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27章 长安传闻

第27章 长安传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7章长安传闻
    兴庆殿内,安静得能够听到呼吸声。
    红楼的故事贯穿了宁国府与荣国府两个大家族从兴盛走向落寞,父皇会有此一问,大唐这麽多读红楼的人自然也会追问。
    给皇叔的红楼篇幅提到了荣国府的元宵夜宴,目前还未到结局。
    见儿子迟迟不回话,李世民低声道:「一个故事而已,朕不会在意的。」
    言罢,李世民继续观察着这个儿子,接着道:「朕更喜欢让长子来继承,朕希望曹先生能够这麽写。」
    如木雕一般的揣手而坐的李承乾缓缓开口,道:「父皇也说了,这不过是个故事而已,这世上本没有宁国府,也没有荣国府。」
    李世民忽然一笑,拿起一旁的酒水,听着酒倒入碗中的淅沥声,接着道:「本来今年不打算打一仗,可朕推迟了丽质的婚事,便有了空闲与心力与吐谷浑算帐。」
    「父皇英明。」李承乾连忙回道。
    说来原本大唐对吐谷浑的战事应该是在明年,东宫的蝴蝶扇了扇翅膀,让这场战争来得更早了一些。
    「孙思邈派人与朕说了,女子生产最好的年纪是在二十岁,就如他鼓励让人们别喝生水是一样的,从来没有人正视过。」
    李承乾颔首道:「从现实意义上来看,孙神医高瞻远瞩,就是看得太远了,而绝大多数人顾好眼前已很不容易。」
    「你能看出朕的苦心,朕很欣慰。」
    这君臣父子两的谈话很平静,平静得让一旁几个太监感觉到不舒服。
    寻常父子谈话哪有这麽平静的。
    李世民又是勉强一笑,道:「不说这些了,听闻吐蕃派来的信使来见过你了?」
    李承乾蹙眉道:「那位信使是个骄傲的人,他觉得有朝一日,吐蕃能够与大唐掰手腕,要不就是想要大唐平起平坐。」
    「呵呵呵……」
    李世民冷冷一笑道:「平起平坐,他好大的口气。」
    李承乾接着道:「现在的吐蕃考虑着大唐与吐谷浑的战事,如果这一战大唐赢了,吐蕃会来挑衅大唐,要是大唐输了,吐蕃也会去攻打吐谷浑,坐收渔翁之利的同时,来挑战大唐。」
    「朕还听闻他去见了青雀?」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接着道:「朝野都知道,在这长安有一个储君,还有一个最得宠的皇子,那就是孤的弟弟李泰,信使这麽做无非是两头讨好的小聪明而已,儿臣不屑这种手段。」
    又有太监给陛下续上酒水,见太子殿下眼前的这碗馄饨已凉了,便又端了下去。
    这奇怪的父子氛围,让这兴庆殿的太监们也是战战兢兢,生怕闹出一些动静会让皇帝或者太子,不论是这父子哪一方,不论是谁,只要拔剑而起,大唐社稷就完了。
    太监们心中祈求,这场谈话快点结束吧。
    再这麽下去,他们先要疯了。
    撤走了眼前的碗,桌子总算是乾净了,李承乾的脸色也舒坦了不少。
    「你觉得吐谷浑这一仗胜算如何?」
    李承乾蹙眉反问道:「父皇觉得呢?」
    李世民冷冷一笑,道:「此战必胜。」
    「儿臣也是这麽认为的。」李承乾颔首道:「对于骁勇善战的唐人来说,拿下吐谷浑是理所当然的事。」
    「松赞干布的信使见伱们究竟想要做什麽?」
    听着父皇的问话,在殿内还有些回音,李承乾气馁一叹,道:「还能为了什麽,将来的大唐有多麽强大,取决于后人如何?他们是骄傲且自大地想要揣测出将来的唐人会是什麽样。」
    言至此处,李承乾再道:「松赞干布狼子野心。」
    「朕听闻吐蕃也想要尚公主?」
    与皇帝论少年?
    这是一件很吃力的事,用和亲来换取和平?这种议题说多了就想拍桌子骂人。
    李承乾心头还是忍下了怒火,站起身道:「父皇,儿臣东宫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闻言,李世民有些错愕。
    可这位太子就这麽起身走出了兴庆殿。
    皇帝的神色呆滞又诧异。
    一旁的老太监与小太监们汗如雨下。
    终于,李世民一手握拳,放在桌上,沉声道:「朕这个父皇是如何不让他满意了?他是觉得与朕说话是多费口舌吗?」
    老太监赔笑着,心说当然不是了,但心中发苦,脸色僵硬着心里还想说,是不是谁知道呢?
    太子走入了阳光下,已看不见了。
    李世民还坐在殿内,往嘴里灌下一口酒水,心头有些闷气,目光缓缓看向一旁的老太监。
    随后收回目光之后,这皇帝又拿起一旁的红楼看了起来。
    有小太监脚步匆匆离开了兴庆殿,将殿内发生的事转告给了宫女。
    宫女又将消息送到了立政殿。
    长孙皇后安抚小兕子刚睡下,就听到了宫女带来的话语。
    以前陛下刚登基,父皇就住在武德殿,且不说父皇与陛下之间的关系近来年才有所缓和。
    因丽质的婚事,承乾这个儿子与他父皇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开始生硬了。
    长孙皇后叹道:「这个家的父父子子,也不知都造的什麽孽。」
    宫女站在一旁道:「皇后,其实太子殿下还是很懂事的。」
    长孙皇后点头道:「是呀。」
    「陛下应该也是喜爱太子殿下的。」
    长孙皇后收拾着立政殿内的杂物,又看到了东宫送来的肥皂,惆怅道:「也不知道现在承乾的东宫怎麽样了。」
    「奴婢替皇后去问问。」
    「不用了。」长孙皇后拿起这块肥皂,放入水盆中洗了洗手,道:「每天早晨丽质都会来立政殿,就让承乾带着她们吧。」
    「喏。」宫女低头退到一旁。
    最近关中恢复了温暖,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很舒服,李承乾独自一个人走在皇宫中。
    生活也不尽是一些糟心事,回到东宫时候,李承乾看到那一缸的豆酱已嗮出了一些酱油,算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李承乾拿起挂在一旁的勺子,捞起一些酱油尝了尝,味道很咸。
    「皇兄,这是什麽?」李治瞪着好奇的大眼快步跑来问道。
    「这是酱油。」李承乾将碗放下,皱眉看着缸内的情况,看起来还需要多晒一些时日。
    李治双手捧着一碗酱油尝了一大口,入口一瞬间,小脸顿时一苦。
    李慎也凑了上来,鼻子用力嗅了嗅,「皇兄,好喝吗?」
    李治将碗递给他,「尝尝?」
    「好呀,好呀。」李慎不住点着头,接过碗当即也灌下一大口,而后脸色一苦,咽下后道:「好咸。」
    东阳捧着一卷书,看着两个笨弟弟的行为,有种不想活的冲动,扭头尽可能不去看这两个弟弟的行为。
    李承乾道:「酱油是一种调料,不是用来喝的饮品。」
    说着话,拿出三个陶罐,舀出三罐酱油,以防万一还用墨笔在罐子上写下了调料二字,以免被弟弟妹妹偷偷喝完了。
    李丽质是东宫一群孩子们的班长,同时她也是宁儿姐的好帮手,也经常给弟弟妹妹批改作业。
    也是为数不多可以进入皇兄寝殿内看书的人之一。
    此刻她就坐在皇兄的寝殿内,这里的陈设很简单,这两月来,寝殿内纸张书卷越来越多,都零零散散地放在桌上。
    东阳脚步小心翼翼地走入寝殿,皇兄休息的寝殿很乾净,就连这地面洁净的好像能反光。
    就像是太极殿的地面一样。
    再往寝殿内多走了几步,就看到了端坐在桌边看着书的皇姐。
    李丽质看着一篇皇兄所写的文章,抬眼一看,道:「东阳,你怎麽来了?」
    东阳这才走上前道:「马上就要用午饭了,皇兄酿出了酱油,今天要亲自下厨。」
    一听是皇兄亲手做饭,李丽质又是一脸憧憬,皇兄的做饭手艺是最好的。
    东阳打量着桌上一卷卷的纸,皱眉道:「原来东宫有这麽多的纸张。」
    李丽质解释道:「听说是杜荷送来的。」
    至于杜荷为何送给东宫这麽多的纸张,只有宁儿姐知道,平日里宁儿姐也不会多解释这些,对现在的东宫来说,纸张要多少有多少。
    「嗯?这文章……」东阳多看了一眼,蹙眉道:「以往没见过。」
    「这是解释生产关系的文章,对你们来说要了解这文章的内容还有些勉强。」
    东阳就挨着皇姐仔细看着。
    正看得入神,李治却跑了过来,他急切道:「皇姐,皇姐,吃饭了。」
    闻言,东阳的脸色又不好看了,她也想多看看这些文章,总比整日看着李治与李慎胡闹要来得好。
    在李丽质的带领下,弟弟妹妹要先洗手,洗了手之后便坐下来用饭。
    今天难得做了一顿红烧肉,只不过没有放糖,也没有炒出多好的成色,吃起来更咸口。
    就当是在这个物质需求薄弱的大唐,吃一口这样算不上太好的红烧肉当是聊以慰藉。
    高阳忽然道:「跑赢了第二名,现在是第几名,稚奴先回答。」
    李治嘴里嚼着红烧肉,一嘴肥油道:「当然是第一名了。」
    闻言,孩子们又笑了起来。
    李治环顾四下,嘴里还嚼着肉,道:「不对吗?」
    高阳笑道:「跑赢了第二名,当然还是第二名了。」
    李治挠了挠头,又自我怀疑道:「对吗?」
    这种充满了常识的故事,孩子们互相问答时总是乐此不疲地。
    至于父皇的问题,什麽长子次子继承,都抛在脑后。
    宁儿看着皇子公主们笑成一片,就连太子殿下也是乐在其中,现在的太子不像以前,如今活得越来越有朝气。
    相比于魏王李泰的上进与勤勉,太子殿下虽说越发懈怠于政务,但这东宫过得更好了。
    近来长安城又有了新的传闻,说是京兆杜氏的公子杜荷掌握了造纸术,造出了很多纸张,时常在家里嗮着,现在这些纸张在家里已晒不下了,而是在渭南一个村里,让那里的村民帮忙晒纸。
    奇怪的是,在这个传闻中,杜荷杜公子却不以此牟利,从来没有将纸张卖给过别人。
    照理说一个人拥有这麽多的纸张是需要卖出去的,或者是给别人用。
    令人匪夷所思的事,还有一件,传闻中写了红楼的曹先生至今没有抓到,大理寺都快把整个长安翻遍了。
    除了几个冒名顶替的几位「曹先生」骗吃骗喝,经过大理寺查问,这些人都不是正主。
    这天,有一位老人家,骑着一头驴,正在往长安城走着。
    随着官道上行人越来越多,这头驴也越来越不耐烦,时常叫唤个不停。
    老人家提起一根棍子在驴脑袋上敲了一下,这头驴这才停止叫唤。
    随后这位须发洁白,衣衫褴褛的老人闭着眼,意兴阑珊地摇着头哼着不知名的小调,任由前方的官兵牵着驴带着自己走。
    魏昶二十岁出头的年纪,长相倒是粗野,不仔细看根本不知这是一个少年人,他正牵着驴,带着孙思邈老神仙走向长安城。
    在魏昶身后还跟着三两士卒,与同行的护卫汉子。
    魏昶说他在渭水河畔与东市街头,两次见到了太子殿下,对此原本混迹在一起的同行人都是不信的。
    至于那两个士卒给魏昶解释,他真的见过太子,只不过是远远一眼,也没什麽人相信,多半都是捏造。
    两位士卒会帮魏昶解释,多半是被他买通了。
    到了长安城前,孙思邈懒散地翻身下驴。
    等这位老人家站在地上,这才发觉原来这位神医的个子并不高,一身衣衫褴褛更像是一块块破布缝在一起的。
    真要说特别,孙神医身上更乾净,须发洁白如雪,眼睛明亮,就连手指缝,指甲缝都很乾净。
    「嗯……」孙思邈望着长安城抚须道:「这长安城还真是一点都没变。」
    很快,城门口就有官吏迎了上来,太医署的医官甄权连忙行礼道:「孙神仙,您可算来了。」
    孙思邈叹道:「贫道当不起神仙二字。」
    「我们都盼着您来。」
    要是换作别的神医,说不定当即就来长安给皇后看病情,可孙神医不同,一直以来孙神医都秉持在医者面前病人不分贵贱的精神,这才一直等到灞上的疟疾治好了,才来长安。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你怎么知道我一命速通十二鬼月最高难度 当网络皇帝,享缺德人生 斗罗2:诸神之主 众仙俯首 双系统伺候你一人,这福气小得了? 前女友母亲怀上双胞胎,她急哭了 妖孽神医好快活 混在诸天,功德成仙 博弈:从文科状元到权力巅峰 春媚芳乡 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 从布斯巴顿到霍格沃茨 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 登神 合欢宗,从教训干侄女开始长生 出狱你退婚,我一针百亿,你哭啥? 重生选纨绔当爹!结果养成皇帝了 身镇百诡,我跳傩舞那些年 独步成仙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