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691章功在千秋
「若是依你而言,大齐能够保留下来的田地,足够多少百姓耕种?」田泽发问道。
张昭看向国渊,此事虽然是陈宫与他提出来的,但最初却是国渊的启发。
一直以来国渊都在不断的换置田地,排筛中田和下田。
在农田走访的过程中,国渊敏锐的察觉到了田地和粮食过剩的问题,以及对于百姓造成的负面影响。
原本的百姓每年勤勤恳恳耕作于田地之中,种出的粮食即便在向朝廷缴纳近半的税收或者向豪强缴纳相差无几的税金后,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够自己吃的。
为了生存,必须要佐以菜地种植以及日常采摘一些野菜丶果子,为地主打零工购买粮食等,才能撑下去。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而现在,随着田地质量的提高丶面积的近乎不限量,以及耕牛丶农具的普及,种植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寻常青壮能够耕种的田地面积从原本的不过三五十小亩,达到两三百亩左右,轻松增长了五倍有馀。
百姓的粮食生产固然无忧了,但是田地再度出现了「不足」。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却是真实存在的一个问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东汉时期,牛耕在黄河流域进一步的普及。
《农桑衣食撮要》记载「一牛可代七人力」,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人均耕种面积。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好事。
然而,结果却并不是百姓富足。
而是加速了小农分化,导致「强者侵夺,弱者失业」。
东汉中后期甚至出现了「牛耕愈广,流民愈多」的恶性循环。
如今的大齐的耕地田亩数翻了一倍有馀,但是对比单人能够耕种的土地面积增长还是相形见绌。
而这,在国渊眼中已经是极限了。
中原地区适宜耕种的地方是有限的,甚至经过汉朝数百年的发展,本就已经接近了极限。
为了确保黄河沿岸水土保持的问题,在黄河流域周边的耕地有减无增。
之所以还能够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东北平原以及长江流域耕地的开发。
全靠田泽的天赋和术法从中发力。
否则的话,即便以大齐如今的动员能力,再耗费个上百年也别想达到如今的效果。
经过国渊的测算,耕地提升了如此之多,哪怕中原地区的水文环境在田泽的操刀开挂之下提升了不止一个等级,依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常态化的维护。
这种极限,并不是国渊想要的,风险较大。
简单来说,如果出现了混乱亦或者天灾,使得抽不出足够的人手去维护,不消几年,就会由良性循环转为恶性循环。
「陛下,臣以为,以我大齐的整体生态来看,应当将耕地减少两到三成左右为好。」
「若是没了陛下,各地的水利都需要常态维护,在维持当下耕地面积的情况下,需要常态化投入约三百万的人力。」
「若是能够将耕地减少三成,则维护的人手便可忽略不计。」
「而且,当下农部正在研究肥料丶精耕细作等模式,土地的数量需求完全可以进一步的减少,从而谋求产量丶投入和生态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陈宫接过话头说道:「如今我们大齐的人口增长速度超乎寻常。」
「逾七千万的人口,其中约有半数乃是青壮,也就是至少一千五百万对夫妻。」
「昔日汉室,平均每对夫妻生育六个孩子左右,夭折率在半数左右。」
「而如今我大齐因为鼓励生育,加之物产丰沛丶保障周全丶医疗技术有所突破。平均每对夫妻生育八个孩子以上,夭折率不到一成。」
「每年大齐的新生儿至少都在六百万之数,死亡率却相对较低,人口呈指数增长。这样下去,三年内人口将破亿,二十年内将达到两亿。」
「如今的粮产和耕地面积冗馀问题需要解决是一方面,人口的指数增长对于资源的需求是另一方面。」
「从长远计,必须要尽快将至少两千万的人口迁移出中原。而关键便在于耕地。」
「减少耕地面积,不仅能够逼迫百姓外迁,推进精耕细作。而且还可以促进生态尽快向好,为日后耕地紧随人口的迅速扩张打下基础。」
听着众人的话语,田泽眉头微皱,轻轻的摩挲着手中的玉佩,思索着其中得失。
如今的大齐,组织体系极强,因此决策就要愈发的慎重,因为过强的执行力,使得每一个决策很容易就会走向极端。
就像人口的问题,鼓励生育还是计划生育?
最⊥新⊥小⊥说⊥在⊥⊥⊥首⊥发!
从目前来看,鼓励生育依旧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偌大的天下都需要汉人去填满和征服,而且也只有田泽在的情况下,才会使得人口飞速增长不会面临较大的压力。
哪怕一不小心失了控,田泽也能临时开挂进行弥补。
而到了想要刹闸甚至是调头的时候,就难了。
减少耕地,益处很多。
几人说的虽然部分地方有失偏颇,但整体而言却基本都是事实。
但是,弊端,一样很明显。
故土难离,耕地的减少会倒逼很多的百姓同意迁移,但也会使得很多一心不愿迁移的百姓面临困境。
这其中的利弊得失,需要田泽去权衡。
一些在底层看起来愚蠢无比甚至是倒反天罡的决策,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叶障目罢了。
当站在足够高的位置,对于事情整体有了全盘的把握,便会有更新的认识和体会。
犹豫许久之后的田泽,看了看墙上那幅巨大的地图,终究是硬下了心肠。
「那就依你们之策。」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虽然这麽做他愧对于当下的百姓,但却功在千秋。
董昭闻言,继续道:「陛下,臣建议此事在通过报纸进行宣传时,有一些事情最好隐瞒一二。」
「从大局来看,一些事情,不宜为百姓所知。」
田泽闻言,疲惫的捏了捏鼻梁,摆摆手道:「此事你们自行把握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