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690章鱼和熊掌
田泽和陈宫等人一边安心于整个天下的稳定与快速发展,却也一边头疼于人口的迁移问题。
百姓的日子过得太好了,想要再大规模的迁移人口,太难了。
除了做思想工作外,总得提供些能够吸引这些百姓的东西吧。
为此,迁移人口耗费的钱粮物资调拨越来越多,如今几乎已经占据了财政支出的近一成。
若是之后大规模的向身毒丶东南和北匈奴等地迁移人口,这个比例再翻两番甚至都不是不可能。
陈宫等人的压力也很大。
财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不是印了钱丶铸了币就等于有了钱,那终究只是一般等价物。
如今的大齐虽然在快速发展,百姓富足,但最多依旧只是停留在所有人能够吃饱丶多数人能够偶尔吃肉的阶段。
社会创造财富的速度增长很快,但是积淀依旧不足。
强行拨付大量的钱粮,甚至将半数的财政用于迁移,田泽已经能够稳得住。
但是于百姓而言,必然有着较大的负担,而且会心存怨念,还会产生大量的隐患。
「所以,必须还是要限制土地,是吗?」田泽看着陈宫等人献上的计划,叹了口气问道。
陈宫丶张昭丶国渊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深深的点了点头。
他们终究也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若是放在数年前,他们怎麽也不会相信未来的自己会作出这种「荒唐」的献策。
但是真正站在这个位置,他们在看得更远的情况下,却不得不承认,一些在百姓甚至是很多有识之士眼中的「荒唐」之策,却也是不得不为之的「良策」。
「陛下,大齐的耕地和粮食,太多了。」国渊沉声道。
恐怕任谁都不会想到,作为主管农部的尚书,竟然说出这种话。
「谷贱伤农,耕地和粮食过多,于民而言有弊有利,但是于国而言,却是弊大于利。」陈宫叹了口气说道。
「这样下去,耕地和粮食的价格根本控制不住,必须要有大量的百姓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才能遏制。」
「可是如今的工厂丶工坊等,根本支撑不住如此大量的人口。」
「没有一个宣泄的出口,最终便会积弊成疾。」
「百姓们逐渐会变得懒惫,不再勤劳。大齐前进的步伐,会就此止步。」
「可外敌尤在,七王如今发展声势正隆,我们总不能就此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吧。」
社会的发展是有着其规律的,需要循序渐进。
跑的过快,虽然在当时看来或许是好事,但是背后的隐患也必定会随之积蓄,等待爆发的那一天。
田泽的天赋在乱世之时乃是神术,但是在如今,却也成了隐患。
这些年,田泽也发现了这一点,一直在尽力的控制着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但依旧止不住。
作为患有深度粮食丶兵力丶军械等不足恐惧症的患者,田泽过去给大齐打下的底子太厚了,积累的太多了。
陈宫等人此前也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可如今天下的发展依旧不均衡。
虽然有不少百姓已经富裕了起来,但还有那麽多后来的百姓刚刚才勉强能吃饱饭,他们又怎麽忍心放缓速度?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们只能尽力的控制着其中的平衡。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秉性最为刚直的张昭直接站了出来,看着田泽和众臣道:「大齐能有今天,多半归功于陛下的天赋和远见卓识。」
「但恕臣说句大不敬的话,陛下总不会一直在,届时的大齐该怎麽办?」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纷纷噤声。
田泽却并未阻止张昭的「大不敬」之言。
对于这些虚礼,如今的他已经看淡,更关注的是如何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如今辽东很多曾经陛下打造的沃土,已经开始慢慢衰败,从曾经的每年亩产八石,变为了亩产三四石左右。」
「这些年我大齐一直在不断的兴修水利丶改进和推广农耕技术等,亩产达到这一步,已经是昔日汉时的两倍有馀,极其高了!」
在场众臣闻言,皆是纷纷颔首。
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粮食亩产提高两倍多,这已经是根本无法想像的事情,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只有他们知道。
那是千千万万的士子丶百姓,以及无数的异族奴隶尸体堆出来的水利丶良田等才创造出来的奇迹。
若是按照昔日汉时田分九等来算,如今的大齐,中上等的田地已经成为主流,中等的已然相对较少,中下等及以下的田地鲜少存在。
让百姓们有权力挑选田地,甚至能够有本钱放弃下田,这是何其不可思议的盛举。
至于田泽的天赋,那完全是开挂,根本不能算。
「如今我大齐,哪怕没了陛下的天赋效果,粮食依旧能够勉强支持。国库中的粮食已经堆积成山,快要腐烂。」
「再算上水利的继续兴修丶耕地亩均产量不断上升,迭加奴隶的减少和七王发展起来丶对外征战耗费粮食的减少。」
「臣觉得陛下应该提前放手了!」
「而且,我们也需要趁此,对于良田进行进一步规整。」
「最好能处理掉绝大部分地区的中田甚至是中上田,要麽兴修水利将之培养为上田,要麽直接舍弃!」
张昭极其豪横的说道。
在大齐为官这麽多年,张昭如今最信的四个字就是「人定胜天」。
如今的大齐统治稳固丶吏治清明丶政务高效丶粮食充足丶奴隶足够丶百姓支持,这些迭加起来,什麽工程干不好?
尤其还有田泽的存在。
田泽的天赋根本就是个bug。
哪怕没了那些术法,光是勘测水文丶感知水脉以及田泽源自后世的一些水利知识,就足以逆天。
张昭可以拍着胸脯说,在田泽的规划和指导下,大齐的水利整体一直呈现良性循环,哪怕就此停滞,百年之内也会自然的不断向好。
同样,与之相对的,所有的土地只要正常耕种,用好肥料丶做好轮耕,地力就不会衰退,甚至会越来越好。
这也意味着气候的向好丶亩产的增加,根本不用担心粮食和耕地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