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第689章 各自退让

第689章 各自退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689章各自退让
    三天又三天。
    两个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争吵加上中间休息了三日,总算将贵霜的分赃事宜定了下来。
    虽然最终的结果,七方都不怎麽满意,皆是觉得吃了亏,但也只能勉强答应了下来。
    首先是南方三王。
    最终还是被逼的退了一步,拿下的南境人口让出去了七成,只留下了些妇女。
    地盘方面,广袤肥沃的南境土地让出去了一半,但同时将西境的土地拿了下来。
    如此算来,三王在收获的人口方面几乎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不过一成出头。
    地盘上扩大了两三成,但让出去的都是沃土,拿下的多是山地。最终,整体拿下了贵霜近四成的土地和沃土,算是略亏。
    三王内部虽然竞争相对激烈了些,但还算和谐。
    土地均分,人口方面财大气粗的刘范作了退让。
    其次是北方四王。
    在解决了南方三王后,袁绍丶曹操和公孙瓒毫不犹豫的剑指吕布。
    没办法,谁让这厮最富裕。
    然而,吕布不是好说话的,死死的压住了贵霜一成多一点的人口,以及一成半的土地和沃土。
    再少一分,方天画戟就掀桌子,大不了大家一起玩完。
    一旁嗑瓜子的南方三王倒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袁绍和曹操却是无语至极。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对于这种莽夫,着实是无奈,哪怕面对再老谋深算的李儒,他们都没这麽无力。
    因为李儒还会权衡利弊,吕布却只会认死理丶掀桌子。
    当看到李儒在一旁事不关己的样子后,他们就意识到这事难了,只能咬着牙认下了此事。
    剩馀的约七成五的人口以及四成五的土地,结果自然是被三人平分了。
    毕竟公孙瓒也是个认死理的莽夫,根本吃不得亏,袁绍和曹操又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最后的结果没有出乎张辽和司马懿的预料。
    土地和沃土方面几乎可以说是均分,也就此前占了大便宜的南方三王稍微吃了一点亏。
    毕竟土地与人口不同,是属于七王对于麾下世家日后的许诺。
    哪怕三王占了再大的便宜,也不可能在这种涉及到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利益上作过多退让,维持均衡是必然的。
    相对而言,人口方面就相对差距大一些。
    肥得流油的南方三王和相对富裕些的吕布退让了些,但也都留住了足够的妇女。
    整体算下来,七王之间人口的差距拉近了些,但还维持在原本的梯队。
    敲定了分配后,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因为这些七王争取下来的地盘主要是为了日后治下的世家,哪怕是竞争也都是在整体安定治下的隐性竞争,不涉及战事。
    而且日后还要考虑攻伐安息的问题,要在西境或北境留下一块驻扎之地。
    所以七王之间的划分相对和谐,如同千层饼一般,将贵霜直接横向分成了七份。
    司马懿对此也是无奈。
    如此划分,若是安息和罗马有心的话,了解到情况后,稍微有点智略就能看出其中的问题。
    这明显说明七王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麽差,而且对于西征是有着一定默契的。
    只可惜,如今的他在七王之中并没有什麽话语权。
    别说是他了,就是张辽也不敢轻易插手此事。
    都是涉及七王和各世家长久发展的事,张辽当个严厉的裁判已经冒着不小的风险了,再掺手其中,只会惹得一身骚。
    在划分完各自的疆域后,七王毫不犹豫的开始从原西域丶北匈奴以及身毒丶东南之地抽调起了大量的人口,开始经营起了贵霜。
    而陈宫,在忙不迭的准备和七王之间的人口交易的同时,开始绸缪起了人口迁移的事情。
    如今的大齐,人口已经超过了七千万,异族奴隶更是足有近三千万。
    在田泽的把控制下,掀起了浩浩荡荡的大建设浪潮。
    但是在随着对外扩张的顺利开展,以及贵霜的拿下后,田泽不得不再度放开了原本控制的进度,同时适时的调整起了方向。
    原本以大开垦为主的战略,逐步向着基建和水土保持方向偏移。
    因为中原的肥沃土地如今已经饱和了,若是算上东北平原的土地,耕地面积足是东汉鼎盛时期的两倍有馀,而且皆是良田。
    除了一些地形特殊的区域外,大齐的绝大部分地区,下等田都已经不再耕种了,改为集中开垦和耕种上等田。
    田泽的天赋在种田方面的效果实在是太过恐怖。
    这麽多的良田,哪怕田泽现在已经几乎不再动用天赋在中原制造良田,每年的粮食产出总计,也是东汉时期的近十倍。
    这还是刨除很多的良田改为耕种一些经济作物的情况下。
    如今的大齐,哪怕官府努力的控制,田地和粮食的价格也是低到了一定的程度。
    毕竟如今的大齐人口,比之东汉鼎盛时期虽然多,但却多不了多少,哪怕算上奴隶,也就是两倍不到的数量。
    即便再加上要支持七王外拓和各类建设,耗费的粮草最多也就翻个番。
    而且大齐如今是初建,统治体系也相对健康,可没有东汉那麽腐朽,大部分的粮食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不存在那麽多无谓的内耗和浪费。
    如此多的田地和粮食,为大齐的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竟无论社会再怎麽发展,只要有足够多的粮食,保证住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让百姓能够活得下去,就能够很大程度的确保稳定。
    更遑论是封建时代。
    再加上足有人口近半数的异族奴隶作为「耗材」,让田泽可以毫无顾忌的开展大建设,支持西征事宜。
    但恰恰也是因为如此,使得国内百姓的日子过得相对轻松。
    毕竟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人是最容易满足的。
    大齐百废待兴的快速发展,几乎没有战争的拖累和影响,所有百姓的幸福感都在迅速的提高着,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朝气。
    在这种上升阶段,中原又是天下的中心,没有谁会有想要向外迁移的想法。
    毕竟日子过的那麽好,往外面的穷地方跑,图啥?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诸天:从T800到黄金超人 让你下山娶妻,不是让你震惊世界! 谁说我是靠女人升官的? 农业狂魔 人在诸天,摆烂成帝 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怪物入侵,我成为最强玩家 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拿着MC系统假装灵气复苏 火影里的丧尸仙人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巫师:我的职业面板没有上限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借阴骨,阎王妻 轩玄大帝 超维术士 全职猎人:无限成长 不死不灭的我在40k的绝望旅途 战锤:孝出强大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