6尺,宽度10尺。」
    「挖出来的土方,沿着内白线开始筑城。」
    ……
    张昌光站在高处,摊开图纸紧张的对照着数据。
    按照设计,这个棱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亩,图纸还特意标注乃是堡内面积,让人有些费解。
    谁又能知道,曾经的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之差给王爷带来了多大的阴影呢。
    临时筑城,
    城墙肯定不高,仅仅12尺,相当于两个篮球运动员的高度。
    城墙的横截面是个梯形,考虑的是稳固性。
     新????书吧→
    水泥没有用于外墙表面,而是直接浇筑在了城墙的里面。
    先打下两排稀疏的木桩,然后长木板钉在木桩的内侧。这就形成了一道中空结构。灌入搅拌好的水泥砂浆,其中还夹杂着碎石块丶树枝。
    士兵们握着长木棍,用力的搅拌着水泥砂浆。
    苗有林看的目瞪口呆。
    张昌光笑笑:
    「理论上,如果有煤饼渣也可以倒进去。就地取材有什麽用什麽。」
    ……
    水泥层的厚度仅有半尺,野战临时筑堡和修筑城池不一样,要考虑后勤的压力。
    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泥凝固速度尚可。
    仅仅是稍微成形后,张参谋就迫不及待的下令两侧堆土,将木板夹水泥墙给封在里面。
    这就好像是奶油夹心饼乾。
    水泥层是夹心,泥土是两侧的饼乾。
    横截面是个梯形。
    趁着土方有水分容易成形,之后阳光暴晒就会逐渐稳定下来。
    「是不是有点糊弄?」
    「王爷说了,若有充足时间建议在表面再夯一层木墙。
    「现在呢?」
    「先完成基础结构吧。」
    城墙上没处站人,仅仅是作为屏障。
    但沿着墙内搭起了一圈栈道,紧贴着堡墙。
    一旦有警,士兵们沿着台阶可以快速冲上栈道,站在栈道上面对外射击。
    棱堡的5个角,修成了菱形的平台。
    平台之上恰好能够安置一门6磅炮,4个炮手,再加几名火枪手,周围以一圈土袋垒成防御矮墙。
    苗有林眼睛发亮,新奇!
    他抓抓头皮,笑道:
    「王爷是从哪本古书上找出来的好玩意?」
    ……
    张昌光笑笑:
    「属下不知道是来自哪里。但肯定不是我们的老祖先发明的。」
    「为啥?」
    「属下也算是个读书人,从未在书里见过类似的野战堡垒设计。」
    「你之前是干嘛的?」
    「属下在绍兴的一家商行做帐房师爷,月银6两。」
    苗有林点点头:
    「胡大臣的同乡?」
    「正是。」
    「好好,绍兴人能干呐。我们好好搭档,一起打出点军功。」
    「固所愿也。」
    张昌光文绉绉的来了一句,随即到处视察,记录进度。
    他是胡雪余的邻村人。
    第2军团占领绍兴后,他就来投军了。
    一开始在会计处做帐目,后来被通过了考试进入了参谋本部。
    原因很简单,
    哪个读书人愿意做一辈子帐房呢,终极目标当然是当官啦!
    清廷的科举,他屡战屡败。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争取走帮办军务的曲线升官路线。
    绍兴府文风兴盛,文人如同过江之鲫,哪怕是考取个秀才都很难。为了饭碗,只能出去当师爷当帐房。
    逐渐走出了一条人才输出的特色道路!
    绍兴师爷天下闻名!
    ……
    「副总指挥,清军斥候!」
    苗有林抓起千里镜,果然看到了远处有两骑,默默的在观察着。
    「不用管,抓紧筑堡。」
    堡垒外部完工后,里面还要修筑几排简易木屋。
    砍伐了附近的一处林子,用骡车运回来。
    貌似是有主的树林,不过主人也不敢来索赔。
    柴禾是一种宝贵的生活物资。这百十年经历了人口爆炸,已经很难找到一片无主却茂密的树林。
    第2军团的兵干活很麻利。都是苦出身,没有少爷兵。
    忙碌到第三天,堡垒全部竣工。
    雨水也如期而至!
    清军斥候的胆子也逐渐变大,趁着雨水竟然接近到1里处侦查。
    「队长。清狗也太嚣张了,干他一炮?」
    「用这个?」
    「对。」
    队长想了想,答应了。
    ……
    五个角的平台,都加装了简易雨棚。
    四根粗木柱子顶起了一层覆盖了油纸布的拼接木板。
    第2军团的炮手是近卫军团的人教出来的。
    一名炮手冒雨装填完毕。
    目视瞄准了一下,感觉高了。于是抄起锤子,朝着垫在炮尾底下的三角木楔,咚咚砸了几下。
    木楔前进,炮口压低。
    「好了。」
    雨雾中一声闷响,实心弹撕破雨幕呼啸着砸向斥候。
    两名清军斥候大惊,一人惊吓坠马,一人想勒马闪避。然而视线中的炮弹看似很慢,却又躲避不开。
    炮弹在地面弹跳了一下,擦中战马。
    战马瞬间被撕裂,骑士落地后才发现自己的腿没了,发出惨烈的哀嚎。
    另一人顾不上同伴,爬上自己的战马奋力抽打鞭子,消失在了视线内。
    「谁开的炮?」
    苗有林带着斗笠冲到平台,听完了过程,怒气瞬间消失。
    「去搜一下有没有活口。」
    很遗憾,除了一点碎银子和一口佩刀,其他没有收获。
    中弹的清军斥候死了,失血过多。
    很会过日子的炮手,琢磨了一下将死马拖回去了。
    吃肉!
    ……
    下雨天,炖一锅肉可香了。
    躲在雨棚底下喝碗肉汤,可美了。
    王爷的麾下不缺煤炭,所以下雨天也不担心乾柴潮湿无法生火的问题。
    只需先取少许木刨花引燃蜂窝煤。
    待一块蜂窝煤烧旺了,再扔些优质无烟煤块,就能持续燃烧很久。
    热水丶热食,是战斗力的保证!
    水师的船只走了,按照约定他们还会运来粮食和各种物资。
    这个堡垒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还会修建3个类似的堡垒。
    1500人不可能长期挤在这样一个面积仅有2亩的堡垒内。太拥挤,也无法发挥该有的战斗力。
    待堡垒群竣工后,就会在后方的一处山谷中囤积粮草军械,作为大军的前哨辎重基地。
    囤积池州丶太平两府徵收的秋粮,用于这次秋季攻势。
    ……
    李家军的打法偏保守。
    主要是因为李郁心中有顾忌。
    他很清楚自己的势力看似烈火烹油,实际是靠个人魅力(武力)捏合起来的利益松散体。
    从未真正和有力阶级捆绑,也未建培育出扎实的基本盘!
    哪怕是最可以依赖的军队,也存在诸多细微隐患。
    说的露骨一些:
    李家军可以大赢,可以小赢,可以口头赢,也可以小挫,但是千万不能有大败仗。
    否则在各路清军的重压之下,看似稳定的后方人心浮动,各路宵小之辈马上冒出水面。首鼠两端都是轻的,怕是会发生更可怕的事。
    不可说,不可说。
    ……
    淮安府,
    新任督粮道于运和,正在对着堂下的一群下属们发火。
    昨日,皖北督师的嘉亲王派了任务:
    「大军清剿皖北顺刀教匪残馀匪徒,仍需军粮30000石,草料18000斤,令于12日内运至安徽凤阳府八公山下的粮草大营,不得有误。」
    而底下的属官书吏们,王顾左右而言他,各种理由推诿。
    于运和恼了:
    「军情如火,嘉亲王亲自坐镇,苏皖两省奉旨协办军粮,尔等要造反吗?」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亲子综艺,妈妈我有十八般武艺 神朝之上 全民领主:开局一座闹鬼金矿 惊鸿 我的徒弟们都太逆天了! 穿成极品恶媳,种田致富娇养探花 大乾边关一小卒 惊!我养的小白脸是前任他小叔 异世纪福音圣男 重生80,窝在渔村赶海,我把妻女宠上天 华娱97:开局骗婚天仙妈 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 史上第一豪横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寻宝全世界 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 被骂上热搜后,顶流赖上我炒CP 大明:寒门辅臣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