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复山河> 第三百二十三章、九江会师

第三百二十三章、九江会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百二十三章、九江会师(第1/2页)
    武昌府。
    “叛军在九江聚集重兵,我军总兵力不足十万,其中还有两万新兵。
    想要快速速战速决,拿下这一战略要地,怕是难了!”
    李原忧心忡忡的说道。
    收复失地是好事,可在收复失地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要分兵驻守各地。
    战线拉的越长,手中可动用的机动兵力就越少。
    这两万新兵,还是收复武昌后刚招募起来的,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战线推进到武昌,官军就有些打不动了。如果敌军反应迟缓,倒是能够拿下九江府。
    偏偏吴楚两国,都格外重视九江。短时间内,当地就聚集了十万大军。
    作为守城的一方,有这么多军队,让进攻的一方非常绝望。
    真要是强攻硬打,就算能够拿下九江,官军也要损失惨重。
    “叔父,无法速战速决,那就打持久战好了。
    目前湖广的局势,对我们非常有利。利用敌人调兵遣将的契机,正好趁机收复失地。
    收复了湖广大地,我们就不用为粮食发愁。敌军要耗,就陪着他们耗着好了。
    吴楚两国加起来一百多万大军,可不是那么好养活的。
    短时间内,靠之前劫掠的物资还可以支撑,时间一长后勤必定出问题。
    尤其是楚国,他们根本养不起那么多军队。
    一旦进入战争状态,要不了半年时间,就会耗光他们的存粮!”
    李牧淡定的分享道。
    靠政府强力手段,湖广公债推行的非常顺利。
    光到账的现银,就超过一百五十万两,另有各类粮食八十万石。
    士绅们承诺认购的数额,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出数倍。
    哪怕最后只兑现一半,依旧是一笔巨额收益。
    官军的后勤压力大减,甚至有余力组建新军。
    再过两个月,又到了春粮收割的时候。
    虽然受战争影响,湖广粮食出现了减产,扣除民间民间自用外,依旧有不少盈余。
    反倒是楚国一方,丢了自家的粮仓,日子变得困难起来。
    吴国情况略好一些,可是他们在花大价钱组建骑兵。
    北虏可不缺金银,想要获得战马,那就只能拿粮食、布匹之类的战略物资交换。
    在这种背景下,能够拿出来支援楚国的粮食,肯定不会太多。
    打消耗战,李牧完全不怂。
    “确实,现在应该着急的是叛军。
    卫逆不想被我们拖死,就只能速战速决。
    那么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就分工。
    你负责对付叛军主力,我带兵收复失地。”
    李原想了想说道。
    跟着一路打过来,全程充当看客,他早就想要出手。
    怎奈手中实力有限,没法掺和高端局。
    现在叛军被一分为二,切割出来的那些州府兵力不多,又处于人心惶惶中。
    此时出兵收复这些州府,正是虐菜鸟的最佳时机。
    ……
    大军一路奔袭,终于赶到了九江城下。
    望着城头上飘扬的吴军旗帜,卫嘉瑞松了一口气。
    “三江之口,七省通衢”。
    九江不光是阻挡官军南下的战略要地,同样也是江西的门户。
    对此地他惦记了许久,只不过因为九江在吴军手中,为了反虞大业没法下手。
    吴国也知道九江遭人惦记,在此地驻扎了重兵。
    不过“惦记”都是过去的事了,经历了湖广大片疆域的沦陷,卫嘉瑞早就没了窥视九江的想法。
    九江府在吴国手中,才能让傅皓轩出兵,参与到同官军的大战中。
    如果没有了九江的牵挂,吴国会不会出兵参战,那就成了一个未知数。
    从距离上看,从九江到南昌,可比到南京近的多。
    丢了九江府,吴国还可以扼守安庆府。
    楚国可就悲剧了,首都保卫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鄱阳湖沿岸,汇聚了江西最富庶的土地。
    一旦让官军杀了进来,他们的损失可就大得去了。
    丢了湖广粮仓,再丢了这个鱼米之乡,天下争霸就和他没有了关系。
    “王爷,吴军使者邀请您入城,您看?”
    一名中年文官上前询问道。
    “告诉使者,就说战场上兵贵神速,我们要尽快赶赴武昌,就不叨扰了。”
    卫嘉瑞果断拒绝道。
    现在不是白莲圣国时期,大家不再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
    乱世争霸中,盟友同样需要提防。
    万一人家包藏祸心,他自己送上门去,那就成笑话了。
    事实上,最开始他是想着直接从陆路赶赴武昌,不从吴国的势力范围经过。
    后面考虑到光自家的实力,没有把握拿下官军,这才过来和吴国联手。
    当然,后勤方面的因素,也是一个重要考量。
    哪怕从九江府借道,实际上大军还走的陆路,只是把后勤交给了水运。
    倒不是卫嘉瑞排斥水路行军,主要是船舶数量不够,无法一下子运送这么多部队。
    江南地区水运发达不假,可稍微大点儿的船,主人不是富商,就是地主士绅。
    听到义军打过来,这些人逃命的时候,可不会忘记船这种运输工具。
    现在的运输船队,还是占领江西之后,卫嘉瑞慢慢积攒起来的家底。
    “王爷,接下来还要联合作战,直接拒绝太过生硬。
    不如在营中设宴,邀请吴军将领过来一叙。”
    丞相昌君逸开口劝说道。
    自己过去风险太大,邀请对方过来,就要安全的多了。
    到了自家地盘上,鸿门宴也是他们摆给别人。
    “嗯!
    那就这么安排,礼部负责安排好接待工作,不能让人笑话我们不懂礼数。”
    卫嘉瑞当即吩咐道。
    越是出身低微,身居高位之后,越是重视礼数。
    礼仪存在的价值,从来都不是礼仪本身,而是礼仪背后的儒家文化。
    忠、孝、仁、义、礼、智、信、恕、悌,这八个字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都是封建统治者最喜欢的。
    身居高位之后,都会潜移默化的推崇,以巩固自身的权势地位。
    “陛下放心,礼部定会处理好此事。”
    见来活了,一旁的礼部尚书急忙答应道。
    再怎么推崇礼制,战争时期依旧是以实用为先,礼部在朝堂上的存在感相对较低。
    好不容易遇上机会,肯定要表现一下。
    可惜他的想法,注定要落空。
    卫嘉瑞满脑子都是怎么收复湖广,根本没心思折腾别的。
    ……
    成都府。
    “魏逆来势汹汹,诸位同僚可有对策?”
    徐文岳关心的问道。
    白莲教信仰扩张不顺利,但蜀地的局势,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恶化。
    官府横征暴敛,士绅趁火打劫,为叛军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筹集平叛经费,加征成了无法避免的事实。
    怎奈在执行过程中,各级衙门层层加码。
    一钱银子的加征,到了下面十倍的增长,逼得百姓卖儿卖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二十三章、九江会师(第2/2页)
    在大家不堪重负的时候,白莲教叛军正好杀了过来,造反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叛军壮大的速度越快,官府加征的就越厉害,百姓的造反积极性也就越高。
    持续的恶性循环,等到徐文岳抵达成都之后,蜀中局势已经走向了糜烂。
    来不及采取应对措施,叛军就快要杀到成都府。
    想想他就觉得郁闷,貌似从担任辅政大臣开始,他的仕途就变得坎坷了起来。
    先是五省总督,接着变成了湖广总督,再然后变成四川总督。
    品级没有变化,主要任务也没有变化,手中的实权,却是越来越小。
    权力缩水也就罢了,偏偏局势还越来越危险。
    最初的时候,朝廷财政还过得去,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前期的平叛大战中,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如果不是猪队友拖累,镇压白莲教叛乱的任务,在第一个任期就完成了。
    后续丁忧夺情之后,就开始了收拾烂摊子的生涯。
    当时的局势虽然危险,可他还是坚持住了,等来了官军的大反攻。
    眼看就要收复湖广全境,北虏入寇北方,皇帝下旨召天下兵马勤王。
    好转的局势,再次走向崩溃。
    苦苦坚守到勤王大战结束,朝廷终于有能力收拾南边的局势,他又被一道圣旨给扔到了蜀地。
    看着湖广那边大反攻,他只有眼馋的份儿。
    蜀中地方势力抱团严重,他这个总督的权威,遭到了严重挑战。
    换个时间点,他绝对会让这些地方官知道,什么是阁臣的权威。
    现在不行,叛军马上兵临城下,不适合进行内斗。
    “阁老,蜀中最精锐的部队,在前面的大战中损失殆尽。
    现在要抗击叛军,怕是少不了借助云贵的兵马。
    不过他们的胃口太大,一时半会儿巡抚衙门,拿不出那么多钱粮。”
    路俊良一脸苦涩的说道。
    早知道局势恶化的这么快,前面平叛的时候,就不该节省那点儿钱粮。
    巡抚衙门虽然不富裕,可咬牙凑一凑,还是能够满足军需的。
    钱粮划拨不到位,原本占据上风的官军,饿起了肚皮。
    几度催粮未果,前线的士卒发生了哗变,加入到了造反队伍中。
    为了避免朝廷追责,逼反官军的事情事情,被一众官员合力遮掩了下来。
    不过战报可以糊弄,战线却骗不了人。
    叛军一路高歌猛进,眼瞅着成都府都快要不保,这一刻他们都慌了。
    以他们在蜀地干的破事,脖子上的人头,就是安抚民心的利器。
    一旦落入叛军之手,恐怕连投降的机会都不会有。
    “蜀中的兵马呢?
    本督可是记得,蜀中足有两镇精兵。
    就算吃了败仗,也不能全军覆没吧?”
    徐文岳当即质问道。
    大虞朝的官军,核心骨干是武将们的家丁。
    即便是损兵折将,只要家丁队伍在,就能以此为骨干,迅速拉起一支部队。
    训练三五个月,再带着他们打上几仗,一支军队就训练成功了。
    “阁老,您有所不知。
    前面的大战中,诸位将军亲自带着亲兵冲杀,先后折损了数名悍将。
    现在这些将领,很多都是新提拔起来的,所以……”
    布政使李永良开口解释道。
    武将可以提拔,但不是所有武将,麾下都有一支能打的家丁。
    除了勋贵和将门世家外,其余武将受限于自身财力,蓄养的家丁数量非常有限。
    缺乏骨干力量,即便是提拔到了高位上,也没办法迅速拉起一支部队来。
    即便是镇远侯、成国公这样的军方大佬,在组建军队的时候,一样从李牧那边大挖墙角。
    不是他们手中无人可用,主要是基层骨干力量不够。
    必须要有足够的老兵比例,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新编部队形成战斗力。
    “废物!”
    “既然蜀地没兵,那还犹豫什么,赶紧让云贵的援军顶上去。
    至于钱粮的问题,你们自己想办法。
    只要想去筹钱,那就肯定能筹出来。
    实在是没办法,那就拿自己的积蓄垫付。
    别和老夫瞎扯淡,你们各自有多少家底,在来之前本督是了解过的。
    真要是让叛军打进来了,再多的财富,也只能给敌人做嫁衣。
    与其钱命两丢,还不如花钱保命。
    今天下去就组织疏散百姓,对方圆五十里进行坚壁清野,尽可能给敌军制造麻烦。
    另外再招募三万青壮,加入到守军队伍中,老夫亲自监督他们训练。
    城中的大户,也给动员起来。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从现在开始,谁给我拖后腿,我就摘下谁的脑袋!”
    徐文岳杀气腾腾的说道。
    乱世用重典,以往的文官政治,此时已经跟不上时代。
    这次过来赴任,他也不是孤家寡人。
    在湖广的时候,他训练出了一支督标。
    总兵力虽然只有三千多人,可个个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
    要击败叛军,光靠这支队伍不够。
    可用来收拾不听话的官员,还是非常轻松的。
    现在就等着有蠢货跳出来,以便“杀鸡儆猴”,震慑蜀中官民之心。
    ……
    九江城。
    “侯爷,楚王拒绝入城,并且邀请您去营中会面。”
    听到这个消息,威远侯尹牧风嘴角露出了不屑的笑容。
    “看来卫嘉瑞终归还是老了,居然连城都不敢入。
    大家都是教中兄弟,总有几分香火情在,居然怀疑老子给他摆鸿门宴。
    他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局势。
    若是我们再内斗,拿什么去抵挡李逆?”
    最稳固的同盟,永远都是利益捆绑。
    李牧率领的平叛大军,是所有义军的敌人。
    不踢开这块绊脚石,别说是争霸天下,想要保住现在的地盘都难。
    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吴楚两国现在,也要携手共抗强敌。
    “侯爷,陛下雄才大略,楚王自然是比不上的。
    哪怕成为一国之主,还是难掩小家子气。
    不过楚王的邀请,您看是否参加呢?”
    中年文官用奉承的语气询问道。
    “接下来联合作战,肯定是要见面沟通的。
    派人告诉楚王,我会准时参加的。
    传令下去,让城中加强戒备。
    在我回来之前,禁止任何人擅自出入。
    尤其是那些曾经跟过楚王的人,都要重点关注。
    一旦发现有人私下串联,先给我抓了再说!”
    尹牧风冷漠的下令道。
    自信归自信,该有的防备,还是不能少的。
    自己是正常人,不能保证盟友也正常。
    义军都是从草台班子做起来的,很多人的思路转化没那么快,有几个不讲规矩的也实属正常。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替嫁随军第一晚,她就住进了医院 我在欧洲当文豪 通天剑祖 重生抄家流放前,我搬空金库种田虐渣 左丧事,右喜事,嫡女她从地狱来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聚宝仙盆 乡村神医好快活 重生,回到小姨抱私生子回家前 钓系娇娇小美人在修罗场求生 开棺见喜,江小姐绑定了亲亲老公 长生种田:苟在仙门的我寿命无限 夭寿了大师兄,仙子们都找上门来了! 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 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开局妈传菜,迷途知返我调教世界 回档1983,重生浪子的烟火守护 快穿种田:我是剧情补丁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