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大清话事人> 第532章 我贵州王生烈第一个易帜,踩着广西 湘西卖个好价钱

第532章 我贵州王生烈第一个易帜,踩着广西 湘西卖个好价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32章我贵州王生烈第一个易帜,踩着广西湘西卖个好价钱
    身处光源当中,
    湘西弓箭手们只觉眼睛发花,看不清上面敌人的具体位置,纷纷盲目放箭。
    蹲在树冠内的吴军山地步兵从暗处打明处,精准无比。
    每一声枪声,地面必定有人中弹倒地。
    湘西武装撑不住了,四面逃窜。
    林子里的枪声逐渐平静,战斗被按下了暂停键。
    ……
    不过,麻烦来了。
    火势失控了~
    火焰和烟雾熏的树上的吴军待不住了,咳嗽声一片。
    自作孽,不可活啊。
    「撤,撤。」
    狼狈的士兵们背着雷铳,快速滑下树干,离开火场。
    再不走,真的要被烧死的。
    而逃出去老远的湘西武装也诧异地发现身后火光熊熊。
    赵庄文抽出短刀:
    「乾州的弟兄们,回头,拼了。」
    「杀!」
    残兵们又被激起心中凶悍,掉头肉搏。
    ……
    一阵凌乱的雷铳枪声后,两方绞杀在一处。
    没有猎人,没有猎物,没有技巧,只有最血腥最残忍的肉搏。
    血浆泼洒,金铁交鸣。
    彪悍的湘西汉子和凶悍的滇西汉子,以命搏命。
    一个照面,不生即死。
    不时有人互相抱着滚落山沟,生死难料。
    2刻钟后,
    双方所剩无已,逐渐脱离接触。
    大火逐渐蔓延,整座山都在燃烧,火焰将战争痕迹全部抹掉,仇恨和污秽一起消失在火场当中。
    ……
    几十里外,沅陵县守军站在城墙,指着天边的火光议论纷纷。
    天亮后,
    赵庄文收拢残兵,最终只得200馀人。
    而山外的新店镇,山地步兵营续归建,仅回去了90馀人。
    战事之惨烈令所有人诧异。
    坐镇沅陵的陆军大臣林淮生,下令抚恤加倍,活着的人不论带回几个首级,按照最低100枚银币予以赏赐。
    这一仗后,
    沅陵县以东,袭击活动销声匿迹。
    后勤船队从常德出发,畅通无阻直达沅陵。
    不过再往前~
    泸溪至辰溪,辰溪县至麻阳县,这两段河谷运输线沦为了游击圣地。
    曾氏武装来回登场。
    吴军后勤船队龟速前行,一天挨八趟袭击。
    ……
    常德府城。
    一辆驴车载着泸溪幸存者陆少尉进入衙署。
    第四军团集体发配湘西前线的38名军官,最终仅剩陆横山一人。
    听完泸溪之战惨烈的全过程后,众人面面相觑。
    陆横山指着纤夫:
    「军法官何在?先给这个人支500枚银币,他参与了泸溪之战,杀死敌兵多人,而且护送本官一路逃难至此。」
    纤夫弯腰,眉开眼笑。
    军法官皱眉:
    「与军法不符。但既然有陆少尉作证,可赏20枚银币。」
    陆横山摸出了手枪,
    语气阴森:
    「老子在泸溪县当众承诺过,500枚银币,少一枚都不行。我数到三,不给,就崩了你个狗东西~」
    军法官刚欲开口,就被冲过来的陆横山一脚踢在要害处,随即拳打脚踢。
    ……
    纤夫拿到了500枚银币,连滚带爬地离开了。
    陆横山因当众殴打军法官被关押。
    他当众殴打军法官是故意的,功过相抵,离开军队,开缺回籍。
    经商才是正道。
    自己一个前军官,有人脉,正道邪道一起来,要不了几年就能家财万贯。
    然后修路铺桥,争取混个本府参事的护身符。
    多娶几房多生儿子,以后都送去东山读书做文官。
    ……
    陆横山躺在稻草堆里,眼神空洞。
    泸溪城失陷前一夜,弟兄们在城头的毒誓再次涌上心头。
    军法署署长!
    陆横山举起右手,比划了一个枪的手势,对着漆黑的屋顶~
    轻轻发声:
    砰~
    ……
    今年打工哪里去,贵州铜仁好地方——这是很多年前,江苏高速旁的一则GG。
    至今,笑笑生印象深刻。
    抛开打工到底该去哪儿的话题不谈。
    铜仁府,王氏庄园内,气氛欢快。
    台上锣鼓喧天。
    傩戏,一种酷似祭祀的古老剧种。
    王家老太爷从头到脚一身新衣坐在前列。
    对外说法是老爷子过七十大寿。
    实际上,是为了掩护儿子丶现任镇远总兵王生烈悄悄潜回面见吴廷说客。
    「先生,久居陋室,怠慢了,实在对不住。鄙人王生烈。」
    「王大人,您终于想好了?」
    「鞑廷无道,误我汉人江山。吴皇提天兵复我汉家河山,我也是汉人,岂有不举旗响应之理?」
    使者笑了,说道:
    「事成之后,陛下会收回你的兵权。」
    ……
    王生烈昂起头颅,大义凛然:
    「既是正义事业,就不要提什麽个人私利。待天兵入黔,镇远兵丁全部解散。」
    「好,好。」
    使者大为诧异。
    张开右手:
    「50万两白银,作为王大人的安家费。」
    「搬到哪里?」
    「松江府,王大人携一二子前去即可。」
    「好说,好说,松江衣被天下,在下神往已久。」
    不得不说,王生烈配合度极高。
    他甚至主动透露:
    「不日,本官亲率镇远兵丁封锁湘黔边界,确保一粒米丶一斤铁都不会流入湘西。」
    「王大人高义,下官会如实禀告陛下。」
    ……
    当晚,
    王家父子俩密谈。
    「儿啊,你都想好了?」
    「是。」
    「为何选在这个时机?」
    「湘西在鏖战,广西在待价而沽,我此时将黔东献出才显诚意,抛在最高点。」
    「高吗?」
    王生烈换了个话题:
    「铜仁张有道想和我王家结亲。」
    「什麽?」
    「张氏千金寡居,咳咳,欲许我嫡子。」
    老太爷愣了会,缓缓点头~
    ……
    过了好一会,才问道:
    「阿桂这个云贵王有希望吗?」
    「没希望。」
    铜仁府和湘西接壤,两地来往密切。
    王家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东边邻居的战事。
    老太爷说道:
    「湘西那边打的颇为惨烈,吴军不熟山林,进攻时伤亡惨重,要不要再观~」
    王生烈乾脆换了个问法:
    「爹,您老说做生意最关键的是什麽?」
    老太爷毫不犹豫:
    「本钱!」
    「对,只要本钱够厚,压也能压死同行。吴廷有大本钱,一年打不下,他可以打三年。只要有银子,仗就能一直打下去。湘西吃的消?」
    ……
    王生烈又阐述了一种可能:
    「现在吴廷的使者开50万两买我易帜,我拒绝他。他转头就去找我手底下的副将丶游击,给他们一人开5万两。如果还不行,他还可以找千总丶把总,开1万两。您说,会不会有人动心?」
    老太爷表情凝重,点头:
    「财帛动人心啊。」
    「爹,说句心里话,我怕那边的炮弹,更怕那边的银弹。咱黔军穷惯了,见不得银子。」
    老太爷起身,龙头杖怼地:
    「儿啊,这是桩好买卖,我王家投了。」
    ……
    数千里外,吴皇宫。
    迎来了漂洋过海而来的撒克逊人。
    一支由420馀人组成的庞大使团从伦敦出发,跨越数万海里抵达了苏州府。
    礼炮隆隆。
    禁卫军官抽出佩剑,45度指向天空。
    「持枪,行注目礼。」
    百人仪仗队齐刷刷匈前持枪,枪刺向上。
    左侧是身穿纯黑毛呢大衣的50名陆军,右侧是藏青毛呢大衣的50名海军,目光有神,注视着走在中间红地毯的客人们。
    部分撒克逊海陆军官本能的摘下军帽,敬礼,对陌生东方同行颇有好感。
    一名陆军少校嘀咕道:
    「普鲁士人也是这般的整齐划一。」
    ……
    「奏乐。」
    熟悉的音乐响起,使团顿时激动起来。
    肯特公爵心中默念:
    「GodSavetheKing。」
    瞬间,
    他觉得这里的一切是那麽的顺眼丶柔和,深吸一口雨后香甜而潮湿空气,仿佛又回到了伦敦的郊区~
    担忧,此时已经去了大半。
    肯特是现任首相诺斯勋爵的心腹,托利党骨干,保皇党中坚。
    见到身穿军礼服的李郁时。
    他摘下河狸帽,单膝跪地:
    「奉国王乔治三世之命,拜见尊敬的吴皇陛下。愿两国友谊深厚绵长,陛下圣体健康。」
    ……
    李郁注意到站在前面大约三分之一比例的使团成员单膝下跪,后面的使团成员双膝下跪。
    于是微笑道:
    「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请。」
    欢迎宴会后,使团成员被安置到附近刚落成的一处文官官邸群下榻。
    肯特以及少数成员被安置在皇宫一角。
    双方颇有默契,各自派出低阶文官私下接触,试探交谈。
    待基本谈妥,条款无太大异议之后才进行正式会谈。
    长条桌两侧,宾主两欢。
    气氛很轻松,过程很顺利。
    签署了正式的《苏州协议》,也称为《吴——撒两国友好协议》。
    ……
    协议内容包括:
    互驻使节丶确定关税丶开设商馆丶科技交流丶互相承认海外殖民地范畴丶皇室来往丶民间商业自由来往等等。
    条款没有涉及传教。
    因为,
    伦敦的老爷们不希望看到慈眉善目的和尚丶清癯睿智的道士在泰晤士河畔搞演讲。
    苏州的老爷们也不希望看到挂着银质十字架的牧师在街头分发鸡蛋。
    一句话,
    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大家还是谈点实务吧。
    协议公布后,
    宣传署集体松了一口气,不用去寒山寺听佛经,也不用去玄妙观学道法了。
    按照陛下指示,寇可往,吾亦可往。
    若西人坚持传教,他们就是第一批「遣欧僧」,赴伦敦搞文化输出。
    陛下是认真的,陛下是自信的。
    当前阶段,
    对外战略分两块——经济殖民丶文化输出。
    一前一后,一实一虚。
    千万别小看了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输出,效果不逊于巨舰大炮。
    ……
    午宴时,
    肯特公爵对于吴皇陛下的好感上升到了极致。
    他试探性的询问:
    「陛下对于欧洲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怎麽看?」
    李郁矜持而高傲地表示:
    「资产阶级应该不应产生过多的妄想,他们应该听命于国王,积极交税服务于国王。」
    肯特公爵的眼睛当时就亮了,起身令使团所有人举杯,为吴皇陛下的圣明乾杯。
    东印度公司总督阿德莱德,笑而不语。
    没错,
    是他,提前向前来拜访自己的财政大臣胡雪余,透露了当下伦敦的正治格局,以及内阁的成色。
    阿德莱德是世袭大贵族,是现内阁的受益者。
    ……
    伦敦有两派。
    托利党,支持国王丶大贵族。
    辉格党,支持新兴资产阶级。
    乔治三世登基之后,颇具手腕,反覆打击辉格党,收回王权,任命保皇党心腹入阁。
    来回拉扯多轮后,
    成功弄出了一个绰号「国王之友」的诺斯内阁。
    乔治三世颇有欧洲小乾隆的潜质。
    他花了20年逐步破坏了光荣革命之后的君主——议会二元制规则,成功的加强了君权,削弱了议会。
    不过,列克星敦一声枪响。
    新米字旗民兵拿着「海外善款」,锐气十足,在十三州的各个战场暴打老米字旗。
    ……
    诺斯首相是保守人士,擅长搞人际关系,搞钱,但是不擅长搞暴力。
    结果,龙虾兵在花旗偶有小挫。
    奸臣们就自己跳出来了,一个是花旗十三州,一个是辉格党。
    他们一个在外,一个在内,一个用武,一个用文,疯狂进攻诺斯内阁。
    虽然唐宁街,众正盈朝。
    奈何奸臣们拿着轻飘飘的英镑和轻飘飘的报纸,裹挟眼光短浅的市井小民。
    抗议声势浩大。
    就连英格兰丶苏格兰的乡绅们也对现状都极为不满。
    两兰十八郡的担子压的诺斯首相摇摇欲坠,压的乔治三世体重直线上升。
    ……
    以上,是经胡雪余转告,陛下自行脑补的。
    虽然不完全符合现实,但误差已经不大。
    李郁懂了,彻底懂了。
    诺斯内阁这是想藉助「东方洋人的力量」压制国内的那帮反对者。
    诺斯勋爵难呐。
    一方面要增兵到花旗殖民地作战,一方面还要派战舰到大西洋丶地中海丶加勒比海丶印度洋巡航,防备法兰克丶伊比利亚丶尼德兰。
    这三国有钱出钱,有枪出枪,不遗馀力的给伦敦添堵。
    打仗,
    打的是什麽?钱。
    诺斯内阁急需海外善款。
    ……
    当晚,
    李郁越想越兴奋,在宫殿内来回走动。
    时而高举双臂,时而低头自言自语。
    「千载难逢,天赐良机啊。」
    「诺斯内阁不能倒,华盛顿不能赢,路易十六不能停。寡人要干涉!!」
    次日,
    财政大臣胡雪余丶海军部副大臣刘武一同拜会肯特公爵。
    表态:
    「陛下指示,鄙国坚决支持诺斯内阁的立场,坚决支持贵军在花旗殖民地的戡乱大业。」
    当时,
    老米字旗贵族肯特,胡子都激动的翘起来了。
    【本章的伦敦正治格局都是真的,作者是基于真实历史加以发挥。】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 三年为奴复仇之路燃爆京城 维度谜网,楚遥破局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复影魔君 雪中悍刀行:悟性逆天,我能无限顿悟!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重生:从港岛开始当世界首富 小叔子兼祧两房后,夫君回来了 谁说当卧底不好的?当卧底可太棒了! 权力巅峰:我从基层步步布局 惊!神笔马良转世,却是三岁女娃 重生09:我为财富之王 快穿之顾七七的散装人生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夫人请住口 娱乐帝国系统 顶级赘婿 从肉体凡胎肝到不死不灭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