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大清话事人> 第574章 郁皇亲征,开启两路北伐!

第574章 郁皇亲征,开启两路北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74章郁皇亲征,开启两路北伐!
    下午,
    天空飘着小雪。
    御驾巡视位于苏州府城南的一处新兵训练营。
    教官们遵照《步兵手册》逐个科目的训练,无需考验个人战场经验。
    身着崭新军服的新兵们扛着枪,踩着小鼓点在走队列。
    「参见陛下。」
    李郁询问:
    「此处有新兵几何?隶属于哪个军团?」
    「新兵3512人,陆军部在上一轮扩军时遗漏了第4军团。这次黄校尉请求补充新兵,于是陆军部就在江南募了这些兵。」
    李郁愣住了,狐疑的盯着教官,问道:
    「新兵籍贯?」
    「全部来自江苏丶浙江还有皖南,且为自愿报名。」
    ……
    正聊着,新兵当中突然爆发出狂热欢呼。
    「万岁,万岁!」
    乌泱泱的新兵们单膝跪地丶枪托着地丶刺刀朝上,眼神狂热。
    见状,
    李郁催马小碎步奔跑,高举右手频繁示意,完成了一次事先无准备的短促而热烈的现场阅兵式。
    他看的出来这些新兵眼里的狂热并非伪装,而是发自内心,但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江南丶自愿丶狂热丶新兵~
    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就三个字:不可能!
    ……
    见陛下狐疑,周围的人都有些紧张。
    李郁突然扭头吩咐:
    「传令,所有士兵卸甲。」
    「遵旨。」
    一名教官高举金色狐狸军团大旗,骑马掠阵,大声喝令:
    「陛下有旨意,冬练三伏,全体新兵卸甲,考验勇气。」
    ……
    所有人惊呆了。
    3000男儿齐卸甲,竟无一人是良民!
    满眼刺青男。
    花花绿绿,五颜六色,从局部到过肩,从汉字到图形,从貂蝉到关公。
    无纹身者,百里挑一。
    李郁恍然大悟,眼神复杂,低声吩咐:
    「可以了。中午多熬制些姜汤。另外,每人赏5枚银币,这笔帐不要走陆军部,由皇室内帑出。」
    「遵旨。」
    随着命令传开,万岁的呼声更是响彻云霄。
    ……
    陛下的出身,终究不是个秘密。存菊堂丶维格堂靠着一拳一棍在苏州府打出来的威名,
    如今,大业已成。
    从帮会分子到当朝皇帝!
    神话一般的故事,让陛下成为了所有江南恶少年们的精神偶像。
    这麽说吧,全江南稍微有点追求的帮派分子都在这里了。
    如果不是训练营的教官们集体出动拦截。
    数千名赤膊纹身男将高举双手丶欢呼着包围陛下的战马,跪在雪地里为「大哥」欢呼,再欢呼。
    ……
    今日之事颇为尴尬。
    但又不好骂娘。
    李郁只能默默地裹紧披风戴上面罩,一路狂奔回到吴皇宫。
    「让陆军部和参谋本部临时修改一下爪哇驻军的安排。广东之第5军团暂不动,改由第4军团新兵驻扎。告诉黄肆,大员不需要增兵。」
    「遵旨。」
    回到寝宫,李郁犹觉脸颊发烫。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第4军团以后就常驻南洋充当殖民地军神吧。
    内政部怎麽可能忘记大员呢,大员的海关缉私队中2成都是内政部的耳目。
    此刻,
    岛上的火恐怕还在熊熊燃烧呢。
    ……
    李郁暗自决定,
    以后就别让4军团回来了。
    第4军团不是合格的野战军团,但想来应是合格的殖民地驻屯军。爪哇岛丶婆罗洲岛丶吕宋岛,大员岛,流求群岛,都交给他们。
    自己也不可能再为了招募江南新兵而给出额外的优厚待遇,爱当不当。
    李郁打开尘封已久的日记本,
    写下:
    若无厚赏,江南地区积极自愿当兵者必非良民。
    即日起,第4军团兵额冻结,不再扩编,该军团亦不可驻扎本土,否则友军争相效仿,祸害无穷。
    ……
    这个春节。
    南方很祥和,北方很糟糕。
    清廷在时,也很糟糕,但不得不承认,再糟糕的秩序比如今的无秩序还是好一些。
    北方已无官兵丶匪兵丶教军之区分,所有人都在凭着本能生存。
    中原山东直隶的士绅们不再头铁,联名信一份接着一份飞向苏州府。
    就连曲阜的孔府也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献上降表,但吴廷不予回应,一概扣押。
    情报署给出了判断:
    北伐,没有难度。
    太行山以东丶长江以北,山海关以南的广大区域,都在翘首以待陛下。
    ……
    正月初5。
    吴廷正式誓师,出兵北伐。
    吴皇现场宣读清廷十大罪状,昭告天下,替天行道,北伐中原,目标燕京。
    运河舟楫连绵数十里,遮天蔽日。
    军容之壮观,令围观者啧啧称奇。
    此次北伐,共计投入了第1丶2丶3丶8丶6丶9丶10丶轻骑兵,共计8个野战军团,以及大半个近卫军团,
    海军出动了40馀艘海军战舰,5000多名水手。
    以上是正规军。
    此外,还有第2派遣军团,皖北胡之晃部。
    总兵力15万人。
    后勤雇佣了民夫25万丶民船2万馀丶各类车辆无算。
    从两处渡江。
    一处是襄阳,一处是江宁燕子矶。
    这两处江面狭窄,是历朝历代军队的渡江选择。老祖宗严选,错不了。
    ……
    北伐的主帅是陛下。
    届时大军杀入紫禁城,如此名场面,皇帝岂有不到场之理。
    考进长安很难,打进长安稍微简单那麽一丢丢。
    财政大臣胡雪余坐镇苏州府,负责调度后勤。
    参谋本部大臣谭沐光坐镇京口,也是负责调度后勤。
    站在甲板之上,
    李郁望着滚滚长江水,和身边诸将感慨:
    「北伐,不应该是冲锋的号角,而是成功的钟声。从南往北打,朱元璋是第一人,寡人是第二人。」
    「如今清廷统治摇摇欲坠,好似冢中枯骨。」
    「这一仗,军事为辅,正治为辅。」
    「我们一定要安置好北方流民,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陛下圣明。」
    ……
    北伐大军分2路。
    西路军由陆军大臣林淮生指挥,包括了第1丶3丶9野战军团,以及轻骑兵军团。
    西路军从南阳出发,一路向北,意在堵截清廷西狩之路。
    东路是陛下亲领,兵力更多,准备穿过安徽向北进攻。
    出发之前,吴军进行了一次略为仓促的整编。
    从原有的老军团各抽调2000士兵士官编入新组建的军团,其中三分之一人官升一级。
    产生的空缺,由新兵填补。
    如此一来,可保各个军团的基本战力。
    ……
    此外,李郁还临时调整了部分高级军官。
    即日起,各军团最高指挥官改称司令官,对应军衔不改。
     第1军团由林淮生兼任(林总)。
    第2军团依旧是郑河安(总生病的阜阳大哥)。
    第3军团韦俊(韦妃的默默无闻的哥)。
    第4军团黄肆(驻大员,忙着捞钱)。
    第5军团苗有林(驻广东)。
    第6军团赵二虎(长兴矿工出身,王六的小弟)。
    第7军团白健仁(桂军,人在东山步兵士官学校进修)
    第8军团李小五(义子,兼领禁卫军)。
    第9军团杨遇春(披甲步战高手)。
    第10军团刘阿坤(存菊堂老人,沉湎于西湖柔情,拉来挂个名,战后好封爵)
    轻骑兵军团,兀思买(热爱诗词的非典型圆脸蒙古人)
    近卫军团,陛下亲领。
    ……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按照既定安排,如无意外天象,大军每天必须前进40里。
    西路军先出动。
    林淮生以轻骑兵军团为先导,一路北进。
    一路所见,哀鸿遍野。
    白骨弃于市,数里无人烟。好不容易找了几个状如骷髅的汉子作为向导。结果吃完第一顿,就撑死了两个。
    鲁山县丶宝丰县已成废墟。
    士绅也好百姓也罢,皆不知所踪。
    「老乡,这里的人都去哪儿了?」
    「军爷,死的死,跑的跑,俺估计好多人逃进山了。」
    豫西多山,生存概率比在平原会高一些。
    ……
    大军继续前进。
    汝州,不战而降。
    城墙上血迹斑斑,之前有明显激战的痕迹。欢天喜地的士绅们打开城门,跪迎王师。
    不过,
    林淮生不打算就这麽放过他们。
    当众询问了一个问题:「尔等可有四海票号存银存根?」
    众人愕然,连忙找出存根。
    不料林淮生冷脸道:
    「凡存银3000两以下者,皆为首鼠两端,无可宽恕,杀!」
    如此一来,汝州城内官绅240馀人皆被拖出去当众枪决,之后家族男丁发去淮南煤矿挖煤,女眷发入教坊司。
    仅有5人合格。
    林淮生知道陛下心意。
    这半年里,四海票号在北方一共吸储400多万两。
    陛下听说后,勃然大怒。踏马的既然不让骗,那寡人就只能动手抢了。
    ……
    轻骑兵军团一路狂奔,传檄各州县。
    所到之处,
    州县纷纷打开城门跪迎王师。
    识时务者为俊杰,就连重镇洛阳也自觉打开了城门。已封冻的洛水,挡不住凶狠的吴军。
    河南布政使带领全城400多官绅跪在城门外当众献上牛羊丶金银。5000多守军全体弃械。
    吴廷的规矩,人人都知。
    顽抗,破城后全城士绅皆屠。
    投降,可保全城士绅身家性命。
    兀思买骑在马上望着匍匐在脚下的洛阳官绅,得意洋洋的接收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城池。
    至此,
    西路军就完成了初步战略,封堵住了清廷从潼关西逃入陕的路线。
    ……
    安徽滁州府。
    中军大帐。
    参谋恭敬的回答:
    「林帅军报,西路军兵锋已至黄河,在南阳府城丶汝州城丶宝丰县城丶许昌城驻军,途遇抵抗甚微,并诛杀存银低于3000两之士绅844户。」
    「告诉林淮生,接到军令之日起,西路军分3路,自西往东配合东路军清剿,分区清理。」
    「寡人再次强调作战原则,凡不愿放下武器者,不论兵匪不论老幼一概剿杀。打一路,就安置一路,若粮食跟不上,宁可放缓步伐。」
    参谋快速记录之后发出。
    中午时分,胡之晃快马赶到。
    一入帐,就热泪盈眶。
    「陛下!臣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臣愿为大军先锋,北伐燕京。」
    「起来,坐着说话。」
    「谢陛下。」
    帐内,李郁屏退左右,密授旨意。
    胡之晃听的频频点头,之后快速离开。
    ……
    颍州府北。
    第2军团司令官郑河安脸色蜡黄,整个人显的很枯萎。
    麾下,
    一众皖北籍军官们担忧的望着主心骨。
    「诸位,陛下已有旨意。我军团先拿下徐州——淮安一线,消灭福长安!」
    「仗打到这份上,其实没什麽悬念了。这些年弟兄们跟着我风里来雨里去,图的不就是个封妻荫子。」
    「只可惜,我怕是撑不太久了。」
    说着,他给众人展示了一方带血的手帕。
    众军官眼眶发红。
    「大哥,你回苏州休养吧。」
    「司令官,徐州交给我们,不会出问题的。」
    ……
    郑河安举起右手,示意噤声。
    待帐内安静,
    他才很平静的说道:
    「寿,乃天定。大夫说了,我这是沉疴顽疾,无可救药。好在这是个慢病,逐渐恶化,所以我还能撑一段时间。」
    「也许1个月,也许半年。」
    「诸位弟兄,需保密!否则陛下一道旨意,我就得卸任。」
    众人擦泪,点头。
    ……
    郑河安笑着示意众人坐下:
    「事到如今,我想和诸位说些真心话。我死之后,你们一定要团结,切莫搞内讧。」
    「你们还有你们的家族都能翻身了。不过皖北还是穷,乡亲们怕是黑窝头都吃不饱。」
    「想翻身,怎麽办?」
    「第一,治河。第二,办教育!」
    ……
    一少年军官起身拱手道:
    「大哥,这俩都是朝廷的大事。我们怕是~」
    「满仓你坐下。我想说的是假如,假如有一天朝廷要治河,皖北人必须死命配合丶不惜代价。」
    众人默默点头。
    「司令官放心,我等记下了。」
    郑河安继续讲:
    「办教育,不能都等朝廷,其中缘由我不愿多说,你们也无需多问。我以军团司令官的名义下一道书面军令,从即日起,歼敌破城后,你们尽可放开手缴获。」
    「司令官的意思是?」
    「2军团所到之处,前清官吏丶士绅望族丶巨商大贾,甭管是谁一概灭口,然后抄其浮财。记住,只要浮财。事后朝廷有追究,一应责任我来承担。」
    「抢来的钱,不是让你们私分的。」
    「7成!至少保证7成运回老家,办学校,招收家乡子弟。」
    帐内安静的可怕。
    所有人都盯着郑河安,试图搞清楚他的真实用意。
    ……
    郑河安笑的很从容:
    「这些年,我也算参透了一些事。」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办教育,得大把大把的投入。老家人没钱,所以这钱得我们来解决。」
    「你们务必记住我两句话。第一,唯陛下马首是瞻,战场之上,陛下说什麽你们就做什麽,不许犹豫不许思考,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也给我冲进去。第二,造福乡梓,100所学校,少一所,我死不瞑目。」
    「跪下,发血誓。」
    ……
    次日,
    第2军团开拔,兵锋直指徐州。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烂人真心 民国第一侠女 登对 先婚试爱:闪婚后大佬又野又浪 恶女流放垃圾星,靠白嫖系统逆袭 修仙:我在云疆养仙蚕 隐居三年,出狱即无敌 99夜贪念 一门三帝:我,赠送大残至尊骨 替嫁太监三年,哥哥们跪求我原谅 高门喜嫁 悟性满点!我习得禁忌绝招 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白明微风轻尘 离婚入殓后,京圈太子爷在我坟前痛哭 小妻招人疼,禁欲霍少被撩到失控 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 最强神医混都市叶辰夏若雪 夏若雪孙怡 夏若雪叶辰孙怡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