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种水稻

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种水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6章孤想在沙漠种水稻
    唐人的生活也是按照秋收冬藏的规矩进行的,大体上所有的古人都是如此。
    一般来说要做的大事都会放在春夏两季,往往也会把一些大事都放在这个季节,现在大唐就要在这个季节做一件大事,西征吐谷浑。
    在以前还没有吐谷浑这个地界,那里原本不过是西凉小地方。
    只不过有个姓慕容的人到了祁连山之后,便开始要和当时混乱的中原单过,大概是近两百年的事,从南北两朝到前隋,也就是在这些年间开始壮大。
    现在的吐谷浑地界包括高昌交界,东到青海湟源,南至祁连山都是吐谷浑的牧区。
    其实仔细一想,全盛时期的吐谷浑地界还是挺大的。
    大唐的边上竟然还有个这麽了不得的邻居,竟然建立不过近两百年。
    对中原王朝这个几千年的古国来说这能忍吗?
    绝对不能忍。
    更何况,这件事不用任何人表态,只要吐谷浑还盘踞在当年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要道口,那它早就注定了要灭亡的结局,失去的早晚要夺回来的。
    听到太子的问话,李道宗还有些犹豫,目光看向一旁的兄长。
    李孝恭啃着羊肉没有表态。
    李承乾揣着手还是一脸的笑容。
    至于兄长的意思,看起来就是一副你爱说不说,说了也不关他事的样子。
    李道宗叹息一口气,解释道:「昨日商量的方略,陛下命段志玄为前军,明日一早就要带兵前往凉州,征讨吐谷浑,而后命末将与侯君集各为副将,于五月开赴凉州,李大亮与李道彦为另一路兵马,他们先走一趟阴山与契苾何力出兵,三路兵马共击吐蕃,只不过……」
    李承乾皱眉道:「怎麽了?」
    李道宗用树枝画着行军的路线,皱眉道:「陛下还未决定统领三路兵马的大将。」
    看着地上画出来的吐谷浑疆域,李承乾皱眉道:「在后方就是吐蕃了?」
    李道宗颔首道:「吐谷浑南面便是吐蕃。」
    「如果一切顺利,吐谷浑兵败会往乌海方向跑?」
    「末将以为会往高昌逃窜。」
    言罢,李道宗画出一条他自己以为的行军路线,又道:「若能切断了祁连山要道,吐谷浑只有败逃高昌一条路。」
    「嗯?」李承乾皱眉划出一条路,又道:「这条路不合适吗?」
    李道宗回道:「殿下,这条路通往乌海苦寒之地,两千馀里不见人烟,吐谷浑若在此处奔逃,就是自找死路。」
    李承乾长出一口气,继续道:「孤还是觉得他们会逃遁到乌海方向。」
    李道宗也不想解释了,十五岁的太子懂什麽兵家方略。
    李孝恭咽下嘴里嚼着的羊肉,解释道:「承范他像殿下这般年纪的时,已带着兵马跟在陛下身后平定中原了。」
    李承乾忽然一笑,「无妨,孤只是猜测而已。」
    李道宗问道:「殿下也想领兵作战吗?」
    李承乾笑着道:「皇叔是在说理想吗?」
    「其实有许多年轻人也想要入军,那些年轻人殊不知打仗残酷,会死人的。」
    「嗯,皇叔说得不错。」李承乾气馁道:「真要说理想,孤也想在塔格拉玛干沙漠种水稻。」
    「什麽沙漠?」李孝恭迟疑反问。
    「唉……」
    一声叹息,李承乾站起身独自一个人站在不远处皱眉站着。
    且不说李道宗这一次与太子殿下讲了大唐出征将领人员,这事已是犯忌讳了,可这位太子还不认同经验老道的将领的意见。
    看李道宗有些失落,李孝恭安慰道:「殿下年少,不懂兵家方略而已。」
    李道宗低声道:「兄长说得不错,就不该与殿下说这些,若高昌都不愿意驰援吐谷浑,他们就只能往乌海逃去,可以在乌海要道安排一支兵马设伏。」
    李孝恭拍了拍他的肩头,「打完这一仗就早点退下来,老夫向陛下为你要个清闲的官职。」
    「谢兄长。」
    晚辈总会有不听长辈话的时候,两位叔叔都抱着这位太子早晚会懂的心态。
    这一仗怎麽打都还犹未可知。
    到了下午时分,李承乾正在给弟弟妹妹做着纸鸢,出来游玩一直讨论着打仗的事,很煞风景。
    给东阳与高阳两位妹妹做了纸鸢,就让她们自己去玩耍,宁儿正在马车旁收拾着一些吃食。
    李承乾注意到有一个陌生人来到这片河滩的外围,他正单膝跪地听着李道宗的吩咐。
    再一看这个人有些眼熟,正是当初在东市匆匆多看一眼的人。
    此人没有穿着官服,也不是官吏,竟然能和朝中重要的将领谈话。
    李承乾招了招手。
    宁儿走来道:「殿下有何吩咐?」
    「他是当初孤在东市遇到的人。」
    闻言,宁儿抬头看去,了然回道:「多半是渭南的县丞安排过来的,想问问兵马在这里是为何,殿下们的行踪官府自然是不知晓的。」
    李承乾颔首道:「官府的编外人员?」
    「倒也不是,三年前陛下放归了一批人犯,其中就有一部分人留在了长安,秉持着报效陛下的意思,为官府办事,他们多是混迹在坊市间,知晓长安各个坊市的地头或者闲汉。」
    「在长安这样的人多吗?」
    宁儿笑道:「不多的,再者说除非是很麻烦的事,官府是不会麻烦这些外人。」
    「宁儿姐这麽说,他们倒像是一群消息通?」
    「不过这种人已越来越少了,就算是长安街头也寥寥无几,这些人以前大多都是人犯,没人愿意与他们来往的。」
    李承乾啧舌道:「不良人?」
    宁儿讶异道:「不良人?倒是很不错的称呼。」
    现在的大唐还没有正式的不良人群体,宁儿所讲述的这些人,更像是对现在这位独具个人魅力的天可汗的敬仰,出乎这种敬仰,用一种他们能够发挥长处的方式,报效皇帝。
    这是一种完全自主的行为,没有任何的约束,真要说约束,那多半就是他们的感激与豪杰之气。
    大唐游侠之风还没褪去,当年的英雄豪杰留下的传说太多了,如李靖,红拂女,秦琼,尉迟恭等等。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豪气凌云的前辈,唐人心中的热血也因这些豪杰流传了下来。
    热血不凉总归是好事。
    两人正说着话,小福端着一个食盒来,道:「殿下,这里还有许多葡萄乾。」
    李承乾拿起三两颗放在嘴里嚼着,又道:「给弟弟妹妹拿去。」
    「喏。」
    言罢,李承乾又脱去了靴子,也不顾宁儿与其他人古怪目光,这位太子竟然下河抓鱼了。
    一天的春游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回去的路上,她们还未尽兴,在马车内闹哄哄的。
    「宁儿姐,徐孝德是江南东道的人,对吧?」
    「是的。」宁儿点头道:「殿下有何吩咐?」
    「让人带个口信给他,就说孤要一些江南的茶叶,越多越好。」
    「喏。」
    李承乾心情正好,也没再说什麽,而是催促着马儿走得更快一些,也不要太快了,这一路上的风景还没有看够。
    回到东宫的时,仿佛周遭一切又安静了下来。
    东宫是家,家总会给人心境上的宁静。
    在东宫,宁儿是这里的掌事女官,管理着东宫里里外外的事。
    在弟弟妹妹眼中,宁儿又是一个时而严厉,时而温和的姐姐。
    近来太子殿下有一个习惯,每每到了夜里殿下就会将自己关在寝宫中,也不知道在寝宫内做什麽,只是需要很多的笔墨,多半是练字,又或者是在写文章。
    不论殿下在做什麽,宁儿都会守在寝殿之外,直到殿内的灯火熄了,她会悄悄打开门看一眼,确认殿下睡下了,她才去休息。
    李承乾坐在窗前,从这里可以一眼看到月亮挂在夜空中。
    拿起一旁的夹子,将油灯的灯芯拔高,让火光更亮一些。
    在东宫有许多图纸,还有一些给弟弟妹妹上课所准备的教材。
    一直到深夜,也没有听到殿下骂圣人的言语,其实太子殿下骂人还是挺有意思的,有些话听着生僻,比如说你们这些圣人脑子里装着的都是豆浆吗?
    豆浆又是什麽?难道与殿下最近晾晒的酱油有关?
    这是东宫不解之谜之一。
    确认了殿下已睡下,宁儿这才离开去休息。
    殿下睡得越来越晚了,宁儿也睡得越来越晚,只有在午休的时候可以补充睡眠。
    而天不亮,李承乾睡醒的时候,宁儿也早早醒来了,她开始安排着今日东宫的起居生活。
    其他的东宫宫女要去照顾皇子与公主们的生活。
    只有宁儿还是与往常一样照顾在殿下身边。
    与平常不同的是,近日来殿下还需要确认东宫各类作物的生长情况,卷心菜的是长得最好的,胡瓜目前还没有明显的起色,葡萄架子也没有任何的动静。
    早起简单地对付一顿早饭,就要去上朝。
    踩着早朝就要召开的时辰,李承乾走入太极殿,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平时都是最晚来,走时又是落在最后,这位太子平日里与朝臣也很少产生交集。
    今天的早朝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兵部尚书侯君集站在朝班前,念诵这一次出征将领的名字,段志玄,李道彦,李道宗,高甑生,李大亮,薛万彻,包括行军上将,也就是三路兵马的总兵大将军李靖。
    李承乾扫视一眼朝堂,看着站出朝班的一列将军,并没有看到李靖。
    说来也是,李靖在大唐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此人的存在也正是威慑关中内外的人物。
    如果说自己的父皇,也就是李世民是大唐的龙傲天,那麽结交李靖又是李世民龙傲天的过程中,最为光辉的一页之一。
    到现在为止,大唐的诸多猛将中,秦琼,李靖,程咬金,尉迟恭,哪怕是平日里放浪的皇叔李孝恭,随便哪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能够威震一方的人物。
    大唐太强大了,如此强大的大唐应该开疆拓土才对。
    自阴山一战之后,李靖便开始闭门不见客。
    恐怕这是最后一次,让这位大将军领兵。
    眼下出征吐谷浑,一共派出三路兵马,包括如今就在镇守凉州的牛进达,一共八位将领,共五万兵马。
    对外称之,大唐对吐谷浑的反击战。
    这当然是一场名正言顺的反击战。
    下朝之后,李承乾与李恪打了个招呼便独自一人离开了太极殿,在众人眼中这位太子像是独来独往惯了。
    也不像其他人那样三三两两,或者成群结队地离开。
    李承乾脚步不快,走下太极殿的台阶,一边想着如今的大唐对外策略。
    野蛮,蛮横,占理就动手。
    这便是大唐现在对外的方针。
    与人讲道理是一件很费神很浪费时间的过程,有实力为什麽还要讲道理呢?
    今天大军就要开拔,战争就要开始了。
    正要走到东宫,一个老太监急急忙忙拦住了去路,「太子殿下!」
    李承乾脚步稍停,道:「怎麽了?」
    这位老太监一脸的笑容,道:「陛下召见。」
    先是看了看四下,李承乾摆手示意他带路。
    「殿下随老奴来。」
    跟着他从武德殿走过,走到兴庆殿前,停下脚步。
    随后殿内就传来了低沉的话语,「让他进来。」
    闻言,李承乾蹙眉走入殿内,看到父皇正在吃着饭食,吃着的正是东宫宫女才会做的馄饨。
    「嗯,坐吧。」
    一边吃着,这位父皇示意了一旁的座位。
    李承乾应声坐下。
    李世民还拿着那一卷书看着,另一只手往嘴里送着馄饨,道:「朕听闻伱昨日出去游玩了?」
    「嗯。」李承乾简单应了一声。
    又有一旁的太监端来一碗馄饨,与一只勺子。
    看到儿子也不拿勺子,李世民又道:「不合胃口?」
    李承乾回道:「儿臣早起锻炼身体之后,就吃过了,父皇应该将一天分成三餐,早晨饿肚子,不是一个好习惯。」
    李世民搁下了手中的勺子,又放下了书,问道:「红楼这卷书朕一直在看,想问问你,这宁国府到底是会让次子继承,还是长子继承?」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同时穿越:变强只靠我自己 你怎么知道我一命速通十二鬼月最高难度 当网络皇帝,享缺德人生 斗罗2:诸神之主 众仙俯首 双系统伺候你一人,这福气小得了? 前女友母亲怀上双胞胎,她急哭了 妖孽神医好快活 混在诸天,功德成仙 博弈:从文科状元到权力巅峰 春媚芳乡 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 从布斯巴顿到霍格沃茨 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 登神 合欢宗,从教训干侄女开始长生 出狱你退婚,我一针百亿,你哭啥? 重生选纨绔当爹!结果养成皇帝了 身镇百诡,我跳傩舞那些年
验证码: 提交关闭