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复山河> 第三百三十五章、命运的安排

第三百三十五章、命运的安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百三十五章、命运的安排(第1/2页)
    “陛下,武昌大败之后,楚国算是完了。
    纵使楚王侥幸逃脱,最多也就苟延残喘一些时日。
    覆灭楚国之后,官军接下来的攻击目标,必然是我们。
    为今之计,只能扩军备战,以应对接下来的变局。
    战争一旦打了起来,一应战略物资消耗必然大增。
    原定的粮食换战马计划,现在也只能一并叫停。”
    左丞相钭瑞宇率先表明了立场。
    叫停了战马交易,相当于终止了编练骑兵的计划。
    前期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能说全部白费,反正大部分投入是打了水漂。
    明知道损失惨重,吴国现在也没得选择。
    武昌会战失败,他们不光损兵折将,治下的黄州府和德安府也必然不保。
    接下来九江府,又会成为前线。
    北边的几个州府,早就沦为了战场。
    吴国可以调动的财力物力,必然大幅度减少。
    战争一旦打响,各种战略物资消耗,都会急剧增长。
    别的东西都可以少,唯独粮食不能缺。
    “嗯!”
    “丞相言之有理,一切以战争为上。
    不光粮食换马计划暂停,宫殿维修也一并给停了。
    接下来皇宫中的各项物资供应,一律削减两成,那些耗费大的直接取消。”
    傅皓轩从善如流的说道。
    从乱世中杀出来的,他非常清楚一时富贵和一世富贵的区别。
    现在这种危急存亡之秋,当皇帝的必须带头做出表率,才能让下面的尽心。
    “陛下英明!”
    群臣齐声高呼道。
    入主南京之后,义军高层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骄奢淫逸。
    作为皇帝的傅皓轩,更是一口气配齐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倒不是他好色,乱世中联姻,也是稳固地方的重要手段。
    前期杀的太狠,士绅们听到义军的名头,一个个都被吓跑了。
    不过再怎么能跑,也就走了嫡系成员,旁系远支总有留下的。
    在下属的建议下,傅皓轩强行纳这些家族的旁系女子为妃。
    拉拢人心是一方面,离间大虞和江南士绅之间的关系,才是主要目的。
    手段是卑鄙了一些,但架不住效果好。
    大虞朝堂内斗成风,听到政敌的亲戚和反贼联姻,岂能放弃送上门的机会。
    甭管是不是被逼的,先弹劾了再说。
    “陛下,楚国既然败局已定,那么我们也没必要在南线保持克制了。
    与其让他们把这些土地丢给伪朝,不如让我们的人接手,更有利于反虞大业。”
    礼部尚书胡宇哲上前提议道。
    吴国建立之后,疆域没有继续增长,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制于吴楚联盟。
    现在楚国凉了,盟约也丧失了效力,正是向南扩张的最佳时机。
    拿下楚国在江西、浙江的地盘,吴国的战略空间,将大大增加。
    整合了这些地盘,吴国在财力物力上,足以和残破的大虞正面分庭抗礼。
    “胡爱卿,这不好吧?
    终归是盟友,对楚国下手,传了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傅皓轩略显犹豫的说道。
    当流寇的时候,干这种事无所谓。
    现在他都当了皇帝,需要讲究脸面。
    “陛下,我们自然不能对盟友下手。
    只是楚国这次战败,主要是内奸通敌所导致的。
    想要挽救楚国,必须要先除内奸。
    臣提议派出能言善辩之士,出使楚国游说各路将领,建立更深层次的反虞同盟。
    如果有人拒绝的话,那定是伪朝安插在楚国中的内奸,必须以雷霆手段除之!”
    胡宇哲义正言辞的说道。
    说的再怎么好听,本质上还是对盟友落井下石。
    这口锅皇帝不能背,只能让大臣来背。
    楚国朝臣大规模叛敌发生后,吴国这边也受到了影响。
    傅皓轩明面上没有表示,但暗地里却提高了警惕。
    尤其是同大虞有过关联的官员,更是成了重点监察对象。
    作为降臣,胡宇哲虽然有献城之功,依旧免不了被怀疑。
    “胡爱卿言之有理,此事就交给礼部和兵部一起协同完成。”
    傅皓轩当即做出了决定。
    对楚国的疆域,他早就已经眼馋了。
    只不过受制于盟约,一直没有机会下手。
    现在楚国败亡,下面的大臣又帮忙找好了出兵理由,那就没必要犹豫了。
    ……
    武昌城。
    “叔父,看来我们只能停止进军了。”
    看着汇聚起来的战报,李牧无奈的说道。
    前面为了破敌,让内线烧毁了叛军粮仓。
    效果非常明显,确实瓦解了叛军士气,成功击败敌军。
    正是因为敌军士气涣散,才让官军抓捕了大量的俘虏。
    据不完全统计,武昌会战中抓捕的战俘数量,就超过了三十五万。
    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
    加上前期抓捕的十几万战俘,光收复湖广大地,就抓了五十多万战俘。
    战俘,也是要吃饭的。
    武昌会战叛军本身就缺粮,战场上自然缴获不到多少粮食。
    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张,给官军的后勤,带来了沉重压力。
    继续打下去,没有被敌军打败,就被自家的后勤给拖垮了。
    “哎!”
    “可惜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李原叹息一声说道。
    大军的后勤压力有多大,他这个湖广总督,同样是清楚的。
    湖广虽然被官军收复,可刚刚经历了一场战火,短时间内根本征收不了多少粮食。
    大军的消耗,主要依赖两广福建三省提供补给。
    偏偏这三个省,本身粮食产量就非常有限。
    能够支撑到现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算不上可惜,我们这边停下了,其他几路平叛大军可没有止步。
    抢在傅逆出兵前,应该能够抢占不少地盘。
    一口气收复了这么多疆域,也是时候停下来缓一缓。
    这些战俘,如果您需要的话,可以留下一部分在湖广屯垦。
    其余人我准备按大虞律,把他们流放戍边,以加强南疆防御。”
    李牧面不改色的夹带私货。
    论起性价比,肯定是直接在湖广屯田,产出的收益更大。
    只不过湖广地处大虞腹地,又是天下粮仓,汇聚了朝野上下的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三十五章、命运的安排(第2/2页)
    想要学习之前在两广那样,大肆圈占无主之地充当军田,那是不可能的。
    纵使顶住压力经营起来,接下来也会遭到反噬。
    没有功夫在国内勾心斗角,李牧索性把人送走。
    劳动改造一段时间,把里面的不稳定因素剔除掉,剩下的人都是上好的劳动力。
    大虞丢了安南,很大程度上就是当地汉民数量不够。
    开国初年的时候,国内人口不多,没有办法大规模移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样的错误,李牧自然要吸取教训。
    中南半岛开发有限,正常的移民,大家不乐意去。
    流放反贼,可不需要讲自愿。
    “你真的下定决心,要经略安南?”
    李原皱着眉头问道。
    在大虞众多藩属国中,安南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
    这货能从交趾布政司独立出去,除了朝中的党争外,他们自身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拥兵三十余万,在东南亚绝对是一个巨无霸。
    如果进展顺利也就罢了,万一不小心陷入泥潭中,那就成了军事生涯的黑历史。
    “叔父,侄儿想青史留名!”
    李牧慎重回答道。
    这个理由,最是无懈可击。
    别看他们在国内打的这么厉害,可终归是剿灭叛乱,历史评价注定不可能太高。
    能够留下名字,单开一页记录,就算是那帮文官给面子。
    估摸着记录济南大捷的内容,都比剿灭叛军的内容多。
    倒不是针对报复,主要是内乱属于黑历史,要用春秋笔法记录。
    如果覆灭安南,重建了交趾布政司,那就不一样了。
    丢掉交趾布政司,一直都被大虞上下视为耻辱。
    先帝朝就准备出兵收复安南,最后受限于财力,没有能够付出行动。
    这种带有雪耻性质的灭国之战,最是受人推崇。
    “我就知道,你们年轻人不会安生。
    现在去南边折腾也好,省得在朝堂上晃悠,碍了人家的眼。
    不过这里面的风险有多大,你可要自己评估好。
    没有把握的话,就象征性打几仗,确保广西不失即可。
    安南气候恶劣,又是穷乡僻壤,能不能拿回来并不重要。”
    李原语重心长的说道。
    有时候后辈子弟太过能干,也是一种烦恼。
    像李牧这种年纪轻轻,就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最是令人忌惮。
    参考历史经验,回到京师参与朝堂纷争,要么在内斗中半路夭折,要么逆势篡位。
    这不是有没有野心的问题,而是局势逼着他们向上。
    一旦皇帝生出了杀心,不想坐以待毙,那就只能奋起反击。
    宗族社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李牧卷入其中,整个李氏宗族,也要跟着被动卷入。
    无论哪一种结局,都不是李原想要看到的。
    “叔父,这你可就错了。
    安南不仅不穷,还非常的富裕。
    据搜集到的情报,安南境内有多块平原,只是那帮安南人不会开发。
    在我看来,现在的安南,就是千年前的江南。
    一旦开发出来,足以养活数千万人。
    安南人已经替我们打下了基础,后续的开发难度会下降很多。”
    李牧笑着说道。
    想要获得宗族支持,有些讯息还是要透露的。
    再造一片江南,这里面的利益,不是一般的大。
    只要确定消息是真的,那些保守的士大夫,瞬间就会变成激进的主战派。
    “你确定是真的?”
    李原大惊失色道。
    倘若是另一个江南,那就不能放弃了。
    关中天灾人祸不断,随时可能沦为战场。
    留在原地发展,早晚会卷入战乱中。
    为了家族传承,族人外迁是必然的。
    不过好地方都是有主之地,他们这种强龙,不管去哪儿都会遭到抵制。
    原本是想分散族人进入两广发展,靠着官面上的照应,立足不是难事。
    现在突然有了更好的选择,那就没必要去和地头蛇抢地盘。
    吃独食不现实,但抢占先机,还是很有必要的。
    “叔父,这种事情没有完全把握,侄儿可不敢乱说。
    不过开发安南,需要一定的时间,没有数十年的经营,难以见到成效。
    想要开发到江南的程度,怕是要花费数百年。”
    李牧保守的回答道。
    想要获得信任,说出来的话,就必须在对方认知范围内。
    “如果交趾真有这么富裕,那么你可以利用讯息差,谋求世镇交趾布政司。
    正好那些文官,想要削弱我们勋贵集团。
    找机会在背后推动一下,他们自己就会提出来。
    收复交趾布政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家族能够提供的支持,也只是杯水车薪。
    我争取在湖广总督任上多待两年,为你输送物资。
    至于抓到的战俘,连同他们的家属,一并发配岭南充军。
    后续平叛战争中的所有战俘,也一并这么处置。
    现在条件不成熟,暂时先不执行,等到你攻入安南之后再把他们流放过去。
    此事我去和成国公、舞阳侯协调。
    作为代价,后续的平叛战功,你我全部都让出去。”
    李原的变脸速度,把李牧吓了一跳。
    前面还一口一个安南,现在立即变成交趾,完全是要吃抹干净的打算。
    为了帮他完成计划,甚至不惜流放数百万人。
    看得出来,肥沃土地对传统士大夫的诱惑力,那是无与伦比的。
    “世镇交趾布政司,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叔父放心,侄儿不会令你失望的。
    安南王病逝,新王刚刚继位,按照惯例会向朝廷请求册封国书。
    新人安南王狂妄自大,必会在国书上挑衅陛下。
    朝廷不答应他们的无理要求,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安南人就会出兵犯边。”
    李牧当即替新任安南王做出了安排。
    甭管他们的国书上写了啥,送入京城的国书,肯定会狠狠打永宁帝的脸。
    仅仅只是语言挑衅,顶多让皇帝和百官生气。
    现在这种时候,朝廷肯定不会发起大战。
    可若是再传来安南入侵的消息,那么朝廷就算不想打这一仗,也只能被动下令出兵。
    本质上,国书挑衅只是为了让朝廷相信,安南人会入侵广西。
    ……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迷雾求生:手握人生模拟器赢麻了 星辰大道 替嫁随军第一晚,她就住进了医院 我在欧洲当文豪 通天剑祖 重生抄家流放前,我搬空金库种田虐渣 左丧事,右喜事,嫡女她从地狱来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聚宝仙盆 乡村神医好快活 重生,回到小姨抱私生子回家前 钓系娇娇小美人在修罗场求生 开棺见喜,江小姐绑定了亲亲老公 长生种田:苟在仙门的我寿命无限 夭寿了大师兄,仙子们都找上门来了! 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 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开局妈传菜,迷途知返我调教世界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