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大清话事人> 第592章 推翻原有藩属体系,追溯1500年帐期

第592章 推翻原有藩属体系,追溯1500年帐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92章推翻原有藩属体系,追溯1500年帐期
    高丽使者赶紧卖弄学问:
    「《诗经·北山》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宗藩体系,初起于周。唐之后,发扬光大。大清有外藩属国,五十有七。朝贡之国,三十有一。」
    「如今,皆归上国。」
    「此乃盛世之景也。」
    ……
    李郁冷冰冰的说道:
    「从今日起,藩属体系改了。」
    「宗主国保护了你们1000年,得到了什麽?一堆破铜烂铁。外务部替寡人算一下,按照每年1000两黄金基础安保费用计算,让他们补。」
    「另外,查查历朝历代每年的赏赐,一并追回。」
    「历朝用兵的费用,也计算一下。」
    「追溯1500年,利率不要太高,按照复利计算,最后拉个清单,出个总数,让他们带回国。」
    「先还钱,后谈藩属名分。」
    ……
    高丽使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反覆询问流球使者:
    「上皇刚才说什麽了?我的汉语水平不太好,可能听差了。」
    流球使者面露惊恐,呆滞。
    完了,流球完了。
    流球,要改名萨摩球了。全体国民马上要改月代头了,呜呜呜~
    安南国王黎维祁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不能用钱来衡量啊。上国就好似父亲,怎麽能抛弃儿子们呢?」
    他丢掉了国都,这趟是来求救兵的。
    ……
    李郁拂袖而去。
    外务部的官员告知所有人:
    「诸位,一人发一个算盘,一张草纸,咱们到外边细细对个帐?」
    众使者如丧考妣,呼天喊地。
    于是,外务部一怒之下,直接让巡警把人逐出驿馆。
    想白吃白住?
    没门。
    苏州府不养闲人~
    帝国不需要穷亲戚~
    现在不对帐,就等着天兵上门对帐吧。不识好歹的东西~
    ……
    次日,
    安南国王黎维祁被带入皇宫,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悲惨遭遇。
    如今安南,很乱。
    东汉末年的翻版。
    后黎朝(东汉)是正朔,黎维祁(汉献帝)虽为皇帝,却无实权。
    权臣横行,地方割据。
    北方的权臣郑氏(董卓),和南方权臣阮氏(曹操)互相攻打。
    打的正酣,
    南方又又又出了个阮氏(司马懿)。
    北方郑氏就扶持这个新阮去打南方旧阮。
    新阮首领三兄弟很能打,一口气就把旧阮杀的片甲不留,只剩一个王子逃亡去了暹罗。
    接着,新阮三兄弟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北伐,一口气打到了都城升龙城。
    郑氏亡了,黎朝亡了。
    黎朝残部蹲在北方山区打游击,同时,新国王黎维祁来苏州府求援兵。
    ……
    李郁哑然失笑。
    阮文岳丶阮文惠丶阮文吕三兄弟起初为家乡的官差,后揭竿而起。
    三阮抄的是《水浒传》剧本,走的是宋江的路线,举的却是儒家的旗,籍贯是安南归仁府西山邑。
    所以,他们的军队又称为「西山军」。
    很熟悉~
    见陛下无故发笑,黎维祁不住磕头:
    「求陛下速速发兵镇压叛阮,匡扶正义。藩属欠帐,小王认,全认。」
    李郁收敛笑容,悠然道:
    「乱臣贼子,人人当而诛之。」
    「但,安南穷山恶水,路途遥远,山林密布,瘴气毒虫。当初永乐皇帝征讨安南好不容易纳入王土,结果呢,你们不服气,足足抵抗了20年,让大明死了好几个总兵官,葬送了好几万精锐,花费银钱千万。」
    「最终大明退出,便宜了你黎朝。」
    「寡人,说实话觉得认你这个藩属,不划算,很不划算啊。」
    ……
    「黎主,旧帐除外,这次你能额外出多少军费?若平叛成功,事后又有多少谢礼?」
    瞬间,天雷滚滚。
    和黎维祁前后脚到,被安排在隔壁偷听的西山阮氏使者也诧异的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
    不对啊。
    史书记载的上国不是这样的!
    陪同在旁的范京见其惊诧,冷笑道:
    「贵使,可以开价了。」
    「鉴于黎朝素来恭顺,且是正统,而你们阮氏是乱臣贼子。所以,你们开出的价码需是黎朝的双倍,才能等同视之。」
    「来人,安排个房间,给他纸笔和算盘。」
    ……
    吴皇宫召开了一次临时御前会议,规模不大,仅十馀人参加。
    众人传阅,啧啧称奇。
    为了争取天兵南下,
    除旧帐400万两黄金之外,黎朝愿为此次出兵支付特别军费白银150万两,大米50万石,美女300,俊男100,以及宗室女10(条件是包赢)。
    新阮氏,不愿认旧帐。
    光这一条就直接否了。不忠的狗,不需要!
    范京第一个开口:
    「陛下,阮氏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胡雪余也点头:
    「毫无诚意。」
    杜仁笑道:
    「陛下,臣觉得这位黎主也是狡诈之徒。他这是虚空卖小国啊。他在卖阮氏的国啊~」
    众人哄笑。
    总觉得滑稽的很。
    ……
    李郁起身,拿起指挥棒走到一侧墙壁,指着大幅地图安南所处位置。
    高声道
    「安南此国国土狭长,南平北险,自古以来都是君王守国门,定都升龙城,他防的是谁?防我们啊!」
    「北部山高林密,地势险峻。」
    「历朝历代南下征讨安南,后勤绵长困难,处处遇袭。更有瘴气丶毒虫丶气候造成大量减员,甚至十倍于战斗减员。」
    「当初,永乐皇帝设布政使司,结果呢,安南人反抗不绝。短短20年,永乐皇帝靡费军费,战死军士无数。什麽都没得到,到头来一场空。」
    众臣脸色严肃,若有所思。
    ……
    李郁观察众人表情,开口道:
    「以史为鉴,我朝的对外战略当立足2个字——务实。」
    「数千年来,周围番邦皆习惯了厚往薄来,认为上国只求名,不求实,并且轻易不干涉藩属之内务。」
    「时代变了,帝国要以更灵活的态度对待这些藩属国。要钱,还要干涉,要积极扶持其内部不同派系。
    「铁桶一块的藩属国,不是好藩属。殷鉴在前,教育惨痛啊。」
    「现在的安南,就很好。」
    众人又笑了。
    李郁继续讲道:
    「阮氏和黎氏,不相上下,你争我斗。帝国才能四两拨千斤,用最少的军队维持安南的平衡。」
    「寡人决议,以安南为例,走出帝国重整藩属国的第一步。」
    ……
    范京激动,起身道:
    「陛下,臣建议,先弱之后吞之。永乐做不了的事,陛下可以做成。」
    李郁摆摆手:
    「范爱卿,你的想法很好。但你要考虑吞并后的成本,安抚百姓,设置州县,驻扎军队,至少100年都是亏本买卖。只有投入,没有回报,撑不起啊。」
    「帝国崛起之路,绝不能背负累赘。」
    范京讪讪坐下。
    胡雪余拱手:
    「陛下的意思可是,我朝打强扶弱,维持安南内部的适度争斗,同时小股驻军,且驻军之军费由安南人承担?」
    「国丈正解。」李郁指着一处,「这里,金兰湾。」
    ……
    得知天兵要匡扶正义。
    安南国王黎维祁欣喜若狂,一再磕头,哭的不得自己。
    而一旁的阮氏使者却是一脸死灰,敢怒不敢言。
    吴朝不愧是文明帝国,不杀之,也不虐之,依旧派骑兵护送这名使者归国,让他回去将消息送回升龙城告知阮氏三兄弟——
    天兵,要来了。
    准备开仗吧!
    这种堪称狂妄的战略自信,让阮氏的使者心慌的一匹。
    他一路快马加鞭,翻山越岭,腾云驾雾,抢时间赶回升龙城,奄奄一息的拿出上国的战书——诸君,准备死战吧。
    那个挥之不去的噩梦,又来了。
    ……
    吴皇宫,气氛轻松。
    「陛下,黎维祁又赋诗一首。」
    「放那吧。」
    这已经是第7首颂诗了,字里行间,从各个角度夸赞吴皇。
    翻译成最粗俗的语言就是:
    爹,棒。
    爹,伟大。
    爹,我爱你。
    爹,求求你赶紧发兵吧。
    安南,是儒家圈的优秀子弟。
    黎维祁的儒学素养不错,赋诗中规中矩,虽无李杜之才,但做个举人问题不大。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
    海军部,紧锣密鼓地筹划对金兰湾的行动。
    卫戍舰队将出动5艘主力战舰,加入南洋舰队一道参与此行动。
    远征海外,后勤补给很关键。
    粮食可以在当地筹集,但其馀物资皆需依赖国内。
    陛下批准,从兰芳坤甸港丶广州港开设去往金兰湾的两条补给航线。
    金兰湾,意义重大。
    将是帝国在南海区域的第一大港,由海军和陆军共驻,殖民地保护神第4军团又多一处防区。
    一道道命令从苏州府发出。
    分别发往广州丶兰芳坤甸丶大员府城丶爪哇巴达维亚,采用通信塔和双桅快船相结合的送信模式。
    ……
    安南都城,升龙城。
    一队队身穿藤甲的士兵押送黎朝犯人至此,挥刀砍下。
    红河里飘满尸体,最终冲入北部湾。
    2天前,
    使者从苏州府赶到升龙城,带回了吴朝要出兵干涉的消息。
    西山军统帅阮文岳一夜辗转未眠,压力山大。
    所有人如鲠在喉,既恨又怕。
    最终,
    阮氏三兄弟决定,打!
    将西山军集结到北方,依托天然关隘,抵御吴军。
    同时,阮文惠率一支2000人的偏师在密林中袭击吴军粮道。
    安南人对于如何抵抗天兵很有经验,口口相传。因为除了宋,其馀朝代都主动征讨过安南。
    ……
    阮氏三兄弟发誓要痛击吴军,打疼吴军。
    让吴朝知道安南个是刺猬,没什麽肉,就是刺多。
    之后,
    再上表求和,给足吴朝面子。
    大家各退一步。
    上国封自己为安南国主,年年上供,绝不遗漏。
    随着军令下达,
    源源不断的西山军从南方嘉定(胡志明市附近)前线向北方调动,将整个防御重心放在了北方。
    当然,
    阮氏没忘了把黎朝的拥护者先狠狠杀一遍,这才有了升龙城外的血流成河丶尸体堵塞。
    ……
    第4军团以大员府城为主基地。
    为了适应身份,黄肆进行了内部调整。将炮兵和辎重全部打散和步兵混编。
    团一级编制,太大。
    打殖民地战争并不适合。
    殖民地征讨,出动营级(500人)和连级(250人)更适合。
    此外,
    固定驻扎据点以排(50人)为单位。
    大员岛最北的基隆驻扎了1个营,在中间的彰化驻扎了1个连。
    在爪哇岛布置了3个步兵营。
    在兰芳布置了2个步兵营(从爪哇调动而至)。
    因为安南是一个在中南半岛的独立的王国。
    它和大员丶爪哇丶婆罗洲不同,有可能会面临数万乃至十数万敌军围困。
    所以,黄肆准备抽调4~7个步兵营进驻金兰湾。
    ……
    2个月后。
    吴军舰队抵达金兰湾外海。包括2艘三级舰,6艘四级舰,10艘5级舰,3艘运兵船,20艘补给船。
    最后一次补给是在广州。
    之后舰队沿着海岸线南下,在黎朝向导的指引下轻松抵达了金兰湾。
    安南国王黎维祁在旗舰上,一路又惊又喜又忧。
    惊的是——天兵居然不走陆路从镇南关南下,这可是两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战争路线啊。
    喜的是——天兵威武,武德充沛。
    忧的是——庞大的帐务,还不起。
    临行前。
    他已经签署了一份《安南请上国驻军条约》
    黎朝需要承担驻军之一切开支。
    吴朝承诺,驻军的数量不超过5000,驻军地点不超过3处。
    原则上,
    驻军不干涉安南内部任何事务,除非黎朝主动请求。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保护黎朝不被任何外部势力入侵。
    黎朝对吴朝全面开放。
    吴朝商品进入安南无需交纳一切关税。
    吴朝百姓可自由出入安南,游览丶定居丶经商丶开矿丶嫁娶丶做慈善。
    ……
    黎维祁人在屋檐下,也不敢不签条约。
    自己有什麽资格讨价还价?400万两黄金又如何?
    自己目前只是一个亡国的光杆皇帝罢了~
    万一,自己不签,阮氏签了,那就亏大了。
    在吴皇宫,
    他远远地见到了阮氏使者。
    吴国的威胁之意很明显,莫要认为自己奇货可居,大不了换一个人支持。
    相当皇帝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不说远了,
    南方旧阮政权的逃亡王子阮福映此时就在暹罗,一边游说暹罗王,一边勾搭法兰克传教士购买军火,多方筹措,试图复国。
    若是吴皇勾勾手指,朊福映肯定眉开眼笑的跑来苏州府签署条约。
    卖小国的赛道,竞争很激烈的。
    ……
    「开炮!」
    战舰对准金兰湾防御工事展开炮击。
    此地只有300守军,可怜兮兮的10条小船,1座军营,1处寒酸的炮台。
    仅仅一刻钟。
    被炮弹击中燃起大火。
    1艘5级舰冒险驶入湾口作为尖兵。
    黎维祁站在旗舰高处,举着千里镜,兴奋的观察。
    「天兵威武,好,打的好。」
    金兰湾口宽度仅半里,两侧有半岛护卫,港内面积庞大,甭说风帆战舰,就是航空母舰都能停。
    名副其实的东亚第一良港,没有之一。
    ……
    刘武放下千里镜,微笑着说道:
    「开瓶好酒。」
    一群人站在甲板上,端起酒杯高呼:「万胜!」
    然后,
    挨个和黎维祁碰杯。
    海军就这点好,可以搞仪式感。
    半个时辰后,舰队全部入港,俘虏了几艘小船。
    运兵船靠港,士兵登岸肃清周围。
    太轻松了!
    一来是安南军队缺乏海上战略眼光。二来是连年混战,菜鸡互啄。
    黎维祁踏上陆地的一瞬间哭的不能自己,他双膝下跪,捧起土壤放到嘴边。
    就差来份罪己诏了。
    一个合格的演员~
    一个典型的君王~
    ……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 千面之龙 奥特曼任意键:启明 亮剑:钢铁雄心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序列:吃神者 渣爹蠢兄护后娘,今生全部火葬场 重生不当冤大头,校花你着急啥? 影视世界的逍遥人生 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 柯南之死神盯上我 望女成凤?和亲爹甜蜜双排! 替嫁弃女是魔帝,强亿点点怎么了 真千金被赶出门,京圈厉爷捧心尖 人在精灵刷词条,养成妖皇沙奈朵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大乾边关一小卒 星际大佬她不讲武德 春欲沉沦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